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北地枭雄-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野无青草。后为袁绍之子袁谭至青州,田楷在与袁谭的交战中败退,逃往幽州,后在易京之战中阵亡。】 

第64章 ,郡府奇遇() 
更新时间:2014…02…04

    无论是殿堂晚宴,还是次日的考评,祖昭一应表现可圈可点,没有丝毫破绽。他不仅保持了自己一贯谦逊温文的一面,也有条不紊的接受郡府和本地贤达长者的提问,虽然不能十拿九稳保证在场所有人都满意,但最起码也做到没有让任何人不满意。对于本郡惯例性的察举,这样的表现无疑已经算是合格。

    更何况,以刘太守本人的性格,最是喜欢中规中矩,若是有什么出奇的举动,反而还无法凭借个人经验加以判断。

    在郡府要逗留到月底,出于历来察举传统,各县推举而来的所有方正之士,都应该有一次齐聚一堂的碰面,不仅是为了等候最终考评结果的公布,同时更是如刘太守所言,希望彼此能有一番正式的认识,多少留下一个契口。

    右北平郡下辖平刚、无终、俊靡、徐无、夕阳、昌城、广城、土垠八县,今年各县一共推举十一名方正之士,除了祖昭、田楷、李信之外,尚有三人是名符其实有德才者,其余者要么是与本地县府有关联,巧取了这份名额,要么是豪掷重金之下拼凑出三、两分名望。反正对于一些地方豪族、土财主而言,他们平日开仓赈济,乐善好施,为本地县府解决麻烦事,无论如何也都能算是积功德的事情。并非是这些人真有善心和良心,他们所做所为,无非就是希望能到年底岁评之际,让本家子弟能博得几分官名。

    通常来说,能在初十当天到达郡府者,多是有真才实干者,越往后则越是沽名钓誉者。

    故此,祖昭在郡府逗留的这段时间,几乎没有再跟后几日姗姗赶来的那些所谓的方正之士接触,无非是在太守府晚宴时,由刘太守本人近乎庄重的互相介绍一番。说来,刘太守倒是对这千篇一律的介绍乐此不疲,不仅毫无腻烦,更是每一次都能表现出一副慨然之态。

    到本月十七,各县推举的“贤才”总算到齐。

    接连又是两天晚宴,直到第三天方才是最后公布今年考评结果的日子。

    尽管这十多天里每天都有太守府晚宴,看上去颇为奢侈浪费,实际上刘太守本人还是很在乎清名,因此几乎每一次晚宴充其量只是讲讲排场罢了。宴席上的酒水菜肴其实并不丰盛,一人一席,一席不过三、四菜样,偶有肉食,也是将烤全羊、烤全鸡、烤全猪之类置于厅堂中央,由侍仆按照吩咐一份一份割去送来。

    除了李信等个别几个穷苦人家出生,每一顿晚宴都能吃得酒足饭饱,其余众人或是自持身份,或是嫌弃菜肴寒酸,基本上是点到即止。

    到了二十日这天,北院方才有了一番大动作。刘太守很是高兴的烹牛宰羊,一改往日清淡低调,真真正正是大设宴席。可以说,整个郡府考察期间,也只有这一次晚宴才是正宴。

    傍晚时分,祖昭等人便应邀前往太守府。

    因此众人下榻的官驿位于太守府西侧,平日为了节省脚力,大家并非绕远到从太守府正门走,而是就近由西院杂役往来的西门进到太守府。刚到西院,过了一处门廊,往中庭走去。偏偏就在这时,迎面来了七、八名杂役,所有人手捧各式各样器皿和食材,最后三人还推着一辆小车,将一堆杂物往西院运去。

    领头走在前面的田楷、李信等人自然纷纷躲闪,祖昭走在最后,直到前方众人绕开那些杂役后,方才迈步往前走。本以为侧身可以避开最后那辆小车,可是就在侧身移动的时候,不小心与正推车的一名杂役擦撞了一下。那杂役一身粗衣,身形纤细,却是一个年轻的女子。

