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飞扬摸了摸肚子,感觉要是再有一碗她也能吃进去。哎,还是没吃饱啊。
她从小凳上起身,肚子里随着她的动作响起了水声,这是不是就是水饱啊。
没有在自哀自怨下去,沈飞扬手脚利索的把大锅和两个碗刷了,然后看了看天,也不知道是早上几点了。她还是决定先把自己家的几只鸡喂饱了,然后在出去上工。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五章 大爷()
沈云芳一手掐着腰,一手拿着簸箕,仰头看着自己家后面的这座大山。
这应该是长白山脉的一处分支,当地人叫这座大山为帽盖山,因为从远处看这座山就像有个帽子扣在那一样,由此得名。
因为季节的关系,现在看来山已经不是郁郁葱葱的绿色了,很多树的叶子已经变黄脱落,在沈飞扬眼里是一样的美。
只有在旅游的时候才爬过山的沈飞扬对大山有着一定程度的向往,那种看到大山后心里开阔的那种感觉是无法表达的。
静静的站了一会儿,沈飞扬这才想起那几只还饿的咕咕叫的老母鸡呢,赶紧的回身往前院走,顺便在地里种着的大白菜上批了最外面的几个叶子,回到前院后,在菜墩上当当当几下就剁碎,然后心疼的从面袋子里抓了把玉米面一起豁上,算是把鸡食弄好了。
沈云芳知道她这么弄鸡食让别人看到肯定骂她败家。人都吃不饱饭了,还给鸡吃细粮真是有病。这个时候玉米面也算细粮。
沈云芳也心疼,只是她一直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舍不了孩子套不着狼,想让鸡下蛋,就得给鸡喂好了,她现在没有别的道,就指着这四只老母鸡了。
收拾了收拾自己,她推开院门走了出去,只要没死,她就得上工啊。
凭着记忆,沈云芳在土路上走了十多分钟,中间遇到了好几个村民,一个都没有跟她说话的,沈云芳不在意,原身以前就是一个非常没有存在感的人,为人胆怯,平时看到人也大多低头溜边走,从来不跟人主动打招呼,后来她娘死了后,她又那么招人膈应,村里人基本上都当没有她这个人了。
到是方便了现在的沈云芳了,不用和这些人大交到,少了很多的麻烦,也少了很多暴露的机会。
这一路上她看到的都是低矮破旧的泥土房,走到最前头才算是看到了村子里最气派的五间土坯房,这就是盖家屯的生产大队。
盖家屯是隶属于五星大队下的一个生产队,全屯子一共就六十六户人家,村民三百多人。有一个生产队长就是沈云芳的大伯沈业清,还有一个会计一个妇女队长。
盖家屯三面环山,离最近的村子也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和五星大队的距离那就更远了。生活在这个山沟沟里,说好也好,说孬也孬。
好的是这里太偏远,一般领导啥的要开展革命工作都不到这来,所以那几年外面革命的狂风四处乱刮的时候,盖家屯里还是一样的干活过日子,等那阵风刮进屯子里的时候,已经由狂风变成了和煦的春风。沈业清组织大家学习了上面下达的精神后,村民门就该干啥干啥去了。所以说外面的纷纷扰扰对这里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这里还是安居乐业的好地方。
孬的是这里太偏远,也就导致太穷,虽然都饿不死,但是家家手里都没几个钱,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走出过这个屯子。
盖家屯生产队也是普通农家院的样子,分前后院,前院比较大,平时生产队长给村里开个会、传达个什么精神的都在这露天开,后院也不小,分别有羊圈、猪圈、牛棚、马鹏,还有专门两个小屋是库房,一个存的是饲料,一个存的是农具。
沈云芳先去猪圈看了看,赶紧掩上了鼻子,里面有两头大肥猪,就是卫生不咋地,猪粪还没收拾呢,味道太大。旁边的牛棚也是,牛没了,估计都被拉着下地干活去了,但是里面的牛粪啥的都没清理。
不用想了,她的小羊们肯定也干净不了。她走到羊圈边,往里看了看,大羊小羊的加起来一共十五只。她想着还是等晚上回来的时候在打扫一下吧,然后熟门熟路的把羊圈的门给打开,那十五只羊就自动自觉的排着队往外走。
每天走一样的路,这些羊也不用人领着,走出羊圈之后,就一个跟一个的顺着小道往山上走。
沈云芳凭着记忆,在羊圈的旮旯抽出一个小鞭子来,这是她平常用来赶羊用的。
得,赶羊上山,她还得原路返回。
回去可不像她来的时候这么鸟不悄的了,这十多只羊一会儿咩一声,一会儿咩一声,声势还是很大的,看看,她还没出生产队的大院,生产队长,也就是她大伯就被咩咩出来了。
沈业清在大队屋里正和会计说着话呢,就听到羊叫声从后院转移到了前院,平常这种情况就是他的那个大侄女放羊去的时候才会出现。
想到福珍说那孩子病了,他示意李会计停一下,他推门走了出来。
“云芳啊,病好了吧?”沈业清仔细看了看自己侄女的脸色,确实有些蜡黄,看来这次是真的有病了。
也不怪沈业清对自己侄女这么不信任,主要是这孩子太懒,平时在家让他那三弟妹惯的不像样,啥都不会,这一年来就她自己了,她是逮着机会就耍赖不干活啊。
要是个普通人,敢这么明目张胆的偷懒,他早就拿着公分给收拾老实了。但是现在偷懒的是他大侄女,就是不看在实在亲戚的份上,也得看她现在孤家寡人的份上稍微的抬抬手啊,自己要是真的扣了她的公分,她明年还不得见天的长在自己家啊。
