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神级学霸-第9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配合学院政策?”休斯顿哈哈哈哈的大笑三声,道:“亏你想得出来。”

    安德森脸色一红,的确,学院的政策执行力若是有如此之强,做行政官员的也就不用天天苦逼的上蹿下跳了。

    要说政策什么的,在学校的执行力向来是最弱的。

    “谈到政策,那些人倒是有可能。”休斯顿手指了指前方排成矩形的方阵。

    只见一群群西装笔挺肌肉健壮的家伙,各自聚拢成一个圈子,像是马其顿的步兵团似的。就差拿出十几米长的长矛将人刺穿了。

    “你认识他们?”安德森的眉毛都挑了起来。

    “我猜不错的话,有加拿大的骑警吧。”休斯顿笑了起来,道:“我认识一个加拿大的教授,他给骑警们的罪案办公室做顾问。”

    说过,休斯顿装模作样的叹了口气,道:“没想到杨锐的影响力增长的这么快,尤其是跨行业的发展,令人惊叹不是?”

    “呵呵……”安德森连笑了两声,道:“那又怎么样。”

    “你肯定不知道骑警们的实验室,一年有多少经费。”休斯顿看安德森就像是看警犬似的,任你强如龙,还不是要添老夫的尿。

    安德森果然好像一副我在努力工作,结果被金毛尿了一脸的警犬样,诧异的道:“你还想帮杨锐捞经费?”

    “谁知道呢。”休斯顿淡淡的道,他想的多是互惠互利,此时却不必点破。

    安德森懊恼万分,却是无言以对。

    经费对诺贝尔奖的影响不多,有些学者实验室都不全,就是因为做出了令人惊叹的成果而获得诺贝尔奖了。

    但是,能够拥有大量经费的学者,其代表的含义是不同的。

    加拿大骑警是类似FBI的加拿大的全国警察组织,他们若是愿意给杨锐大笔的经费,总不会默默的给吧,由此带来的媒体支持就不会少。

    除此以外,国际上的学术会议也都不是无根之萍,若是有什么生物学会议要在加拿大举办,东道主国家肯定会拉几个熟悉的学者上主席台,做演讲或者宣传本国的学术成果,这样的场合,拿了经费的学者自然也是经费多多。

    总而言之,越是庞大的支持,越是意味着它的全面性,而不是相反。

    安德森有些懊恼自己没有抓住机会,当然,他更多是懊恼休斯顿竟然想要参与诺贝尔奖事务。安德森对突如其来的竞争对手没有丝毫的好脸色,压抑着心里的气愤,道:“杨锐是拿不到诺贝尔奖的,你选错了人。”

    “这样的话,等你选对一次之后再说,才有公信力。”休斯顿瞄了安德森一眼,嘴角含笑的走了下去。

    人群像是潮水一样的分开。

    休斯顿走入了灰白头发的学者队伍,一个个的打着招呼。

    周围人都显的颇为客气。

    当众宣读的论文已经结束了,礼堂里的观众似乎一点都没有少的感觉。

    大家纷纷的涌向杨锐,问出的问题五花八门。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记者们才走空了,成群的意大利人和美国人又开始为占据前列,险些打了起来。

    “白痴警察。”西西里人恨不得用剃须刀将对方的喉管割出来。

    “如果是在美国,你们现在已经冻在停尸房了。”揣着FBI证件的美国人更怒。

    杨锐始终笑容满面,口袋里塞满了各种各样的名片。

    但是,对于任何形式的招揽,甚至是经费提供,他都保持了十足的谨慎。

    在场诸人也不能逼迫,很快,他们就将精力放在了身边人上。

    实验室与实验室之间,机构与机构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联动,在某些时候也是颇为诱人的。

    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像是加拿大骑警,平时就很不容易接触到日本警察厅。

    而来自日本的大佬,对澳大利亚的组织形式也充满了好奇。

    此时此刻的斯德哥尔摩大学,洋溢着欢快的学习气氛。

    “各位,各位。”休斯顿终于挤到了杨锐身边,道:“各位有兴趣的话,可以在外面的大厅登记一下信息,我们会在稍后将今天的论文,以及杨锐先生的论文全集,寄送给大家,没有收费。感谢大家的到来,今天的论文宣讲结束,感谢大家……”

    休斯顿艰难的将杨锐从礼堂中带了出来。

    在场的学者和机构代表们,没有了围观的核心,三三两两的散步而出,大部分都在门口留下了自己的收件地址。

    杨锐从后门出来,也是长舒了一口气,然后奇怪的问休斯顿:“论文全集是哪里来的?我不记得我有准备……”

    “我帮你准备好了。”休斯顿认真的道:“杨锐先生,当诺贝尔奖评审委员需要了解您的时候,他们是会从头到尾的进行的审查的。”

    如果是有论文造假的历史的学者,即使最新的成果做出花来,也是不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

    诺奖委员会对诺贝尔奖的维护,是珍若生命的。

    他们的生命价值,也就体现于此了。

    杨锐看了休斯顿一眼,过了几秒钟,笑了出来,道:“有这么明显吗?”

    休斯顿笑笑道:“每名学者都想拿诺贝尔奖,尤其是来瑞典的那些。只不过,有些人是臆想,有些是妄想。您听说过诺贝尔奖臆想症吗?”

    “还有这种病?”

