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临近尾声,张肯堂带着秦浩明来到于山酒楼四楼,会见福州当地士绅。
四楼包厢设了八桌,既有不够资格上五楼的官员,也有家里异地为官的大家族,当然还有当地非常成功的大商人。
随着他们的到来,每桌人都站起来,一个个恭敬地举着酒杯,满面笑容在秦浩明面前深深的弯下腰。
“这位是张家张建新,其兄是金陵礼部侍郎,张氏在福州,一向热心。铺路架桥,扶贫积弱,在福州府大名鼎鼎。”
“这几位是右参议白大人、经历司卢司职、督粮道李郎中、督册道全司职,皆是福州府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
“这是福州府大海商之一,于家家主于正辉,置苏杭细软、两京大内宝玩,兴贩琉球、朝鲜、真腊、占城、三佛齐等国。”
……
一路介绍下来,这八席人均是福州府的豪门大户。也可以说,正是这些人和福州官府共同掌控着福州府的稳定,属于实力人物。
“来来来,诸君与本督共饮此杯,祝大明蒸蒸日上。”
秦浩明一脸真诚,遥敬众人,一饮而尽。
不管怎么说,这些人中良莠不齐,自己不可能一杀了之,唯有先慢慢交往了解,再选择分化拉拢或打压。
终归,只要有人马在手,主动权总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祝大明蒸蒸日上。”
众人举杯应和。
津泰路总督府邸占地三百多亩,前面是总督衙门,后面是居住场所,原为槽道衙门改变而来。
依照大明不修衙门的习俗,前面办公的总督衙门自建成后再无修葺,显得有点破乱。
可三十多亩的后府,却是一修再修,几乎换一人修一次。
府内到处是鳞次栉比的院落与园林,分布的各种楼房,江南风格的园林建筑、亭台水榭、池塘与山石,美轮美奂的遍布了整个府邸。
秦浩明和亲卫一路看过去,目不暇接赞叹不已。
“秦督看哪里需要修葺,请尽管吩咐小人?”
布政使司下属杂造局大使杨元胜半着弯腰,一脸谄笑献殷勤。
别看他叫大使,听着威风凛凛,其实只是从九品,尚未入流。管着一些木匠、工匠做些修修补补的工作。
大明吏员大多数都是由科举无望的读书人充当,刚入行就是当攒吏做些抄抄写写跑腿的活儿。
如果干得好,满三年不出意外能够升职为司吏,然后慢慢熬成典吏、令吏。
可典吏、令吏只是大明朝公务员,不是官员,也就代表他们不是老爷,不属于官僚阶层。
杨元胜是个相当精明的人,凭借一个秀才的身份已经混到了典吏,现在就需贵人提携,或可再上一层楼。
“站直了,别忘了你也是一个读书人。”
秦浩明拍拍他的肩膀低喝一声,并没有回答他的话,而是指着毗邻总督府的一处空地说道:
“那里,召集福州能工巧匠,给本督建造一批新房。
统一样式,三厢两院一天井,前期三百套,年底前竣工,一切费用总督府出,有问题吗?”
杨元胜给秦浩明一拍,一句站直了,你也是读书人的话语,胸腔中流过一道暖流,鼻子一酸,眼睛有些模糊。
是啊,曾几何时,自己不也书生意气慷慨激昂指点江山?
可生活的艰辛无奈,官场的趋炎附势,逐渐让自己的腰身弯曲,以至于早已忘了是读书人。
官场,其实官做得越大越不在乎这些虚礼,显得虚怀若谷平易近人。反而是那些芝麻小官小吏怕别人轻视,故意端着揣着,不可一世。
他腰身挺直,心里畅快,工作依旧,可跟不同的人心情却是天壤之别。说到专业,他估算片刻沉声说道:
“启禀秦督,若是要年底完工,单凭杂造局自身的工匠几无可能。
可若是招募福州府工匠,再辅以大量杂工,小人可以保证。”
“好!杨大使如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按时竣工,让本督将士年前入住,今后还有二期三期。
另外,本督决定成立匠作局,从七品,饷银每月二十两,负责总督府所有大小工程事务,希望杨大使努力。”
虽是第一天踏上福州土地,可秦浩明心中早已规划了一揽子计划,就待四处破土动工建设。
“感谢秦督提携恩典,小人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杨元胜语气凝噎,九十度作辑行礼。
秦督一句话,他便连升两级,最关键是每月二十两饷银,是他现在四倍之多。
此举,解决了后顾之忧,令他可以一心扑在事务上而不用想七想八。
“抓紧时间准备,尽快动工,注意配套建设。”
秦浩明展齿一笑,随意说道。
大明的城市建设已经非常成熟完善,这从后世有些公用设施过了几百年还在使用便可得知,自己无需担忧。
“小人告退!”
见秦督没有其他交代,杨元胜转身告辞离开。
“浩子,先不忙着布防,让兄弟们集合。”
秦浩明意气风发,朝着远处忙碌的身影喊道。
“三十岁以上的出列,重新列队。”
总督府花园广场,头枕烈日,三百亲卫汗流浃背披甲迅速集结到位。豆大汗滴顺着脸颊滑落,却无人擦拭半分。
凝望着一张张熟悉的脸庞,秦浩明心中掠过阵阵暖流和自豪。
他们是天雄军中精锐的精锐,百战余生的老兵,从万余人中挑选而出,只为了护卫他的安全。
毫不夸张的说,他们每人以一当十或许未必,但对付三五人却绰绰有余。
刀山火海他们一路相伴随行,跟着自己风餐露宿颠沛流离转战千里,却依旧无怨无悔。
正是得益于他们的护卫,自己才能横冲直撞无所畏惧,方有今日之地位和局面。
“报数!”
