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这些厨师们将准备工作做好,王易这才将李圣唤到了面前,凑到这李圣耳畔小声嘀咕了一阵。
李圣是个聪明人,而且对厨艺方面很是精通,他一经王易点播,便明白了很多。
王易对这李圣说了些做菜的窍门,而且还对他传授了些如何制作精细的佐料,并对他讲明,色香味俱佳的菜肴,全是凭精细的佐料调制出来的。
李圣得到王易做菜的方法,走上前去,便言传身教,对那些厨师们手把手地教了起来。
王易则坐在躺椅上,悠闲地翘着二郎腿,看着这些厨师们在那里忙碌。
一大清早,王易的日子就这样在伙房里度过了。
大概过了半晌的功夫,厨师们在李圣的教导下,将菜炒好了,随后便一一将菜肴端到了王易面前。
李圣站在众厨师身前,弯着腰,朝王易和蔼地笑了笑道,“王公子,饭菜炒好了,还请公子指导一二。”
王易听到李圣言语,询声朝李圣望了去,伸了个懒腰,淡淡地道,“那好!盛上来。”
“好!公子。”李圣点头答应一声,让身后的数名厨师们将手中的饭菜端到了王易身边。
这些厨师们每个人都恭恭敬敬地站成一排,等待着王易前来品尝自己手中的饭菜。
王易走上前去,那李圣便殷勤地递上一双筷子,笑道,“公子,请。”
王易接过筷子,走到一个精瘦的厨师面前,将筷子伸过去,挟起那厨师手中盘子里的菜,便细细品尝了起来。
饭菜入口,果然味道不错,不过细细咀嚼,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
毕竟这是这些厨师们在得到自己做菜方法后,首次做地第一道菜,能做到这个份上,已经是不错了。
这个精瘦的厨师看到王易将饭菜咽了下去,一双眉毛扬了起来,期待地看着王易。
王易将筷子放在了盘子上,皱了皱眉头,正色道,“嗯!不错,有长进,不过还是差一点。”
“差一点?公子不知差在哪里?”精瘦的厨师有些按奈不住了,惊讶地问道。
王易故装神秘地道,“当然是差在佐料上,虽然我对你们教授了如何制作精细的佐料,不过今日仓促了一些,佐料并没有做出很好的味道,这佐料必须是精细的,需要废很多功夫。”
说着,王易顿了顿,继续道,“这样吧!李主事,等到改日本公子回历城以后,便命人将制作好的精细佐料送到唐府来。”
“也好!也好!有劳公子了。”李圣听到王易要亲自派人将精细的佐料送到府上,大为兴奋地说道。
王易摆了摆手道,“不碍得,谁让本公子和你家公子是结义兄弟呢!”
“多谢王公子。”李圣感激地点头道。
那些厨师们也是一脸感激地对着王易说道,“多谢王公子。”
王易看了一眼这些厨师们,便转过身,背着双手往那伙房外行了去。
李圣瞧见,赶紧跟在王易身后,相送道,“王公子慢走。”
(本章完)
第137章 灵岩寺()
王易白天呆在伙房里教授那些厨师们厨艺,夜里便和这唐敏,唐公子到济南城内最有名的寺庙,灵岩寺去求签拜佛了。
这灵岩寺是济南城内最大的寺庙,寺内香火最为旺盛。
灵岩寺地处济南城内闹市区,惠晋坊内,平日里香客往来不断,很是热闹。
唐敏是个信佛之人,不过王易对这佛教不怎么感兴趣。
他们到了这寺庙里,唐敏便迂诚地去拜佛了,王易则对这唐敏打了声招呼,便在这寺庙里闲逛了起来。
要说这灵岩寺,还真是寺庙大了有钱,即使到了夜里,也是有些香客前来。
所以庙里四处挂满了灯烛,很是灯火通明的样子。
王易走在寺庙内,一座大佛宝殿的石阶上,很是悠闲的样子。
前边石阶下的院落中,悬挂在树枝上的几盏灯烛在风中摇坠着。
昏暗的树荫下,一道高大的人影立在那里,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
王易走近了,才看得清楚,这人影是背对着自己。
透着那旁树梢上的灯烛,可以隐隐看得清楚,树荫下的人,是一个中年男子,身着一身青色长袍,高高的发髻挽在头顶,戴一顶梁冠。
王易到了近前,这人似乎是注意到了身后有人,便操起一口粗重的嗓音,说道,“不知是哪位香客?这么晚了还到这寺庙里来敬香。”
王易有些好奇,这么晚了,还有人独自一人站在这树下,也不知道是装鬼吓人,还是搞什么鬼,当即便有些好奇,正要开口说话。
不料,那高大的身影却是转了过来,他抚着颌下黝黑的胡须笑道,“老夫当是谁呢!呵呵!原来是王公子在此。”
王易眨了眨眼睛,仔细打量了眼面前人,这才认了出来。
此人原来是那位像是张居正的人,张合,老张。
王易认出树下之人,轻松地一笑道,“原来是张先生,幸会幸会。”
老张诧异地望着王易,凝了脸上的笑容,好奇地道,“王公子,夜已经深了,你怎么到这灵岩寺来了?”
王易道,“张先生,我是陪这唐公子来的,他正在大佛宝殿里求签。”
“哦!原来如此。”老张蹙起眉头悠然道。
王易则有些好奇这个老张,深根半夜不睡觉,跑到这灵岩寺里来干什么,便疑惑地道,“张先生,你怎么也到这灵岩寺来了?”
“哦?”老张听这王易询问起自己来,眼神愣了一下,神情倒是一转,淡淡地道,“老夫到这灵岩寺里来访一位故友。”
“哦!原来如此。”王易恍然道。
夜里有阵阵微风拂过,轻轻吹动着旁边的树梢和树梢上悬挂的灯烛。
老张朝王易抚着颌下胡须,豁然对着王易笑了笑道,“王公子,今夜难得相见,不如我们闲聊一阵如何?”
