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明末生涯-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圣旨刚刚从崇祯嘴里说出口,一抹胜利的微笑就浮现到仍然跪在地上的骆养性脸上。

    …。

    因为,

    大殿内的所有人都不知道,自己今天在朝堂上之所以会这么说,都是和卫征提前商量好的。因为,只有这样,两人的私下结盟才能不被人发现。

    。…。

    大同总兵府,卫征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山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山西总兵。

    此时此刻,周书源正带着满脸兴奋,向卫征汇报精盐作坊日益扩大的产量。

    “将军,您不知道,精盐作坊现在生产的精盐,已经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现在的精盐作坊,每天都可以给我们总兵府赚取八千两银子…。。”

    出人意料,本文来源:,卫征脸上并没有露出笑容。而是语出惊人的命令道:“从现在开始,精盐作坊生产出来的精盐,除了供我们自己使用,其他全部停止向外售卖,囤积起来。到时候,自然有人过来运精盐,而且价钱比你卖的更高……“

    “所有精盐全部囤积起来…。。将军,你没有说错…。这么多精盐,咱们大明朝有谁又这么大的胃口,竟然能一口吃掉这么多的精盐,而且价钱比我们零卖还要高…。。”周书源带着满脸震惊对卫征反问道。

    “锦衣卫……”卫征没有隐瞒,直言了当的回答。

    看到周书源想要询问具体原因,卫征赶紧开口解释道:“军师,你认为,以我们虎豹军的目前实力,如果在全国范围内贩卖精盐,会顺利吗?”

    。…。

    “地方官府和权贵,乃至于朝廷,会允许这么大的利益把持在我们手里吗?”

    看到周书源摇了摇自己脑袋,卫征语气坚定的回答道:“不能,无论是地方官府,还是权贵和朝廷,都会用各种手段,阻碍我们从中获利,甚至于想将我们贩卖精盐的生意据为己有。”

    “可是,我们做不到的事情,骆大人统领的锦衣卫却可以…。所以,上次锦衣卫骆大人来我们大同的时候,我就做出了和锦衣卫结为同盟,进行合作的决定。”

    “为了保证锦衣卫成为我们最忠实的盟友,必须要有足够的利益,把我们两家联系在一起。而我们独有的精盐生意,就是联系这条利益链的纽带。”

    “所以,我决定将贩卖精盐的生意交给锦衣卫。锦衣卫从我们手中购买精盐的价格为每担十五两银子,而我们必须要保证一年向锦衣卫提供六十万担精盐,而且只能给锦衣卫提供精盐。除此以外,精盐在市场上的具体售价,全部跟我们没有关系…。。”

    “用贩卖精盐这条生意链拴住锦衣卫,拴住锦衣卫指挥使骆大人,让他在朝廷帮助我们,给我们争取利益,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双赢的好办法…。”

    。…。

    周书源先是被每年六十万担精盐的数量给吓到,随后又被一担精盐十五两银子的售价给吓到,一直到最后,再被卫征这么做的具体目的给吓到。

    足足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周书源才开口感慨道:“将军英明…。。”

    “有了这条精盐的生意链拴住锦衣卫,那我们同骆大人之间的盟友关系,就会变得更加坚定…。。到时候,我们也算是真正在朝中有人,在朝中帮助我们。”

    “高,真高…。。”

    卫征点了点头回答:“军师,这还不算什么……在我的眼里,锦衣卫还只是我要发展的第一个盟友…。。等我们的玻璃出来以后,我还要把坐在龙椅上的皇上,变成我们的盟友。”

    “把皇上变成我们的盟友,怎么可能…。。将军,你的想法是不是太异想天开了?”站在卫征面前的周书源,带着满脸震惊问道。

    …。

    卫征一脸自信的回答:“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你也知道,

    一旦玻璃生产出来,玻璃给我们带来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可能直接超过精盐。拥有如此大利益的一笔生意,如果没有一个背景足够大的后台罩着,本文来源:,你认为,别人会不眼红吗,我们可以顺利的将玻璃贩卖到整个大明朝吗?”

    。…。

    “另外,通过我对骆大人口中了解,现在皇上最缺的就是银子。你认为,我们给皇上送银子,皇上会拒绝吗?”

    “到时候,即使整个玻璃生意的一成利润,也会有一两百万两银子。这么大一笔外来之财,绝对可以让我们的皇上心动…。。”

    周书源点了点头,随后,又一个疑问浮现到脑海,对着卫征问道:“将军,如果皇上眼红我们的玻璃生意,想要把整个玻璃生意据为己有,到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卫征脸上没有丝毫担心,笑着回答:“这就要看我们的保密措施做的好不好…。”

    “只要我们不让皇上知道我们的玻璃来源,皇上就没有办法将这个生意据为己有,将我们一脚踢开…。。”

    “所以,为了让金銮殿上的皇上早日成为我们盟友,玻璃作坊必须早日拿出成品出来。”

    “只要我们把皇上变成盟友,那我们就会成为皇上的真正心腹。只要取得了皇上的信任,再加上骆养性骆大人的帮助,我们虎豹军就会永远驻扎在大同府…。任何人,都无法将我们调离大同府…。。“

    。…。

    “等我们在大同府的根基一步一步发展到可以同朝廷进行抗衡的地步,那我们就不用再看皇上以及朝廷的眼色,凭借自己实力,在全国范围内贩卖精盐和玻璃…。“

    这个时候,周书源脸上的担忧表情终于消失不见。深吸一口气后,一脸严肃的说道:“将军,我一定督促玻璃作坊尽快将玻璃生产出来…。。早一天将玻璃生产出来,金銮殿上的皇上就能早日成为我们后台,我们虎豹军,也可以不用任何担心的在大同府进行发展。“rs

    。

第二百三十一章 权宜之计() 
大同总兵府,

    卫征正带着大同府一众文武官员跪倒在地,等着站在大家面前的吏部尚书宣布朝廷刚刚下达的圣旨。

    对于下手第一位,并且早在朝廷如雷贯耳的卫征,吏部尚书同样是第一次见到。

    所以,当他看到卫征第一眼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这个卫征实在是太年轻了。

    有一句话说得好,在官场上,年轻就是资本。这么年轻就已经身居朝廷正二品大员,如果再给他五年,十年,甚至于二十年时间进行发展,眼前年轻的卫征,会一步步发展到哪一个地步呢?

