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这一手露得太难能可贵了要让自己练,恐怕一辈子也练不成这样的枪法,简直太不可思议了能有十多秒,罗成愣是没从惊恐反应过来。
其实,罗成理解得不全对,当时真实的情况是,杨勇对罗家枪了如指掌,也是说,让杨勇使这套卧马回身枪,丝毫不会亚于这套枪的始作俑者罗家父子。
因此,杨勇知道罗成要使这一绝招之后,心理早做好了准备,他先刺罗成后心的那一枪是虚招,罗成一卧马的功夫,杨勇的枪早撤回来了,等罗成的枪刺过来后,杨勇才大着胆子冒着风险用枪尖接了他这狠毒而凶险的一枪,之所以说是大着胆子冒着风险,是因为万一接不好没接住或接偏了,杨勇被罗成穿了蛤蟆,这也是杨勇艺高人胆大,换了别人,谁敢拿自己的生命来这样玩呀
这一下不但罗成没反应过来,战场两边的众将士都没反应过来,有很多兵将都没看清楚怎么回事,火星一溅,两杆大枪的枪尖硬生生地对到一块了,杨勇这一招,镇压全场。
十几秒以后,现场才爆发出如潮的掌声和欢呼声,“好好神枪”鼓掌者和喝彩者既有义军将士,也有隋军隋将,但都是发自肺腑,没有一个勉强的,连靠山王杨林和他手下的大将也全惊傻在那里。
这一下,李靖彻底服了,众将士彻底服了,包括隋军隋将也彻底服了这些人练了这么多年武艺,打了这么多年仗,从没见过如此精妙绝伦的枪法,这才是真正的神枪无敌。
此时,玉镜公主和李婉儿两颗芳心全放肚子里了,两个巾帼女英雄充杨勇笑成了两朵花,并举起刀枪向杨勇喝采。一时间,喝彩声、掌声一浪盖过一浪,经久不息。
我日,这一枪真是老子使的太绝了,想都不敢想,自己能把大枪使这样想都不敢想,自己敢把大这样使感谢激情神枪升级系统,感谢这款游戏的开发者,感谢我亲爱老婆们
杨勇看着自己的杰作,心里也得瑟不已,一直到两边掌声和喝彩声渐息之后,才淡然一笑对罗成道“罗贤弟,怎么样,服不服要不服,本王不妨再陪你走几合,反正本王今天兴致很高。”杨勇说着,把大枪撤了回来,一圈马还充义军这边的众将摆了个很酷的造型。
此时罗成的小脸早已成了猪肝色,继而变白,变红,最后又变紫,“反贼你少猖狂,本少保爷跟你拼了”摧马拧枪又向杨勇冲来。
“罗贤弟,你不是想知道本王会不会你们的罗家枪吗今天给你揭晓一下,本王用你们的罗家枪来对你的罗家枪,看看究竟谁高谁低,怎么样”杨勇乐哈哈的躲过罗成狠命的一枪,一点也不着急。
“好匹夫,欺人太甚,着枪着枪着枪”罗成气急败坏,把亮枪施展开来,对着杨勇的致命之处接连是十几枪。
杨勇也不客气了,果然施展开罗家枪,跟罗成拆招过招,众将一看,两个人的枪法一模一样,再次惊傻,包括罗成在内。
这次两个人刚打了二十多个回全,罗成不行了,不是他没能耐,而是现在的罗成根本不在战斗状态,连生气火带惊诧,他已经乱了阵脚,连自己家传的罗家枪法也使不好了,破绽百出。
杨勇心暗乐,用你们家的枪法胜你,真有意思呀。想到这里,杨勇啪啪啪,紧三枪攻击罗成的三盘,罗成手忙脚乱,勉强应付过去,杨勇扑棱又一枪,枪尖直指罗成的梗嗓咽喉,由于枪来得太突然太快速,寒光一闪到了。
罗成想躲哪来得及,手的枪也不听使唤了,瞬间他把眼一闭,完了,我命休矣想不到,我们罗家枪无敌于天下,我罗成从未打过败仗,今天却败在一个前朝的废弃太子手里,真是天不佑我罗成
此时一道阴风却停住了,接着传来一声喊“别动”罗成睁眼一看,杨勇的大枪在自己梗嗓咽喉前二指远处定格了,亮闪闪、冷森森的枪尖,寒气逼人。
