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百一十节 立体打击()
第四卷利刃出鞘神州动
其实怪不得皇太极如此失态,若是对方胡言乱语,甚至直接开骂几句,以皇太极的养气功夫,定会洒然一笑,断不至如此。
难不成,你还能指望敌人说些什么好话?
实在是信里的信息量太大太多,让人细及恐思,头皮发麻。
抛开这些皇室密辛的事情,大明的这位年轻总督如何得知不说,单是对其事件的剖析,就让皇太极心里堵得慌。
除了海兰珠明年十月身亡一事尚有疑虑外,其他的无不言之有物,合情合理。
八皇子的死原本就疑点太多,皇太极一直疑神疑鬼。还有大玉儿和福临,也是他心头的一根刺。
真若自己不测,自己的孩子哪个是多尔衮的对手?
豪格吗?太鲁莽了,而且其母出身不好。其他的还太小,更是不用说。
想到这里,皇太极望向多尔衮的眼中,有一抹让人无法察觉的意味。
对于多铎的死,也不像起先一般难受。
“皇上,明军的总督还有一句话,让小人传达。”
蒙古小台吉迟疑片刻,方才小声说道。
“说吧?”大战在即,皇太极已经调整好心态,沉思问道。
“明军总督问大清勇士一句话,阿巴泰、岳托、鳌拜、多铎是已经死去的英雄,谁是第五个?
听说天命汗及诸大臣、诸贝勒俱是豪杰,可还敢战?
定南军命虽贱、力虽薄,气却不短,愿与诸位当世枭雄再起烽烟!”
皇太极嘿嘿冷笑,指着这个蒙古小台吉说道:“明军的激将法用得不错,朕中计了!
你回去告诉他,坐在瓦房店内,等着朕的大清勇士山崩海啸吧!”
蒙古小台吉不愿意回去,奈何皇太极再也不敢派其他人去,怕一去无回,硬着逼着他回到瓦房店回话。
次日凌晨,求战心切的多尔衮就押着尚可喜的汉军旗,按计划朝瓦房店发动攻击。
建奴人力充沛,很快就在抛石机和弓箭的掩护下,由盾车和盾阵护着辅兵,开始在南城与东城的城角处根拼命挖掘。
此次不以挖塌城墙为目的,只需掘出一道深入城下的沟壑,可以装入充足的火药即可。
定南军拼命还击,可被城下和东城上的建奴火力压制,眼看着建奴完成了土工作业。
为了减少定南军引燃火药的可能,建奴辅兵一个个在盾阵和盾车的掩护下,扛着火药包陆续跑到城下,倾倒火药。
不时还有建奴被火箭射中火药包,整个人化为火焰,可是却无法制止建奴陆续的输送。
瓦房店南城危在旦夕。秦浩明默默计算着建奴准备的火药分量,观察着南城的破损,忽然皱着眉头对张云说道:
“命令东面的将士后退到中段,实施最后的方案,城内守军能动的全部进入第一道工事。
从现在开始,定南军一步不退,与建奴死战!”
海子、李想、王茂天、萧飞等人,无论是否有伤,全部领命下去纷纷准备。
地下的守军全部武装到位,四处的火力全部满装待发,定南军准备以死相博,并且要咬下一块肉。
辎兵的抛石机群在三面墙下准备,刘欣雨三分之二的炮火全部对准东北可能出现的缺口,城墙上站满了扛着火箭发射筒的士卒。
第一道工事中数千士卒分成六排,两排专门射击,两排安装弹药和弩箭,两排专门扔手雷。
定南军呼吸急促,不断检查着武器的准备和后续输送调度,眼睛看着北城瞭望哨五颜六色的指挥旗帜。
一组指挥炮兵,一组指挥抛石机,一组指挥火箭,一组指挥城内工事的分组火力。
定南军讲究的是持续打击,覆盖杀伤,决不允许各自为战,不分情况的乱打一气。
张云紧张的跺着脚,三重铁甲在身的秦浩明,轻声责怪:
“定南军第一次真正的立体打击就要展现威力,你这个主将却是如此浮躁,如何能够发挥火力水平?”
