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第一盗-第1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易简早和谢慕华串通一气,当下说道:“使臣大人,苏某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你们日本人很少有造反的人,是因为天皇手中没有多少权力。只要像现在的藤原氏和你们一样掌握了实权,做不做天皇就无所谓了。其实,源氏和藤原氏关起门来自己就是皇帝。这一点,我想,阁下也非常清楚。藤原氏最强,平氏和源氏略逊一筹,但是三者之间还可以维持一个很微妙的平衡。但是平秀正作乱就不同了。他现在占据的是九州,之后攻上本州的话,袭扰的地盘大多是你们源氏和平氏的地方。换句话说,平秀正现在是在打击源氏和平氏的实力。使臣大人不妨扪心自问,这次平乱,藤原氏出力多少?”

    源丘野心中一凛,没想到大宋对日本人的情况了解的这么清楚。其实苏易简说的一点也不错。藤原氏实力的确是最强的,这次平秀正造反之后,藤原氏一直袖手旁观,坐看平氏和源氏与平秀正打的死去活来,其实藤原氏打的就是驱虎吞狼的主意。让平秀正将两家实力消耗的七七八八,之后再出来收拾残局。眼下在九州的关东苦战的都是源氏和平氏的子弟。藤原氏只是摆摆样子罢了!

    见源丘野沉默不语,谢慕华又说道:“平秀正只不过是一两千人,配上精良的武器铠甲就可以爆发这么大的能量。假如你们源氏愿意与我们合作的话,大宋提供给你们的武器铠甲又何止五千套。到时候,你们源氏的实力就可以在日本国一枝独秀,若是平乱有功的话,源氏自然可以超越藤原氏,成为日本第一大门阀。源君难道真的不为自己的家族考虑么?”

    源丘野怦然心动,现在三家在日本彼此均衡的时代实在是已经让源丘野过的有些腻味了。若是自己能够为家族立下大功,到时候源氏就可以在日本为尊,自己也可以青史留名。这是他一直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谢慕华真的有这么好心?源丘野心里明明白白,平秀正的武器就是大宋的,或者说,就是眼前这位笑得天真无邪的大宋高官支援的……

    “好,既然你们已经打开天窗说亮话了,那我也不隐瞒什么了,平秀正给了大人什么条件?可以换来武器铠甲,我们源氏也可以照办!但是金山开采权,实在不是在下力所能及的事情!还请大人谅解!”源丘野朗声说道。

    谢慕华哑然失笑:“平秀正的武器铠甲是从哪来的,只有他自己知道。而且,就算真的是我们给了他的武器铠甲,至少,做生意嘛本官也要为客户保留一些秘密吧?”

    张咏和苏易简忍不住也笑了起来。只听谢慕华收起笑容,冷声说道:“你们源氏要想得到大宋的支持,就只有用金山的开采权来换。具体的细节,本官可以让苏大人跟你们详谈。但是你们也要明白,我这个人不喜欢讨价还价,干脆利索,就是一口价最痛快。这单生意,你们源氏要是不愿意的做的话,我也可以找平氏或者藤原氏,日本还有南部町的十岛金山;早川町的黑柱山、保金山、大月市的金山金山、黑川金山附近的牛王院平、金山。或许藤原氏和平氏家族之中还有比较痛快的人!”

    源丘野一听谢慕华将日本的金山都给摸完了,心中凉了半截,要说藤原氏还不一定,但是现在平氏家族野心勃勃,要是谢慕华找上平氏的话,别说是那些平氏控制地区的金山,就算是要平氏的全部身家,他们或许都会毫不犹豫的拿来换取大宋的支持。

    “请谢大人宽限一段时间,这件事确实不是在下一言能决定的。东京城我也不去了,如今我便返回日本,和家族商议。”源丘野到底是个能做事的人,果断的下了决心。

    “这就对了么!”谢慕华哈哈大笑起来:“希望能接到你的好消息!”

