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是优先的一批,还有多少伤残将士家属等着安置呢。
当今朝廷可没有如此优渥待遇,
那是秦督用私财补贴,不能让人心寒啊!
不同众人忐忑不安和兴奋的心情,秦浩明心里则充满改变时代的自豪。
可以想象,随着水泥的问世,今后建筑将变得高效而快捷,最主要成本低廉。
以石灰石和粘土为主要原料,经破碎、配料、磨细制成生料,然后喂入窑中煅烧成熟料,再将熟料加适量石膏,磨细而成即可。
虽然在他看来,建筑美感或许不如木制结构,但胜在经久耐用造价低,于民有益。
下午的试验相当成功,在经过两个水泥窑分别三次煅烧之后,秦浩明把第五次和第六次的成品确定下来。
让人把原料配置和煅烧的温度及火候分别记录在案,作为今后正式水泥制造的标准流程。
是晚,秦浩明从军中调运一批酒水,替奋战将近一个半月的众人庆功,同时也意味着水泥厂正式投产。
当然,庆功晚宴秦浩明无暇参加,只是在开场时做了一番讲话并且用杯酒敬了大家,随即匆匆离开。
作为几省总督,要忙的事情很多,要见的人更多。大多数情况下,他是能推则推,能避则避。
可下午亲卫禀报,久候在府里的李惊蛰却是他必须见也想见的人。
概因他们不仅有生意上的合作,更想得知临浦家里的具体情况。
彼时交通不便,又没有通讯手段,故而有家书抵万金之说。
说起来,秦浩明离开临浦将近一年,家里的消息几乎完全断绝,岂会不心急?
坐北朝南,规模宏大的宣大总督府绵延一片,令人望而生畏。
李惊蛰双目紧闭,双手平放在宽大的太师椅上,犹如老僧坐定般平静。
实则内心忐忑不安,不知昔日的秀才书生,今日高高在上的少年总督,是否如当初在金陵般平易近人?
也不知这段时间的些许交情,是否可以再次攀附上这颗大树?
不过他还是有些期许,毕竟当初自己和他相处以来,并未有半分得罪之处。
相反,因为觉得此子不凡,多有礼待且刻意奉承,料来不应有差错?
更可况,为了此次见面,他还特意跑了一趟临浦,带来柳如是和张云等人的家书,准备可谓充分。
为的就是趁此机会,巩固和秦浩明的关系。若此,李家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只不过,知道此子今后必定出人头地,可谁也想不到昔日籍籍无名的秀才书生,不到一年时间,竟然可以爬到几省总督位置,委实令人瞠目结舌!
不要说自己,便是复社巨子张溥、杨廷枢等人听说后,无不匪夷所思,大呼闻所未闻,本朝少见。
“肩吾兄,别来无恙!劳你久等,尚请见谅!”
正当李惊蛰胡思乱想之际,秦浩明跨进门庭,哈哈大笑拱手行礼告罪,同时令人准备酒席。
“岂敢,岂敢。秦督客气,草民见过大人!”
见到秦浩明热情的模样,李惊蛰不安的心顿时落地,少年总督还是念旧情,并没有一朝得志的趾高气扬。
赶忙满脸堆笑站起身,向秦浩明行礼。
“矫情!”
秦浩明笑骂一句,抬起李惊蛰预待弯腰的手臂,朝东厢房的私人餐厅走去。
“秦督府邸太过清冷,到时我送一些使唤丫头过来。”
一路前行,偌大的总督府不见一个丫鬟,据是一些粗手粗脚的军汉或者老妈子,李惊蛰皱着眉头,试探性的说道。
“休想用糖衣炮弹、美女佳人腐蚀本督,老老实实经商。”
秦浩明横了他一眼,点点手指,一脸笑意。
他知道,只要他答应,李惊蛰送来的肯定不是他说的什么使唤丫头,不是青楼名妓便是扬州瘦马。
总之,
美女佳人跑不了。
“秦督多想,委实没其他意思。不过朋友间的馈赠,由你?”
李惊蛰摇头晃脑想假装正经,可说到后面,自己嘿然而笑。
“美女就免了,倒是想向你讨要几个精明的大掌柜,帮忙管理宣府的作坊。
但必须说明一点,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有德有才破格任用。
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有才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
可不要因为挑一个不当的掌柜,反而影响我们的交情。”
坐上桌,斟满酒水,秦浩明边喝边说。
毕竟水泥厂今后肯定要扩大生产,就地取材,交通的便利性以及辐射范围非常重要。
那么就存在到处建设分厂的问题,而人才储备则应该做到前头,这样可以保证后面的顺利扩张。
可宣府镇是边关之地,军汉多而商业人才少,自己培养又太耗时,还不如从李惊蛰这里直接拿来就用稳妥。
“明白,我亲自把关,人品请秦督放心。就是不知是关于哪个行业?”
秦浩明话虽轻,意思却很重。
李惊蛰本就是七窍玲珑,自然明白内中的含义,且此事是和这位年轻总督拉近关系的最好方式,必须慎重!