张云不好意思笑笑,“末将这不也是第一次吗?就如同大人说的,还需要继续锻炼。”
城下多尔衮眼见准备就绪,尚可喜的军队也退后远离南城,便大喝下令:“点火。”
命令传出,辽阳外南城三面汉军旗开始攻城,阵阵杀声中,一个辅兵冒死点燃引线,便连滚带爬地跑了回来。
万军注目下,一道白烟迅速靠近城墙。
只听轰然巨响,瓦房店南城和东墙交接的一小段城墙,先是剧烈震动摇晃,然后瞬间崩塌,露出了一个十余步被石头垫高的缺口。
多尔衮兴奋地挥动大手,皇太极带着建奴督战队,在远方着急地搓着手。
上万汉军旗分成几十个波次发动了狂猛攻击,第一浪穿过缺口,拥挤着向内城突破。
张云吩咐几句,两个旗令兵挥动红色和黄色军旗,旗上一和五的大字飒飒舞动。
西墙上的火箭瞬间就喷射而出,南墙的弗朗机连续速射,顿时将拥挤在缺口的汉军旗打得血雾弥漫,碎尸累累。
同时,地上如同瞬间长出了密密的庄稼,汉奸军纷纷被火箭钉死。
海子和萧飞拖着受伤的躯体,指挥着城墙上一半的火力和将士,抵御着城外的汉军旗。
王茂天在第一道工事前勒令着将士不动如山,李想领着二千铁甲预备队,坐在地堡出口待机而动,随时增援。
城外汉军旗的前锋不断中箭摔倒,不时有炮弹在周围趟出一道道血胡同。
靠近城墙,一阵排枪又将汉军旗射到一大片。
仗着人多的优势,好容易顺着梯子开始攀爬,一锅锅滚热的粪水和热油又倒将下来,将他们烫得肉烂露骨,纷纷摔落。
然后无数滚木礌石被纷纷扔下,砸得死伤一片。
城外和城内分成两个指挥系统,各种支援需求被军旗传递到瞭望哨,张云依据实际情况,调动火力实施支援。
此时阎应元看到西城外有要求打击的需求,便吩咐一声,不一会东城的抛石机就将一群石雨打在阎应元指定位置,缓解了西城的压力。
第六百一十一节 大战前奏()
第四卷利刃出鞘神州动
在多尔衮的威逼下,尚可喜的汉军旗冒着巨大伤亡,组织兵力从城墙缺口不断涌入,意图快速攻入。
在他们的经验中,一旦撕开防线,杀入城内,那么胜利唾手可及,等待的就是屠杀。
第二个,第三个波次的汉军旗高喊着不断涌入缺口,然后被定南军火力打得伤亡过半。
华夏一式的射击距离有限,不比抛石机、火箭、大炮等远距离攻击手段,必须等敌人放近了再打。
抛石机、大炮看上去声势威猛,可杀敌有限,更多的还是震慑。
而华夏一式的杀伤力强过远距离武器太多。
如此密集的冲锋方式,对手持华夏一式的将士们来说,只是排队枪毙而已。
趁着定南军炮火、枪械更换安装弹药,第四波次的五千汉军旗蜂拥而入。
同时,尚可喜汉军旗的二十余们火炮也开始发威。
鞑虏没文化,别说测算角度什么,估计连算数都不会,更不用说操弄大炮。所以,火炮都是掌握在三顺王的汉军旗手中。
不过,长弓和重弓都是他们的强项。
皇太极的心腹济尔哈朗,指挥着三五千人的射手,分成四五个方阵,在后方配合汉军旗进攻。
而一脸杀气腾腾的多尔衮,披着明晃晃的重甲,骑在马上亲自组织代善的正红旗和豪格的正蓝旗,列成纵队圆阵。
他的正白旗和多铎的镶白旗,已经在和秦浩明的历次战斗中损失惨重,再也不肯遭受创伤。
建奴的八旗体系有竟争性,算是好处,但坏处肯定大过好处。