    擦撞之际,对方原本低垂着头,突然抬眼瞥了祖昭一眼。

    祖昭根本没有在意,甚至没有正眼去瞧这个杂役,但却敏锐的察觉到对方眼中透露着一种不同寻常的寒光。他下意识回头去,仔细打量了那女杂役一眼,而对方似乎也有所醒悟,慌忙的赶紧再次地垂下头去。

    之前那种锐利的寒气顿时消失。

    就在那一刹那,他捕捉到女子一边脸颊上有一道约有两寸许的伤痕。伤痕刚结痂不久,只这一眼来判断,应是被锐器所伤。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一个普通的杂役,而且还是一个女流之辈,竟会被什么样的锐器所伤呢?

    一时间思绪万千,心底下总有一种声音在驱使着自己一定要弄清楚这件事。

    正在犹豫之中,身后忽然传来李信的声音:“祖兄弟,你在哪里作甚?”

    祖昭暗叹一口气,从思绪中脱离出来,再寻思刚才的一刹那,只能嘲笑自己太过多疑,怎能单凭一个眼神和一个面向就能有所揣测?若适才他真的追上去询问,只怕还会被人误以为是登徒子呢!

    他摇了摇头,迈步跟了上去。

    李信在门庭处等了祖昭一会儿,待到祖昭上前来后,又多问了一句:“祖兄弟,你刚才在看什么呢?”

    祖昭笑了笑,说道:“无甚,只是不小心与那些杂役擦撞了一下。”

    李信微微颔首,随即与祖昭并肩前走,若有所思一阵之后,他又说道:“不知祖兄弟适才看到了没有?那个……”

    祖昭疑惑的看了李信一眼,反问道:“看到什么?”

    李信显得有些疑虑,不知该如何开口,然而只片刻后,他最终还是直接了当的说道:“就是我刚才看到那个推车的杂役,好像是一个女孩,脸上有伤。真是奇怪。”

    祖昭微微一怔,没想到这一点连李信也察觉到了。这时他倒是故作安慰的说道:“哦,我也看到了。不过,或许此人是哪里贩来的女奴,身上有些伤痕那也很正常不过。”

    他同时在心中进一步说服自己:汉朝可还没有完全禁废奴隶制!

    李信看了一眼祖昭,缓缓颔首,叹道:“祖兄弟说的有道理。不过,我观那伤痕,似乎是箭伤,故而心中很是疑惑,太守府岂会有这样的杂役,还是一个女流!”

    祖昭惊讶了一下,连忙问道:“箭伤?献岩兄,你可没看错?”

    李信肯定的说道:“我家两代皆是猎户,对弓箭之器甚是了解,我敢肯定那就是箭伤。”

    祖昭缓缓吸了一口气,心中的疑虑再次复发。尽管单凭一个眼神不能轻易做出判断,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气场,若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杂役,岂能会有那样异于常人的气场?

    李信见祖昭沉默不语,忍不住问道:“祖兄弟,怎么了?你莫不是有什么看法?”

    祖昭不置可否的说道:“在下现在也不清楚。总之,就先这样罢,毕竟此处是太守府,我等外人,可不敢轻易乱来。”

    李信本想说些什么,但听完祖昭的话之后欲言又止。

    ……………………………………………………

    【推荐徐克早期的一部电影,,很有风格!】 

公孙瓒与界桥之战(下)() 
三、参战兵力

    于是界桥会战爆发。公孙瓒参战兵力三万,袁绍比他多点,大约三万五千人左右。

    公孙瓒有骑兵一万,其中包括令人闻风丧胆的重甲骑兵。同时代的欧洲战场,那是不可想象的战斗力量。其根本,是因为中国在东汉时期就掌握了灌钢法,使得生产高品质铁器的效率,大大优于欧洲,这个领先一直保持到工业革命之前。

    百炼钢,固然好,但是要百炼,制造成本就十分高昂。灌钢法,虽然生产出来的钢铁质量不如百炼钢,但成本大大降低。所以后来中国的军队,鱼鳞甲多,这是灌钢法的缺陷,无法整体制造。西方的甲胄是按照体型的整块钢板,但是这种方法成本极高,所以甲胄只有贵族武士才穿得起。所以才欧洲的小说故事里,才有了家族传承的剑和铠甲。