哎,现在她就隔三差五的跑自己家去蹭饭去了,家里老婆子因为这事已经跟他叨叨好几次了,可是这种事让他怎么办,再咋说那也是他亲侄女啊,要是她有爹娘在,他说啥也不带管的,可是现在这种情况,他这个当大伯的要是不伸手管管,不得让人家戳自己的脊梁骨啊。
再说他也不是不知道自己家那老婆子没少给云芳这孩子小话听,可是人家就当没听见,该来蹭饭还来,你说还能怎么办。
他现在就想着,云芳这孩子能好好干活,不说别的,能养活的起自己就行,等过两年岁数差不多了,就张罗着让她和李家二小子完婚,他这个当大伯的也就算是完成任务了。
新穿来的沈云芳可不知道自己大伯心里的弯弯绕,看到有个人从屋里出来和自己说话,下意识的就知道这是自己的大伯,所以略微有些紧张的说道:“嗯,我有些发烧,不过今天好了,不烧了,就是身上还有些虚。”
这也算是解释了一下为啥她昨天没上工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章 家()
沈云芳家是个典型的东北农村屋子,一共就三间屋,一进屋就是堂屋,也是厨房,左右两面都有一个屋。
沈飞扬昨天就是住在东面的屋子里,里面除了一个大炕及两个红木箱子,再就是一张四角桌和两个腿不太齐整的凳子。
桌子上还有个煤油灯。是的,这个时候盖家屯还没有通电,家家晚上都靠着煤油灯照明。而沈云芳家的煤油灯早就没有煤油烧了,所以好长一阵子,她晚上都是摸黑的。
她推开对面西屋的门,往里看了看,和她住的那屋没什么太大区别,只是这个屋子更暗。沈飞扬看了看窗户,比东屋的还小,而且窗户上都用报纸给贴上了。
窗户下面就是一个大炕,炕上光溜溜的,连个炕席都没有,整个屋里就地上摞着放着几个柳条编的筐,最上面是个空簸箕。旁边杵着一把锄头和一把铁锨。地上还放着一个一看就用了很多年的菜墩。
沈飞扬走过去,没嫌弃灰尘大,在筐里翻了翻,好东西肯定是没有,框里放了一卷塑料布,几根稍微粗点的铁丝,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还有一双棉手套,几块破布。
转悠一圈,确定屋里都查看一遍了,最后把地上的那个菜墩拎起来,晃晃悠悠的走了出来。
盖家屯地处山区,算是在山脚下。
沈飞扬从屋里出来,就看自家院子挺大的,但是到处是鸡屎,正有四只老母鸡昂头挺胸的在院子里乱转呢。它们看到屋里出来人了,都热情的凑了过来,咕咕咕的叫了起来。
估计是一天多没有人喂它们了,它们饿啊。
沈飞扬看到它们后脑袋里第一个想法就是自家居然养了四只鸡,难道现在不割资本主义尾巴了吗?
她愣在当地努力的想了想,嗯,好像这个偏远的小山村被这个****的年代影响不是很大,除了六几年那时候来过几次红卫兵,这些年基本就没有人来她们这里了。就是知青什么的,他们屯子也没来一个。
所以就算在抓的最严的那两年,盖家屯里的村民还是该干啥干啥,该养鸡还是养鸡,没有太大影响。
前年突然上面又下来了新命令,说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家各户都要大力发展养猪,支持国家建设,鸡鸭不管养多少均可,没有要求,但是猪必须要养,每家每户每年必须要向国家交售一头合格的肥猪,合格标准是达到一百三十五斤以上,交售到公社肉食站。
当然要是养多了也是不准许随便买卖的,只能卖给国家。
不过虽然家家都养鸡养猪,但是却家家都困难,因为沈飞扬想起来了,从沈云芳懂事起,盖家屯生产队到年底分的钱都很少,勤快点的人家,一家子一年下来能分到一百三四十块就不错了,要是懒的,一家人一年三五十块也是有的,而这些钱,要从年头花到年尾,油盐酱醋衣服鞋袜啥的啥啥都要钱,这些钱能将将巴巴够一年花用就不错了。
至于想要多挣点钱,那就只能靠着家里养的老母鸡和大肥猪了。基本上每家都是把攒着的鸡蛋拿到供销社直接卖给国家,或者在供销社直接换东西用。
这个年代鸡蛋是硬通货。拿着鸡蛋就可以直接当钱花。
那有人就会想,既然这样,那在家多养几只鸡不就完了吗,再不行等年底把肥猪卖了不就有钱了吗。但是吧,这个年代人都吃不饱,养鸡养猪都不是容易事。
要想鸡下蛋、勤下蛋也是要喂粮食的,要不光吃菜叶子,鸡也受不了啊。养猪那就更是了,它比人吃的都多,一般人家哪有那么多粮食喂啊,所以一年下来猪也是瘦巴巴的,国家的收购价格也低,所以算起来养猪并不能赚多少钱。
但是这对于上辈子搞过养殖的沈飞扬来说,这些都不是事,她有些眼光发绿的看着脚边几只老母鸡,感觉好像生活有了盼头。
为了自己以后的幸福生活,这几只鸡是一定要养好的。沈飞扬振作精神,拿起门后面的大扫帚就开始划拉院子。
沈家分前院后院,前院主要就是养鸡,后院是自留地,种点平时吃的菜什么的。
前院大约有个四五十平,左面堆了点柴火,都是些树枝子,沈飞扬知道,这是沈云芳平时去山上放羊的时候顺手捡回来的,留着平时做饭烧火用,院门外还有一个大的柴火垛子,家家都这么放,堆得老高,留着冬天烧火用的。右边是半人高的鸡窝,旁边还用树枝子扎了个小院,这是平时四只老母鸡活动的地方,不知道为什么,现在那几只鸡却能在院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