随着三百人中走出一部分人,重新组成队列,秦浩明大声吼叫。
“一、二、三、……八十二。”
“你们退出亲卫营,进入其他部队,以后三十岁以上的人照此办理。”
秦浩明站到他们面前说道。
“秦督,我不想离开亲卫营,请秦督成全。”
一个健壮高大的亲卫跨出队列,右脸数道伤疤,少了几许斯文,却愈发显得彪悍。
“李想,别再拖了,那真把自己耽误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本督感谢!
以你的军功,早就可以为千户、副将甚至守备。离开吧,去别的部队,给本督带出一支精锐来。”
秦浩明走到他跟前,有点伤感。
崇祯元年开始当兵吃粮,整整十二年的老兵,还窝在自己的亲卫营中当百户,让人情何以堪?
“就这样,这是命令。”
看见他还欲开口,秦浩明黑着脸,不由分说直接下命令。
“弟兄们,来到福州,咱们就不走了。现在本督命令,把你们的家人全部接过来。
二十五岁以上尚为娶妻的兄弟,明年五月前必须结婚。有中意的女子提前说一声,不然本督可要统一安排喽。”
秦浩明绕着整齐的队伍,微笑着说道。
“秦督,不着急的。”
队伍有人不好意思的发出声音。
“扯淡,你这狗毛真是胡扯。难道本督娇妻美眷在怀,却让兄弟们打一辈子光棍不成?
还有,马上把名字改咯,以后带兵难不成叫狗毛将军?”
哈哈哈……
其他亲卫轰然大笑,整齐的的队伍出现阵阵涟漪。
“解散,浩子留下。”
二人要讨论亲卫安置的一些具体问题。
说起来,秦浩明的亲卫虽然都是北方人,但又不都是同一省份。所以,这就是要求他们亲自回家,把人带到福州来。
让人感到悲凉的是,许多亲卫的家人已经消散或者死亡。真正知晓家人下落的,尚不足一半人。
而浩子,就是其中之一。
第三百三十八节 他乡遇故知()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回去吧,四处找一找,说不定是逃难到哪,总有个方向不是?”
秦浩明无奈的劝道。
“嗯,实在不行,就当带兄弟们拉练一次。”
为了不想让秦督失望,浩子勉强笑着说。
秦浩明心情陡然有些沉重,大明北地连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将士们的家庭大都支离破碎,委实让人忧虑。
看来,今后要让将士的家眷全往没有经过战火的福州迁移,或许,这是他能为将士们略尽心意的地方。
太阳渐渐西沉,夜色徐徐降临。
但对于江南福州府而言,繁华喧嚣的一天才堪堪过了一半。
华灯初上,整个城市突然间就亢奋杂乱起来。
随着相邻的几个夜市开放,整个福州府,一下子就变成了不夜之都。行人旅客摩肩接踵,透露着无比繁华的气息。
站在喧嚣的上杭路街头,秦浩明感到有些时空错乱的感觉。
后世,福州可谓是他的第二故乡,他知悉这里的一切。如今,他特意沿着繁华地段,感受着几百年前后的沧桑变化。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想到原先和家人逛街游玩的情形,第一次,秦浩明心里有了一丝怅然。
蓦然,秦浩明的视线看到一个黑漆金字的招牌,上面写着福州七星鱼丸,久违的回忆突然涌上心头,冲淡哀愁。
“李想,别紧张,安全得很。你过去,买几个海蛎饼过来,本督今天请你们好好吃吃当地美味。”
用扇子捅捅李想的腰间,指着对面一个阿婆的油炸摊子,对他努努嘴。
秦浩明洗完澡,手拿玉扇一袭富家公子打扮。李想和浩子二人紧紧护卫着他,对接近他的人,总是怒目而视,活脱脱的一副恶仆形象。
“你去,有我在,没关系。”
见李想有些迟疑,浩子拍拍他肩膀,转身尾随秦浩明进入右边的鱼丸店。
“店家,来六碗七星鱼丸。”
踏进略显窄小拥挤的小铺,秦浩明自顾寻了一个空位坐下,相当阔绰的高声叫道。
这样的小店,一般都是夫妻店,根本没人有空招呼你。
案台一角,男子用鳗鱼、马鲛等鱼肉捣成泥糊状,调拌优质薯粉为皮,用精肉、虾仁等作馅,捏成丸子。
婆家则拿着漏斗,把煮熟后泡以美味高汤,加上葱花,浮于汤面,用海碗盛着端给客人。
“快点趁热吃,冷了味道差一点。”
军汉肚量大,李想一口气买了十几个海蛎饼回来,秦浩明眼皮也不抬,把海碗推给他。
说起来,不知多久没有吃到如此地道的鱼丸。
它具有色泽洁白、质有弹性、肉馅香松、口味清爽等特点,素负盛名,亦是秦浩明的最爱。
在现在,由于海禁和运输的原因,大明其他地方可吃不到。
“秦……公子,为什么叫七星鱼丸?”
浩子望着一个洁白如玉的鱼丸,怎么也想不明白,差点泄露秦浩明身份。
“这是成祖年间,有一位广东进京赴考的举人进店就餐,食鱼丸后啧啧称奇,口占一诗曰:
点点星斗布夜空,玉露甘香游客迷;南疆虽有千秋饮,难得七星沁诗脾。
店主将诗裱于店堂上,从此食客盈门,生意日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