各旗的旗主视本旗的将士和旗丁为私产,不愿多有损伤,哪怕是多尔衮意志再坚定,在他的心里也不愿损失太多部下。
就算皇太极是大汉,是皇上,也只能进行协调和分配。
建奴的八旗体系,不仅有旗主,牛录也是分为公中牛录和自有牛录等多种形式,各有归属。
战时听命行事,平时各行其是。
打仗后分配俘虏人丁和财富归于各旗和各牛录,大汗也不能随意剥夺各旗主和贵族们的财产人丁。
这种体系,顺境下奋战能获得利益,稍遇逆境,就会如眼前这样,多尔衮不肯投入自己的部下去冲锋陷阵,而是把汉军旗军放在主力攻击的位置上去。
当然,由于多铎的死以及正白旗、镶白旗的巨大损失,皇太极还是出面,让多尔衮暂时统领正红旗和正蓝旗。
哪怕代善和豪格心里不爽,也只有服从。因为这不仅是皇太极的意思,更是辽东最后一战的原因,不容有失!
“起阵!”多尔衮大声呼和,无视前方尚可喜汉军旗的巨大伤亡,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纵队圆阵上。
说起来,建奴从大明辽镇学得之后又发扬光大的战法,就是纵队圆阵。
一个个小型的圆阵组成了层层叠叠的长阵,遇战时,若可冲击便骑战破敌,但多半是以步阵冲锋。
长枪大戟以勇士为前锋先锐,骑兵配合在两翼骚扰敌阵,步阵则正面冲击,以锐兵精锐,持长枪大戟破阵。
可以说,建奴所谓骑射得国,骑固然是建奴所擅长,但远不及蒙古鞑子,而射在当时确实冠绝天下。
在英国人已经放弃了长弓手部队的前提下,建奴射手确实是当时的天下第一,不仅仅是在东亚称雄。
当然,真正让他们屡战屡胜,屡败强敌的致胜绝招,还是学自于辽镇明军,而又发扬光大的步阵来克敌。
每战时,以披重甲之精锐在前,手持长兵摧锋破阵,善射者在后,骑兵冲锋,无往而不利。
自从有了纵队圆阵后,真正给建奴步阵威胁的不是浑河岸边的浙兵,哪怕那支浙兵打的也十分英勇,抵抗的十分激烈,给了建奴方面不小的杀伤。
但浙兵失去戚继光的调教,或者说浙兵向来不是以血气做战的军队。
浙兵的打仗方式源于天才的将领,讲究的是指挥和整体的配合。
所以,在浑河岸边,浙兵打的很好,但也就是那么回事。
真正叫建奴心惊胆寒,想起来就浑身不舒服的,是来自四川的白杆兵……
长枪列阵,步伐齐整,阵列森严,对上建奴步阵攻击毫不逊色。
在数倍建奴八旗兵的环列攻击下,白杆兵如磐石般纹丝不动,让建奴付出了血的代价。
最终是拖来城中的火炮轰击,打开白杆兵阵法的缺口,这才蜂拥而上,全歼了这股强悍的川兵……
川军的英勇和血气,真真名不虚传。
队列成型,鼓声和角声响起,旗帜招展,所有汉军旗和建奴骑兵均是连声暴喝,整支军队的气势立刻提了上来。
皇太极和多尔衮也是踌躇志满,眼前这支明军再英勇,能否挡得住大清的纵队圆阵?
“杀敌!”
瓦房店城里,秦浩明也是着提气暴喝,四处巡防,到处打气。
大战将起,纵使如他,一军之帅,这时无谓想东想西,活下来才是根本。
他穿着一身绵甲,胸口大半地方镶嵌着铁叶和铜钉,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