    “是莫诺说的。”休斯顿指的是1965年的诺贝尔生物学奖获得者:“他说,诺贝尔奖臆想症折磨着可能就要得到诺贝尔奖,以及自认为就要得到诺贝尔奖的人,然后,他们就要以此为中心来生活了。所以,诺贝尔奖对科学很好,对科学家很糟。”

    杨锐咳咳的笑了起来,笑着笑着也是心生感慨,过去几个月,他的生活也确实是以此为中心来规划的。

    虽然并不后悔,但不得不说,这并不是一种健康的生存状态,至少不是一名学者健康的生存状态。

    “杨锐先生,如果您愿意的话,请让我来帮助您吧。”休斯顿现在才说出来,也是因为刚才的活动成功了。

    杨锐微笑,道:“你的生活和科研,也会因此而变化吧。”

    “杨锐先生,您也许不知道,在瑞典的科学家有两种人。”

    “哦?”

    “一种是喜欢诺贝尔奖的,一种是想要得诺贝尔奖的。我是喜欢的。”休斯顿的直言自己对诺奖毫无野心。

    事实上,大部分的学者对诺奖都是没有野心的。

    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野望,对科学家来说,就像是小学生高喊我要做科学家一样渺茫。

    不过,身为瑞典人的好处在于,他们虽然很少有机会能染指诺奖的奖牌,却能很轻易的浸泡在清洗诺奖奖牌的池子里。

    休斯顿望着杨锐,有些心绪不宁。

    杨锐思考了好一会,道:“我原本的计划,是邀请一些瑞典的学者,回到中国进行一系列的访问,如果让你参与进来的话,你想怎么做?”

    “我可以帮您邀请恰当的人选。”休斯顿露出欣喜的笑容,立即对杨锐介绍道:“大部分的瑞典学者,都会常年的提名一名科学家,他们主要是为了减轻提名诺奖获得者的负担。这些学者的支持是很难获得的,也没有必要,我可以为您选择更恰当的学者……”

    杨锐细细听着,在休斯顿做出进一步说服之前,伸出手来,道:“好吧,一切都麻烦你了。”

    休斯顿大喜过望,紧紧握住杨锐的手。

    (本章完)

第1328章 回程() 
中国代表团的返程之途,却是比来时隆重多倍。

    不仅有瑞士航空打折送出的机票,同机的还有多个机构的代表。

    之所以用机构来形容,是因为杨锐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形容某些团体,例如来自西西里岛的某家族成员,他代表的组织就很难让杨锐说出名字来。

    黑手党又不是一个真的党派,而今天在飞机上的代表人,最多自称马塞勒斯家族罢了。

    杨锐活了两辈子,也不知道该如何与他们打交道。

    当然,飞机上更多的是各国的警察之类的执法机构。

    黄金时刻的概念早就宣传了出去,大家如今都在抢时间,杨锐虽然很愿意帮忙,终究是个人精力有限,也只能尽可能的回答各国提出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杨锐回程的几十小时的旅程,就不容浪费了。

    杨锐上机没多长时间,就被请到了头等舱,FBI派出来的专家坐在他对面,日本警视厅的站在FBI的专家后面,两边分别是苏格兰场和军情五处,法国和德国的代表都被挤到了后面。除此以外,马塞勒斯等人则是静静地坐在杨锐身边,听一群人聊天,还时不时的记笔记。

    到了航线中转的时候,马塞勒斯家的刺青男,更是在机场的商店里,买到了一只录音机以及若干盒空白胶带。

    “你们聊你们的,不用管我。”马塞勒斯家的代表英语水平一般,就坐在旁边,抱着录音机,准备将他们的话都给录下来。

    几名警方的代表只好委屈的用人墙堵住他,再低声和杨锐说话。

    杨锐看的好笑,道:“你们不至于吧,不想让他录音,就直接说好了。”

    这边来自加拿大的骑警就摇摇头,道:“我们在国际航线上没有执法权的。”

    杨锐撇撇嘴,心道:咱到中国转个机,保管全给你执了法。

    不过,国家级的执法机构是难得的金主,杨锐的实验室也不做什么国家机密研究,能有外国机构的捐款是难得之事,他也就耐着性子,向他们详细讲解PCR。

    对于这些机构代表和专家来说,他们需要的也不是技术细节,更多的反而是想了解技术的发展趋势。

    毕竟,花费巨资筹建的实验室,不能转眼间就过期吧。再考虑到某些案件审理动辄数年,案件存续动辄以十年为单位,那就得考虑到为未来搜集证据的情况。

    譬如十年前,若是有机构知道会有PCR的出炉,早早的搜集相关证据,现在能破获的疑案非得多几倍十几倍不可——这种想法说起来似乎有些奇怪,但实际上,也就是向前多看几步而已。

    来自FBI的专家,就抓住机会询问杨锐新一代PCR的分辨水平的问题,日本警视厅则将重点放在搜集证据的流程方面。

    杨锐能解释多少就解释多少,差不多就飞机办成了补习班。

    一群老烟枪一边说话一边抽烟,要不是换气系统给力,非得把飞机给抽成一只空中大烟囱不可。

    自瑞典到中国,也是一路走一路停,中间还有两次中转,停的时间颇久。

    飞机上的乘客也是一路走一路下,给杨锐的感觉,就像是坐大巴车一样。80年代的飞机和飞机场,尽管是比大巴车的面积大些,但还真的有诸多相似之处。

    且行且谈的,到了回国的最后一程,飞机上却是几乎只剩下中方代表团一行了。

    黄茂等人此时才抽出空来与杨锐聊天。

    团内多是学者,说着说着,就将聊天转成了科研,杨锐的论文全集也被拿了出来,当做了野聊的中心。

    瑞典的学术业发达,斯德哥尔摩常年定居着两位数往上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修撰论文全集这种事,简直是手到擒来。

    休斯顿从无到有,几天的功夫,就给杨锐印刷出了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