    战场装备,若是不具备一定的数量,对作战的影响也就不大了。而中国的冶炼厉害之处是能大规模生产。尤其是重铠甲的马队,不怕弩箭,冲锋起来,简直就是坦克方阵。

    公孙瓒除了有重骑兵,还有轻骑兵。这些长期在燕代和匈奴作战的军队,叫白马义从,骑shè工夫,不下于胡人。这个力量,是甚至董卓的西凉骑兵可能都不具备。

    袁绍主要是步兵,且缺乏铠甲,粮草,他只有和公孙瓒决一死战,才能保住冀州。而公孙瓒刚破黄巾,人口,地盘,粮草,士气,都比袁绍有优势。

    当时公孙瓒天下强兵,只有董卓的西凉骑兵可以匹敌。后来袁绍的兵马强盛,主要是靠灭了公孙瓒所获。再后来这个强骑兵又被曹cāo所继承,成了曹cāo的安家立身之根本。

    四、界桥会战

    界桥会战发生在初平三年,也就是公元192年。这是三国史唯一的一次,史料上有排兵布阵记载的会战。

    双方都是两翼骑兵,中间步兵。公孙瓒骑兵富裕,两翼骑兵重装,还在中间的步兵方阵用了白马义从,加强冲锋。袁绍的部署是,中间步兵,两翼骑兵。

    界桥会战一开始,是公孙瓒气势如虹的进攻。两翼中间,都是气势汹汹。两翼,公孙瓒的重骑兵迅速击溃了袁绍的骑兵,采取钳形攻势,攻击后方主帅。而中间,白马义从当先,步兵在后,一起发动进攻。

    袁绍的步兵按理说也抵挡不住,但是中间的指挥官麹义,是长期在凉州作战的英雄,他率领步兵,采用长盾防守,并且支架长矛,抵住了骑兵的进攻。

    其实他这个步兵方阵的背后有一千张强弩躲藏在内。等到白马义从冲锋逼近,万弩齐发。当然,白马义从也不是盖的,他们能骑shè,于是大家对shè。用来抵住白马冲锋的步兵,盾兵,长枪兵……损失不少,但是给弓弩兵争取了时间。弩的威力大,且弩手有大盾保护。于是双方对shè的阶段,袁绍的步兵方阵取得了优势。

    如果他也采取攻势,双方在对接情况下,袁绍的步兵毫无胜算。因为大盾很重,加上长枪,弓弩,推进会很慢,所以他在中间摆了个铁桶阵,来对付公孙瓒中间可能出现的快攻骑兵。但是大盾有其缺点,不容易移动,所以只能蹲点防守,把长枪支在外面。

    弓弩的杀伤力,是大于弓箭的。我们都知道,弓弩的力量不一定是靠手臂去发shè的,有的甚至靠足踏或则腰开弩,这就能充分利用人的全身力量。只有强弩,可以击溃带着铁甲的马队。但是,强弩也很笨重,不易进攻,如果对方用步兵方阵带着盾牌一点点推进,那么他的战术就失败了。所以麹义把强弩隐藏在大盾之后,不让公孙瓒看见。而公孙瓒果然迫不及待的用白马义从快速进攻,于是正中了袁绍的下怀。

    公孙瓒的中路指挥官严纲被弓弩shè死,白马义从遭遇到了强弩的狙击,抵挡不住,于是回撤,冲溃了后面跟随的步兵,公孙瓒的中路大军,彻底乱了阵脚。

    于是麹义率领jing锐步兵抛弃大盾强弩,开始转入进攻。

    另一方面,公孙瓒两翼包抄的骑兵,已经击溃袁绍的骑兵,杀到了袁绍的跟前。战争进入白热化。

    这里说一下古代战争的规矩。主将一般在后面高台或者高地用旗号指挥。公孙瓒骑兵从两翼包抄,直接越过中军大阵,进攻到袁绍身边。袁绍身边,只有卫士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