“也好!也好!”反正王易现在也没有什么事情,便随口答应道。
老张见王易很爽快地答应了自己,便欣然道,“王公子,昔日老夫见你有些才华,改日可要向公子讨教两句诗文。”
“讨教不敢当啊!昔日在下见先生有不俗的见解,那些灯谜的前半句便是出自先生之手,当真是寓意深刻,先生才是真正的有才华。”王易心中明白这老张不是普通人,便谦虚地恭维道。
老张对王易的恭维,并不怎么在意,而是豁然一笑道,“公子过奖了,那些只是老夫的雕虫小技而已。”
什么雕虫小技?当日这老家伙在卫城河桥头摆着彩灯引来无数看客,原来只是用这雕虫小技耍弄人的。
王易心中有些不屑,对这老张的话语有些嗤之以鼻。
老张不知道自己不经意间的话语已经让王易有些厌恶,轻轻抚着颌下胡须道,“王公子,老夫有一事想要请教王公子。”
王易好奇道,“张先生但说无妨。”
老张蹙起眉头,郑重地道,“王公子,如今这世风日下,官场混乱,不作为和无所作为的官员不计其数,朝廷养着这些闲人却是大大的浪费。”
这老张说着,神情顿了一顿,继续道,“公子,你还不知道吧!如今流民四散,草译祸起,国家帑藏空虚,用度匮乏之际,并且北方鞑靼进兵中原,制造“庚戌之变”,南方土司争权夺利,岑猛叛乱,“两江震骇”,东南倭寇骚扰沿海,民不聊生。老夫深感忧虑。”
王易听了此言,心中一紧,更加对这老张的身份肯定了起来。
这老张张口闭口都是国家大事,似乎时刻关心着天下,谈论地都是朝中之事,他不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张居正,又会是谁呢?
王易略一沉吟,大有深意地道,“张先生,我只是一介小民,不懂国事,不过却对当今天下的状况有所了解,虽然正如张先生方才所说,官场混乱,吏治腐败,大明朝廷国库空虚,在不加以整治,大明江山必有土奔瓦解的危险,不过在下却不担心朝政,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必有一位能人可以力挽狂澜。”
“不久的将来?”老张愣了一下,
薛贤弟,你如今已升为奉銮,今日你就留在王府中,我们多喝几杯,以示庆贺贤弟高升。”刘岩看着一旁的薛二微笑道。
那薛二正坐在一旁喝着茶,听到刘岩说道,满口答应道,“好,刘兄,我今日就留下来,陪刘兄喝个一醉方休。”
这薛二盯着刘岩,顿了顿,轻声道,“刘兄,不过在喝酒之前我要告诉你一件喜事?”
“什么喜事?”刘岩神色一动,惊讶地看着薛二,问道。
那薛二也不急着回答,他手中捧着茶杯,细细品着。
刘岩倒是坐在一旁,迫不及待地等待着薛二继续说下去,只是这薛二却迟迟不说,故弄玄虚的样子。
坐在一旁的方艳听到薛二说到喜事二字,顿时就来了兴致,她蹙起眉头,好奇地询问道,“薛大哥,到底有什么喜事啊?你快说啊!真是急死人了。”
薛二本来一本正经地坐着,看到性急的方艳催促,捧起手中茶杯饮下一口茶,润了润咽喉,淡淡地微笑道,“方艳妹妹莫急,待我慢慢讲来。”
(本章完)
第138章 一个老和尚()
王易低着身子正要说话,却见前边树影之处来了一个人影。
这人影到了近前,才看清了,原来是一个剃度的和尚。
映着昏暗的灯烛,大概可以看清这和尚的相貌,鬓发白须,浓眉大眼,四方的脸颊上,皱纹满满。
他身着一身赤黄袈裟,脚下轻轻走到面前,扬起一双浓眉,双手合什,愚诚地对着那老张说道,“阿弥陀佛,张老弟,老衲来迟一步,实在抱歉。”
老张转过脸来,大笑道,“哈哈!高兄不迟不迟,老弟方才与这位王公子谈笑风生,正谈得投机不想这高兄正好来了。”
“呵呵!张老弟这位王公子是?”和尚诧异地望着王易,疑惑地道。
老张皱了皱眉头,恍然道,“哦!忘了介绍了,这位王公子是历城人士,姓王,名易,是一位很有见解的后生。”
“哦?”和尚转了转苍老的目光,好奇地打量王易一眼道,“这位王公子可是张老弟的门生?”
老张摇了摇头道,“高兄,这位王公子不是我的门生,是在下在卫城河桥头偶然相识,也是有缘,今夜在灵岩寺相遇了。”
“哦!原来如此。”和尚淡淡地道。
他转了转目光,脸颊上掠过一抹惊诧,对着王易双手合什作了一揖道,“王施主,阿弥陀佛。”
王易出于礼貌,也拱起双手朝这和尚回了一礼。
两人互相拜了一拜,和尚便转过身,对着面前的老张说道,“张老弟,不知你这次来这济南府有何公干?”
老张往旁边扫了一眼,也不避讳王易,正色道,“高兄,实不相瞒,老弟这次来这济南府是暗访山东官场的。”
“暗访山东官场?”和尚眉头微微一怔,好奇地道。
老张看了两眼慈眉善目的和尚,略有深思地道,“高兄有所不知,自从高兄被皇上和太后罢了官职,遣回原籍,大内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开始联合朝中御史大肆清算和弹劾高兄昔日的同党,就连高兄昔日举荐和重用的官员也没有放过。”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