    送走了源丘野,杨延彬不无担心的问道:“相公,要是咱们卖武器给源氏,那平秀正怎么办?只怕他支持不住!”

    谢慕华淡然一笑:“日本人,只不过是给我练兵试验武器的而已。等到源氏开始接受我们的武器,就立刻将呼延丕显那一批禁军撤回来,只留下武器给平秀正,谅他们也造不出来。之后的事情,就让他们日本人自己狗咬狗吧。咱们隔岸观火,哪个强了便压哪个下去,日本打的越乱,大宋赚的钱就越多!又何乐而不为呢?”

    “相公高见!”杨延彬、张咏和苏易简一起赞道。

    “相公,江宁府出了案子,请您尽快回去……”江宁府的差役一头大汗的跑到了安抚司来……

    谢慕华无奈的看着张咏:“看我的忙碌命,这案子,你也一起去办了吧?”

    张咏笑道:“敢不从命?”

    

第188章 抬棺告状() 
第188章抬棺告状

    江宁府衙的门口热闹的不得了,看热闹的老百姓里三层外三层围得谢慕华差点都挤不进去。开道的衙役和禁军拼了老命从人缝里挤出一条路,谢慕华满头大汗的和张咏挤到了人群中,这一看,忍不住暗叹一声:“晦气!”

    府衙门口十来个人,一身缟素,坐在地上,手扶着两口棺材,哭哭啼啼,不住喊冤。为首一个老汉,满脸皱纹,看年纪至少也有五十岁了,却哭得撕心裂肺,时不时以首撞棺,砰砰有声。

    张咏急忙走了过去,扶着那位老人,轻声问道:“老丈,你有何冤情要诉?”

    那老汉回过头来,看到张咏和谢慕华都穿着朝廷的官服,不用问也知道是高官,就像是看到了大救星,一把抓住了张咏的袍子,号啕大哭起来。谢慕华心中诧异,看到围观的老百姓不下千人之多,索性对衙役们叫道:“把本官的公案都给搬出来,今天就在这儿审案了!”

    衙役们答应一声,手忙脚乱的跑了进去。江宁府的老百姓却乐开了怀,这位谢大人自从来了江宁府就没少了话题。先断了玉石案,跟着谢大人的夫人女扮男装打杀日本人的威风,又将盗匪扒皮实草……如今就要在路上审案,如何不叫人惊异?难怪谢大人是从大秦回来的,行事作风就是与众不同。

    衙役们在路上摆好了公堂,将围观的老百姓拦好了。谢慕华挥了挥手:“肃静!”这些老百姓倒也听话,一会儿功夫就安静了下来。谢慕华微笑着对那老汉说道:“我就是江宁知州,有什么冤屈,你就说好了。本官给你做主!”

    那老汉擦了把眼泪,松开了张咏的袍子,跪倒在谢慕华的面前,哭诉道:“小人是扬州大仪镇人氏。这棺材里便是我的儿子和儿媳了……”

    原来这老汉姓王,他的儿子王秀才是扬州大仪镇有名的才子,年纪轻轻就已经考上了秀才。四乡八里都说王秀才早晚是进士及第,王秀才心高气傲,加上自小在扬州大仪镇长大,连江宁府都几乎没有来过,只当自己十六岁便考中秀才已经是人中龙凤了,于是去年贡举考试的时候,便意气风发的来江宁府考举人,却没有想到名落孙山,考不上举人……

    谢慕华听到这儿不由暗叹一声,如今这位王秀才长什么样自然是不方便看了,但是自己去年还曾经在贡举考试的时候,见过那些学子,那位王秀才或许当时和自己还有一面之缘,现在却已经魂归地府,人和人之间的缘分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十六岁考上秀才的确不容易,但是并不代表着将来就一定能考上举人进士……伤仲永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就算后世,初中升高中的第一名,有多少在高考的时候还是第一名?难哦!

