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铸新明-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长青略微思索,眼神警惕的扫过楼上四方食客,身体稍微前倾,靠近秦浩明的耳边悄悄细语。

    “这水煮毛豆不错,放松点,就当平常聊天,刻意行事反而引起有心人的警觉。行事要自然,要装什么像什么,这方面你火候欠缺。”

    滋溜一口饮尽杯里香浓的茶水,吃了一块红枣糕,秦浩明低着头,淡然地对董长青说道。

    董长青郝然一笑,自己终究做不到像秦将军一样举重若轻,着相了!

    “你的想法不错!此处四通八达,人流量大,物资丰富,结合我们的具体情况,正是医馆开张的理想之地。

    不过既然要开,那就不要小打小闹,索性把规模弄大。

    四处招聘名医,从伤亡将士家属中选择愿意从事医馆工作的人员,或者挑选聪明伶俐的孩子从小培养。”

    秦浩明手指点着桌子,细细谋划。

    董长青头脑相当灵活,缺少的不过历练而已。

    培养自己的医疗队伍,刻不容缓。若不是他提及,还真是忽略,毕竟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还有,白头翁、木香、柴胡、地龙、甘草、雄黄……

    这些防疫药材要大量囤积,务必上升到最重要的战略高度,由你亲自负责。”

    秦浩明的眼里俱是忧虑,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后期,大疫在北方多次流行。

    从崇祯六年开始,山西出现疫情,十年山西全境大疫,十六、十七两年为高峰。

    特别是崇祯十六年,通州、昌平州、保定府均有大疫,并且传入北京。

    明史云:“京师大疫,自二月至九月。”

    董长青微微点头,并没有过问具体原因。明白秦将军不会无的放矢,自己遵令而行便是。

    望着窗外人来人往热闹景象,他喟然而叹,“想不到倪宠一介贪腐官员,管理地方倒是一把好手,不知比其他县府强过多少?”

    “不贪赃,就无枉法。

    心底无私天地宽,虽然其间有个人能力原因,但一定是清官有作为者多于赃官者,切勿一叶障目!”

    秦浩明吔视董长青一眼,话语间意有所指。

    他这是在敲打,毫不讳言,暗卫就是一个特务组织,其职权之大破坏力之强,秦浩明比谁都清楚。

    若是再发生贪腐行为,可以想象会造成什么危害。

    当然,事情必须一分为二看,虽然特务组织为人所不喜,但确实是卫国利器。

    一个国家领导人若是没有特务机构,那就是一个聋子瞎子,就是一个摆设,离亡国也不远矣!

    最典型的莫过于当今的崇祯皇帝,由于过往锦衣卫名声不佳,听从首辅周廷儒的建议,于崇祯三年裁汰锦衣卫,设为虚职。

    以至于崇祯十五年十一月,建奴再次从墙子岭、青山口入关,京师戒严。

    建奴如入无人之境,明军一触即溃,清兵长驱直入,越京畿,入山东,进江苏,一直打到沭阳,沿途抢掠。

    建奴北上,举朝震惊,京师再度戒严。再次启用的首辅周延儒不得已,自请督率军旅。

    崇祯皇帝大喜,下诏褒奖,降手敕,把他比作召虎、裴度,赐章服、白金、文绮和上等好马四匹,拿出大批金帛让周延儒赏赐军人。

    可周延儒驻通州便不敢前往,他侦知建奴急于回归,意不再战,便整日与幕僚饮酒作乐,天天奏捷。

    崇祯帝见捷报频传,大喜,屡赐玺书褒扬。至四月清兵自退,周延儒凯旋而归。

    论功行赏,加周延儒太师、荫子中书舍人,赐银币、蟒服。

    数日之后,还是虚职的锦衣卫指挥骆养性上疏揭发真相,其他的官员也相继弹劾,才因而获罪流放戍边。

    “长青受教!”

    董长青心里禀然,秦将军这是第二次说到贪腐的事情,可知其重视和痛恨。

    “但也无需谨小慎微,一切以初心为主,该做的事情还得做。当然,到时候会有其它监督部门,希望你心里有数。”

    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

    人心善变,没有监管监督,依靠人心迟早有变。反而不如一开始就从制度着手,约束行为规范,方为正道。

    哐当、哐当、哐当……

    “明日午时在漕运衙门斩杀大明降人,杀一儆百!”

    楼下,四、五个天雄军将士敲打着手里的大锣,沿着热闹的街道一路前行,大声嘶喊。

    “发生什么事情?”

    与秦浩明他们同一酒楼的几桌食客们纷纷拥挤到窗边,七嘴八舌地问道。

    “官府说是山西范家勾结大明降人,被卢总督的兵马捕获,明日行刑。”

    秦浩明开口解释,同时观察大家的反应。

第一百六十七节 大才() 
第一卷风起于飘萍之末

    “臭味相投,蛇鼠一窝。”

    “为富不仁,死有余辜!”

    “还是卢督有魄力,终将此逆成擒!”

    ……

    酒楼里响起一片义愤填膺的怒骂声,鞑虏寇边四处劫掠杀人无数,大明百姓深受其害,早已恨不得扒其皮啖其肉。

    范家为一介商贾,居然胆敢勾结建奴,自然惹起众怒。

    对于这些利用不正当手段非法暴富者,以及变富之后为富不仁的恶行,大明百姓比谁都愤慨。

    在群情激愤中,一个老者身穿青灰色棉袍,须发皆白,举止间雍容,一言不发自斟自饮淡然处之,尤为显眼。

    秦浩明眼睛一转,踱步走到老者身边施礼说道:“这位老丈,小生临浦士子凌战天,可否同席一饮?”

    “小哥有请!”