杨勇一笑“哈,罗贤弟,你又输了不过,这次你不必羞恼,你不是输在本王之手的,而是输在你们的罗家枪之下的。听本王良言相劝,投降吧,本王和所有的义军将士热烈欢迎”
。。。
。。。
第231章 文比,可敢应战?()
“反贼,住口你杀了我吧,我罗成死也不降”罗成说着当啷一声把手的亮银点钢枪扔了,把双眼一闭。
“罗贤弟,此言差矣。本王说过,爱惜你这身武艺,敬佩你们父子是英雄,怎么会杀你呢本王杀的是奸佞小人,诛伐的是无道昏君。既然贤弟不愿投降,本王绝不勉强,希望你不要再与义军为敌,你走吧”说着,杨勇把枪撤了。
“杨勇,你真放我”罗成从牙缝里冷冷挤出几个字。
杨勇点点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本王虽然不敢妄称君子,但说话从来算数。”
“那好,你可别后悔,本少保迟早还会来找你的,我们俩还得单挑”罗成说完,捡起自己的大枪飞身马,回身对靠山王道“王爷,恕末将无能,不在这里丢人现眼了,告辞”说完,对着自己的兵将喝道“滚全都滚回幽州”竭斯底里地喊完之后,纵马头也不回走了,白显道在后面领着三千多幽州兵随后追去,身后荡起滚滚的烟尘
靠山王杨林看着罗成等兵将渐去渐远,脸色铁青,一语皆无。
手下大将吴魁赶紧过来施礼道“王爷,罗成这小子太无礼了,他怎么能这样他肯定被反贼打动了,罗家父子将来必反大隋,容末将带人马把他们消灭掉,免除后患。”
“算了,既然他们愿意走,让他们走吧没有他们罗家父子,本王照样可以为国除奸,为民除贼他们的事,以后再说。”杨林的声音很冷,吴魁听了赶紧施礼“诺。”
杨林稳定了下心情,令人压住阵脚,摧马抡棒来到杨勇近前,怒目而视。
杨勇这才注意到靠山王的存在,此前他一直在为罗成的宴顽不化而担忧,自己这样做对不对欲擒故纵,义释罗成,能否打动他们父子看来够呛啊,罗成临走时说得明白,他还要找自己单挑,这是不服哇,难道他还有什么招式不成他负气而回幽州,最多把他老子幽燕王罗艺搬出来,领着幽州兵与老子的义军为仇作对,那倒不怕,因为幽燕王的武艺,还不及罗成,只是如何能把他们父子收到自己的麾下呢这是个难题呀。
杨勇看到杨林瞪着自己,好半天没言语,又换了笑脸“莫非王爷要亲自赐教吗”
靠山王气色渐趋平静下来,又恢复了往日的沉稳,道“杨勇,本王知道,论武艺不是你的对手。但我们再这样纠缠下去,得死伤多少将士呀。为了减少伤亡,老夫想了办法,咱们赌一场来个,你敢应战吗”
“哦怎么个法,在下愿闻其详。”杨勇一愣道。
杨林顿了顿,声音和缓下来“不管怎么说,我们本是一家人,一笔写不出两个杨字来。你和皇乃一母同胞,从这方面说,老夫反倒成了局外人。按说这如你们的家事,你们兄弟俩之间的争斗,老夫本该一碗水端平,不应该偏袒任何一方。如今先帝也不在了,你们兄弟手足相残,老夫实在不忍。这些天本王想了许多,为了做到公平,本王特意摆了一座大阵,如果在规定的时日内,你们破了老夫这座阵,老夫退隐山林,从此不再过问你和皇之间的争斗;如果相反,你们破不了这座大阵,请你解散你的兵马,到皇面前领罪。怎么样”
杨勇一听,靠山王说得很至诚,他要真能退隐林泉,不过问尘事,那倒是件两全其美的好事。因为他是大隋朝最忠实的拥护者,想让他倒戈跟着自己干根本不可能。但另一方面他对自己有恩,从内心里不愿跟他兵戎相见。甚至难以想像,真要有一天,老子气极一枪把他挑了,自己良心是否能受得了