    那老汉接着说道:“家中人都以为凭着儿子的本事,考取举人应该是不在话下,所以算好了时日,就准备给儿子接风洗尘……”

    王秀才没有考中举人,简直觉得没脸见人,在江宁府放榜之后,又足足多待了半个月这才鼓起勇气回家。可是回到大仪镇之后,邻居们、同窗们听说王秀才没有考上举人,冷嘲热讽的有,扼腕叹息的也有,更有一些幸灾乐祸之徒,时常在路上遇到王秀才便故意叫道:“王举人安好?”

    谢慕华勃然大怒,如今的科举考试可比高考、考研都难得多,甚至比考公务员更难。你可曾见过每三年才招考二百名公务员的么?人有失手马有失蹄,就算是一代文豪韩愈好了,第一次考试,一样的名落孙山。到了第二次考试的时候,居然又是同一个考官,同一个题目,韩愈想都没想就写了一份一模一样的试卷上去,居然这次高中第一。阅卷完全是主考官的喜怒……考不上很正常,又何必耻笑他人呢?

    “小人那儿子从小就聪明过人,又是心高气傲。哪里受得了这样的气,索性就待在家里不出去了。他中秀才的时候,镇上一户老友,就将女儿许配给小人的儿子。生的端庄秀丽,品性贤良淑德。儿媳见儿子不愿出门,在家中也多方劝导,要他好好读书,过两年再考!”王老汉说着眼泪又流了下来!

    王秀才既然不愿出门,他的夫人便时常出去走动一番,这一日听说朝廷已经颁下诏书,说是以后只要考上举人就可以保留举人的身份,又说这是江宁府谢慕华大人的建议云云。整个大仪镇传得沸沸扬扬,王夫人心中一喜便跑去城门那儿看皇榜去了,回来的路上,遇到一个醉汉。这醉汉平素也不是那么急色的人,只是多喝了几杯之后,看到王夫人颇为秀丽,便上前调笑了几句。王夫人哪里会给他好脸色看,那醉汉又扯着王夫人的袖子,不准她走。两人便拉扯起来,路人看到了只道是醉汉在光天化日之下调戏良家妇女,便报了官。

    哪里知道到了衙门,审案的官儿,却胡乱断案,看到那醉汉的胳膊上有王夫人的指甲痕,便说是两人纠纷,当即就要结案。王夫人哪里肯依,不服判决。惹恼了县令,二话不说,就要杖打二十。要是个平头老百姓,打也就打了。偏偏王秀才的确是才华过人,又是志存高远。王夫人对自己的夫君非常有信心,以后必然能出人头地。自己自然不愿意丢了夫君的脸,无论如何也不肯让县令打。

    闹到最后,王秀才也急急忙忙赶到了县衙,跟夫人一起与那县令据理力争起来。那个县令心胸狭窄,容不得区区一个秀才在自己面前耍威风,便要连王秀才一起打。可是王秀才有功名在身,打不得。这古时候考取功名难上加难,可是要革除功名却非常简单,县令当即请了县里的老学究一起,当场革了王秀才的功名。将夫妻两都按倒在县衙大堂上,如狼似虎的衙役抡起水火棍就是一通乱打。

    若是仅仅挨打,这口气也就是忍了,可是王秀才十年寒窗苦,居然一朝被革除了功名,将来科举无望,心中郁闷难平,又无处伸冤去。心中恼火,走到河边居然一头就跳了进去。待到渔夫将他从河中救出来的时候,已经成了一缕冤魂。一家人哭哭啼啼为王秀才办起了丧事,没想到半夜里,王夫人将一条麻绳吊在房梁上,悬梁自尽,也随着王秀才一起去了……一日之间,儿子儿媳前后身亡,王老汉就算是兔子脾气也忍不住了,跑去县衙找县令要个说法,可是却被那些衙役们乱棍打了出去。

    王老汉越想越不甘心,听人说江宁府的谢慕华大老爷能为民做主,索性一家人抬着棺材,到江宁府告状来了。要是谢慕华这儿不受理的话,就算是山高水远,王老汉也要去开封府告状去。

    说道王秀才的心情,谢慕华是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