“那是本督刚刚搞出的新玩意,用于取代三合土,利润不比肥皂差。
你若有心,不妨呆个几日,亲自看看再说,有你的好处。”
说得再多不如实地考察,水泥市场如此庞大,单靠自己目前四处急需资金的状况,很难大规模扩张。
还不如让原本有打过交道的李惊蛰参与进来,一个技术持股一个技术转让费,并不比自己劳心劳力四处建厂赚得少。
况且,李家有资金,有商业人才和渠道,无疑比重心不在商业上的自己有优势。
只要他一日手握军权,李惊蛰定然不敢吞没自己的股份,相信他知道深浅。
“感谢秦督厚爱,肩吾感激不尽。”
李惊蛰已经压抑内心的激动,只是声音还有几分急促。
他是商人,而商人对商机的把握最为敏感,这其中蕴含的商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倒不是说他了解水泥,跟什么东西没有关系,而是他了解秦浩明这个人,和他现在及以后的官身。
商家对信息极为关注,何况是现在官商勾结极为普遍的年代。
发生在秦浩明身上的事情,他早已尽可能的了解清楚,包括年初朝中商议总督福建、广东之事。
不说他们现在合作的肥皂之事,便是凭他手上的权利,做什么生意不能挣钱?
“肩吾,知道本督对付晋商的事情吗?”
李惊蛰心情激荡,秦浩明敬了他一杯酒,沉吟片刻,方才缓缓的问他。
“啊?”
李惊蛰瞬间脸色苍白目瞪口呆,此事极为隐秘,他只知是朝廷突然出手,罪名的私通建奴,至于内中缘由却是无从得知。
听秦浩明这么问,大抵明白此事就是眼前青年总督所为。
可正因如此,才看到他狠辣的一面。
“从古至今,有商不逐利,一切皆休之说。然国家者,乃先有国后有家。
晋商为了利润,至国家于不顾,私通建奴,是本督所不能容忍。
舍此以外,大家各显神通,甚至你我相互勾结,沆瀣一气,同流合污赚些钱也无妨。当然,前提是别让人没有活路。”
既然是合作,秦浩明觉得还是说清楚为好,把自己的底线说出来,相互间多点坦诚。
当然,以后避免不了一些细节上的冲突,但只要大框架定下来,其他的都是小事尔!
“世人皆言商人逐利,地位一向处于社会的底层。虽然有钱也能解决不少问题,将地位提高一些,但是各种歧视仍然存在。
每年大灾小灾,我们出钱出力,往往还得不了一个善名。
故而先祖费了大钱到学堂里,就是想让李家出一批文人,哪怕砸钱,至少也能进入士人之流,这种迫切的心情,肩吾从小便是看在眼里的。
秦督今日之言,肩吾明了,也会坚守自己的底线。
天下商贾何止千万家,难免会有良莠不齐。别人管不了,但肩吾秉承祖训,每日必三省吾身,不敢顿忘!”
李惊蛰听完秦浩明的话,难过的摇摇头,沉默好久,方才有些悲凉的说道。
有点意思,秦浩明想不到自己一番话,居然引起李惊蛰的如此大的感慨。
说实话,作为后世灵魂,他从内心是没有鄙视商人的意思。当然,卖国商人除外。
士农工商,原本就是国之柱石,缺一不可。
然而在大明,商人身份虽说在明末有点上涨,但在官员士子中,还是多有鄙薄,这是不争的事实。
关键也如他所说,商贾众多,良莠不齐,见利忘义者也不乏其人。
加之,历代朝廷从稳定的局势出发,都是采取抑商扬农或者推崇士子的手段,长久以往,故而让商人身份变得极为低下。
“肩吾难道就不想为商家做点什么?”
秦浩明眼睛一眨,笑嘻嘻的朝犹自悲伤的李惊蛰问道,有点没心没肺。
第二百一十八节 你挡路了()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做点什么?”
李惊蛰满脸讶然,社会体制如此,传承千年,自己能做什么?
“一人力薄,众人力长!唯有联合天下商家,规范行业规则,形成合力,方能在今后社会有一席之地。
其中,肩吾可以担任商业会长一职,与朝廷一道打击取缔无良奸商,树立商业体系,自然将赢得社会尊敬。”
商业是今后社会发展的趋势,历史上由于建奴取得政权,让明末的商业发展进程被迫中断,以至于社会发展落后西方世界。
让一度领先社会几千年的华夏落后西方几百年,让人扼腕叹息!
李惊蛰如果能言行一致,用于任事,倒是他计划中的一个不错人选。
“行业不同,规模不等,人心各异,何其难也?”
秦浩明的理念让李惊蛰眼前一亮,心情火热。但随即想想自己的实力,朝廷的派系争斗,很快摇摇头颓然说道。
现在每个商家后面都有朝廷大佬罩着,纵使秦浩明全力支持,也不过是在区域内争霸而已。想要拓展到大明全境,毕竟力有不逮。
很好,秦浩明暗自点点头,不盲目不自大,善于思考,有前途,值得慢慢培养。
“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
喝酒,今后的事再说。边关苦寒,比不得金陵繁华,肩吾请多担待。”
秦浩明洒然一笑,端起酒杯,现在讲这些为时过早。
不过,留一个火种在心中,随着实力的发展,野心将不可自抑。
商人逐利的本性不会变,最具有侵略性,扩张连锁往他国发展,倾销商品,都商业的特性。
或许,这也是当今汉人最需要的特性。
“秦督说笑,肩吾走南闯北,风餐露宿,享过福,吃过苦,可没有秦督想得这般娇贵?”
李惊蛰夹起大块的牛肉,腮帮子不停的咀嚼着,只是所夹牛肉过大,甚是费力。
秦浩明看来暗自好笑,是个好强人。
春夏交替,北地夜晚微有凉意。
席间二人不以为意,一个健谈,一个倾听,仿似多年的至交好友,菀豢诰疲就着大块的牛羊肉,倒也不亦乐乎。
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