    老者和蔼一笑,伸手做请。

    秦浩明拉开桌椅,吩咐小二加两个菜上壶好酒,方才落座。

    告完罪,双方寒暄二句,秦浩明愈发觉得老者谈吐不凡,有理有据,忍不住问起老者姓名。

    “老朽刘宗周字起东,绍兴府山阴人。”

    “什么?小子孟浪,请蕺山先生恕罪,原谅小子用意未诚。”

    秦浩明大吃一惊,也顾不得暴露身份,急忙重新行礼,报上自己的真实姓名。

    开玩笑,这可是秦浩明在大明见到的第一个真正的大儒,清望满天下,与王阳明相媲美。

    虽然为人有些迂腐,但其举止做到言行合一,令他敬佩。

    说他迂腐是指崇祯即位之初,即欲改弦更张,励精图治,朝政出现了一些新气象,明朝的社稷似乎有了一线新希望。

    刘宗周饱含热情,来到北京,希望崇祯超然远览,以尧舜之学,行尧舜之道,崇祯认为这是迂阔之言。

    崇祯求治心急,人才、饷粮、流寇、边患等常萦绕在心,希望群臣能拿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

    刘宗周却认为这些都是刑名之术,近于功利,人主应以仁义为本。

    但他同时也认为,国事弄到现在这个样子,“吾党与有罪焉”,不能只怪所谓奸党。

    他对“正人”的行为作了深刻的反思,指出吾辈出处语默之间,亦多可议。往往从身名起见,不能真心为国家。”

    只顾自家博取好名,不以国家为念,如果天下一旦土崩瓦解,将死无葬身之地。

    之后两次起复,均向崇祯皇帝宣扬自己慎独之学,但最终都被罢免。

    说他言行合一则是指一生能够坚持自己的理念,毫不动摇,与其他道貌岸然的东林党人不同。

    后建奴南下,绝食两周而亡。

    “临浦有才,允文允武,名不虚传!”

    刘宗周连道无妨,反而说起时下东林学子对秦浩明的评价。

    “小子有愧,些许虚名,入不得先生之耳。”

    秦浩明讪笑几声,自己这个水货,要和历史上大明最后一个大儒比文化,真是萤火之光岂能与皓月争辉?

    “世风日下,礼乐崩坏。商贾之民不念皇恩浩荡,却勾结建奴,理应杀之。破虏所为,实乃大快人心!

    然冰冻三日,非一日之寒,急功近利,是无法解决国家的根本问题的。

    希望破虏今后能劝慰天子,先修德治心,亲近儒臣,这才是为治的根本。

    须知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故祸福在君,不在天时。”

    秦浩明刚重新坐下,刘宗周立马向他推销自己的想法。言语恳切,忧国忧民。

    秦浩明摇摇头,怪不得刘宗周三次起复,三次被革职。

    他虽素负清望,但毕竟只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学者、思想家,而不是一位运筹帷幄的政治家,因此他的一些主张并不合时宜。

    崇祯帝急于求治,刘宗周却说先治心,崇祯帝要求才望之士,刘宗周却说操守。

    崇祯帝问退敌弭寇之术,刘宗周却说仁义为本。故崇祯说他愎拗偏迂,次次将他革职。

    “先生此言皆乃太平盛世的治世之言,与目前国情有所不同,故破虏不敢苟同。

    当务之急,乃是击退建奴,平息内乱,筹措军饷,解决国家财政危机,方为正理。”

    老先生虽然才识不缺,为人正直。但扪心自问易地而处,自己也不赞同他的观点。

    “先生可知,国家命运的艰难现在已到了极点。可是现在朝堂议论的人只求道理上讲得通,就是不看看形势的轻重缓急。

    只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根本不考虑事情的发展。

    朝堂上天天你争我吵不说,统兵在外的将领一举一动还要接受他们的遥控,一个人干事,却有许多张嘴巴在那里议论。

    然大多是清谈,于事无补。先生认为正常吗?”

    或许觉得自己起先的语气言论有些生硬,秦浩明放缓声调,举目前朝廷的一些弊病予以阐述。

    “喝酒,俱往矣!或许老朽并不适合朝堂,还是做做道德文章授业解惑为佳。”

    秦浩明所言实乃大明现状,刘宗周有心说点什么,可想到自己如今再次被崇祯皇帝从工部左侍郎削职为民,不由喟然而叹继而解嘲一笑,悲苦而凄凉。

    “破虏会在德州驻留两三日,尚请到鄙处小住两日,听先生授业解惑,望赏光!”

    能够机缘巧合碰见华夏文化的大儒,秦浩明也是不甚欣喜,趁机邀请。

    “先生,弟子已经问清楚,前往金陵的商船要后日方可出行,怕是要在德州盘桓一二。”

    不等刘宗周回答,楼道口兴冲冲上来一人,躯干丰硕,双眉卓竖,目细而长曲有神,面赤有须。

    朝秦浩明微微颔首,双手作辑对刘宗周说道。

    “哈哈哈……客不留,天留客!

    先生安心盘桓两日,破虏负责送先生至金陵府。”

    刚想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听完刘宗周弟子的话,秦浩明抚掌哈哈大笑,心里委实畅快。

    余佑汉要运送秦堡物资前往临浦,刚好顺道。

    “如此老朽多谢破虏!

    丽亨,跟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你平常所推崇的大丈夫应如是,斩杀鞑酋阿巴泰、岳托的青年将军秦浩明秦破虏,今日倒是碰巧。”

    秦浩明热情有加,刘宗周也就答应下来,接着把他的弟子介绍给秦浩明。

    “通州士子阎应元阎丽亨见过将军,不甚荣幸!”

    阎应元岁数比秦浩明大,但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子,因此是他向秦浩明行礼。

    噗通……

    秦浩明一不留神,跌坐地板上。

    邻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