破了他的大阵,让他退隐,这对他来说也许是最好的结局,但是以阵赌输赢这分明是靠山王为了对付自己处心积虑想出的招数,别看他摆出长者之风,说得冠冕堂皇,实际是想通过此阵来置老子于死地,他是昏君的铁杆粉丝,老子怎么回答呢要拒绝他,显得老子胆怯怕事,要答应他,可是老不懂阵呀
对了,不是老子一个人在战斗呀,我背后还有李战神呢,他可是专家的专家,什么阵他不懂啊。想到这里,杨勇慨然应允“好,恭敬不如从命,王爷,但不知阵在哪里,是什么阵”
“三日之内你们随时可以观阵,到时候老夫头前带路,你自然知道了。具体你打算什么时候观阵”靠山王禁不住心的狂喜。
他知道以杨勇的性格肯定会答应,但没想到他答应得这么痛快,暗自得意道,逆子,你太狂妄了任凭你武艺再高,村夫李靖能耐再大,只要进了我的大阵,管叫你们有来无回你可别怪老夫厚此薄彼,江山是我们的杨家的,你也姓杨,但大隋朝只能有一个皇,那是广儿,为了我们杨家的江山社稷,老夫也只能如此了,这都是你逼老夫这么做的
“那后天吧,在下回头得跟军师和众将商议一翻。”杨勇此时觉得自己答应得过快,但话已出口,收不回来了,只得硬着头皮道。
“爽快,后天本王带着众将在关外恭迎大驾。告辞”杨林兴冲冲地说完,收兵回城了。
杨勇带着众将士回到营帐,刚才他和杨林的对话,后面军阵的李靖等众将也听了几耳朵,此时也都来到营帐之,不用击鼓升帐,众将全都到齐。
杨勇一看也没什么要隐瞒的,当着众将的面把和杨林相约破阵的事对众将传达了。
李靖听完之后一皱眉,暗道,王爷,你带兵打仗这么多年,也算是经验丰富了,但是做事有时还是那么不成熟。别人你不清楚,对这个靠山王你不了解他你是亲叔叔呀,此人不止是武艺高强,善于排兵布阵,此前你跟他打了这么多年仗,怎么能这种当呢你连大阵在哪都不知道,连大阵的影子都也没见着,怎么能轻易答应呢不是本军师挑你的理,你至少跟我商量一下呀,到时候万一破不了阵,这不是受人以柄吗但事已至此,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想到这里李靖施礼道“王爷,恕末将直言。此事有点轻率了,靠山王善于排兵布阵,这您是知道的。他既然敢以阵跟我们赌输赢,说明他有一定的把握,再者说其有没有阴谋,也很难说呀。末将的意思,明天我带人去观阵,王爷在营坐镇,以免他耍奸计对王爷不利。”
杨勇道“军师考虑得周全。不过本王认为,以靠山王的性格,他应该不会利用观阵的机会对本王下偷手吧。此人心直性耿,是大隋朝少有的忠良,说实话本王还是敬重他的。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我们有必要做好准备,营加强戒备,另外去观阵时多带些人手也是了。”
满营众将一听,纷纷要求观阵那天,一同护驾前往。杨勇一摆手道“都不要争了,介时我们还是听军师分派吧。散帐”
。。。
。。。
第232章 杨感李密起兵()
视线暂时转到东都洛阳,太子杨昭临朝。 如您已阅读到此章节,请移步到 小說Ыqi阅读最新章节晃着胖大的身躯问道“众位爱卿,薛家父子被突厥所败,退守陇南,却一路南下取广元,连续攻克绵阳、德阳等郡,蜀川告急。吐谷马贼和突厥勾结,打败薛举之后,占据了甘肃大部,大有东取之势。内忧外患,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