    于是,本文来源:,吏部尚书心中马上作出决定,一定要和卫征化敌为友,甚至于将这个拥有巨大潜力的卫总兵,归为己用。如果不行的话,最起码也要将他变成自己。

    当然,心中不断发生各种变化的吏部尚书,并没有忘记自己此次前来的皇差…

    打开圣旨,当着所有人的面开口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同总兵卫征,统兵有方,剿匪有功……朕特旨加封卫征为朝廷正二品山西总兵,从即日起,节制山西所有军马,肃清山西境内所有匪患…”。…。

    看到吏部尚书终于念完自己已经知道内容的圣旨,卫征赶紧谢恩道:“谢主隆恩,臣领旨谢恩……”

    话音还没有落下,非常讨厌跪拜之礼的卫征就已经从吏部尚书手中接过圣旨,并且从地上站了起来。

    这个时候,吏部尚书一脸笑容的说道:“卫总兵真是年轻有为啊。这么年轻。就成了朝廷正二品大员。真是让老夫羡慕啊…要知道,老夫向大人这个年纪的时候,还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正五品京官……”

    在没有搞清楚吏部尚书次来的具体目的之前,卫征能做的就是恭维。毕竟,自己的实力还没有真正发展壮大,多交好一个朝中大臣,总比多一个政敌来的实在。

    在吏部尚书的注视下,赶紧带着满脸谦逊笑容回答:‘大人谬赞了…臣之所以能够成为山西总兵。最重要的就是陛下信任,将士用命…。如果没有陛下的信任,没有麾下将士为我出生入死,仅凭我一个人的能力,是不可能得到朝廷重用的。“

    与此同时,一张五万两的银票,也随之被卫征送到吏部尚书手里。。…。

    看着手中银票,在想到自己刚刚的分析,吏部尚书心中想要和卫征化敌为友的心思就更重了。一脸微笑的将银票收入囊中后,对着卫征说道:“卫大人就不要过谦了…。老夫可以肯定的说。除了那些皇亲国戚,卫大人绝对可以称得上我朝最年轻有为的官员…”

    看到卫征还准备说些什么。吏部尚书直接摆了摆手,对着卫征继续说道:“卫大人,朝廷中的事情,你应该也都听说了…。以前是老夫不认识你,不知道卫大人竟然如此的年轻有为,再加上当时卫大人身上还顶着锦衣卫的身份,所以,老夫多次在陛下面前抨击你,甚至于诬陷你…现在在这里,老夫正式向卫大人赔罪,希望卫大人能够不计前嫌…。“

    “从今以后,我们能够化敌为友,一起为了大明朝奋斗…”

    “原来如此…原来眼前的吏部尚书不仅要离间自己和骆养性的关系,还要拉着自己一起和骆养性作对,甚至于想让自己为他效力…”听到这里,卫征脸上马上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于心中自言自语道。…。。…。

    看到卫征对自己的建议一支沉默不语,

    吏部尚书的眉头一皱,带着满脸不满,下意识开口反问道:“怎么,卫大人难道不打算给老夫一个面子…”

    “要知道,老夫虽然已经年过六十,但是,仍然是朝廷吏部尚书,我的学生不说桃李满天下,数百人还是有的。而你卫大人,虽然已经贵为朝廷正二品大院,本文来源:,但是,根基都在大同府。所以,和老夫进行合作,对于卫大人而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虽然卫征从未想过,也不可能为眼前的吏部尚书效力,但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还是可以做的。

    因为,眼前吏部尚书的一句话提醒了自己。

    作为吏部尚书,整个大明官场绝对有着数量庞大的官员是他的学生。作为距离京城不远的山西,卫征肯定,同样有着不少面前吏部尚书的学生。

    已经晋升为山西总兵的自己,要想尽快拿下山西所有军马大权,和山西巡抚麾下的文官搞好关系,那一定是必不可少的。

    毕竟,山西巡抚不是大同知府,他所拥有的势力,绝对不是一个小小知府所能比拟的。对付他,绝对不能用对付大同知府的办法。。…。

    所以,在自己想出具体解决办法之前,必须要交好他。

    虽然不知道山西巡抚是不是面前吏部尚书的学生,但是,有一条可以肯定,山西巡抚一定是文官,既然是文官,那就贵眼前的吏部尚书管。

    如果自己能让吏部尚书帮自己说那么几句话,那山西巡抚还不是乖乖的配合自己,接收整个山西境内的所有军马大权。

    于是,卫征脸上迅速闪过一丝不为人察觉的冷笑。

    心中,也做出暂时委曲求全这种权宜之计的决定:表面上归附面前吏部尚书,暗地里却发展自己力量。

    在卫征看来,不管这个权宜之计能维持多久,多维持一天,自己的实力就可以迅猛的增加一天。到时候,两个人即使翻脸,自己也会拥有更加雄厚的抗衡的实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