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胜利的兴奋过后,疲惫和饥饿很快涌了上来,但真正有食欲的人并不多。
大军就地驻扎,伤者被迅速的送回了额拉姆河南岸,卡勒部的营地,那里的人现在估计也已经得到了大军获胜的消息,一定正在庆祝。
这样的大胜,在汉人地界足以称之为辉煌,而在草原上,简直就可以说是天神祝福的一方才会获得这样的一次胜利,虽然不能说是旷古绝今,却也差不了多少了,近十万人的骑兵决战,在如今的草原上,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
而秦军取得的战果,也会让所有听闻的草原人目瞪口呆。
中军大帐已经扎下,帐内灯火昏黄。
“禀报大帅,战报差不多已经出来了。”李之问恭敬的禀报道。这一战之后,他有许多事要做。但他最惦记的,还是自己弄出来的那些随军纪略。
而这一战,是用怎样的浓墨重彩来形容都不为过的,这无疑是一场大胜,而且还是在他亲眼目睹各种细节之处的大胜。
是汉人铁骑对胡人骑兵的胜利,是足堪载入史册的辉煌一战,纪略要写的简单详实,但这一战。李之问却打算多写上一篇评语,用赞叹和夸张的言辞以及华丽的辞藻才粉饰,他相信,这样的战事足以让远在长安的国武监中人不厌其烦的反复观瞧,并顺便将他李之问的名字记住。
而对于战果的统计,自然是重中之重,没有这样惊人的战果。这篇他准备花下大量的心血来完成的纪略将逊色不止一筹。
所以战果整理的很细致,虽然战事还并不算完全结束,当那些追击敌人的将士回来的时候,还会带来更多的好消息,但现在的战果,其实已经足够支撑他写出一篇赞歌出来了。唯一可惜的是,他不同诗词,强行照猫画虎,只会让他贻笑大方,不然的话。赋词以记其事,将是锦上添花的一件大好事呢。
“念。”
“是。大帅。”
李之问清了清嗓子,对于他来说,这是分外神圣的一刻,他很难做到像眼前这位大将军般镇定,所以才是这位大将军之所以是大将军,而自己只是一个幕僚的原因所在吧,他想着。
“各部回报,此战杀敌三万四千余众,俘获六千三百四十二人,马匹,两万六千余匹,羊群,近十万只,各色金银细软,刀枪,茶叶,食盐,奶酒等物,无法计数。。。。。。。”
李之问嗓子有些发干,这些东西足以晃花任何人的眼睛,即便是他在太原掌管粮仓,也无法想象如此庞大的战利品到底该怎么处置,那又该是怎样一笔财富。。。。。。。。。
如此众多的奴隶,马匹,茶叶,食盐,这些东西的价值,在中原也将是一笔一国皇室也无法拥有的庞大财富吧?
还有那些草原胡人们,喜欢佩戴的金银饰物,简直可以称之为堆积如山,很难想象,北边翰漠之地的胡人们会如此的富有和奢侈。
当然,这些战利品大多数都跟在乃蛮部大队骑兵之后,在乃蛮人彻底战败之下,根本来不及有什么反应,就已经被收入了秦人的囊中,一如中原征战获取敌人的粮草辎重一样,成为了秦军的战利品,顺便也彻底解决了联军的粮草问题。
所谓以战养战,也就是这般了。。。。。。。。。
“我秦军官兵,战死六百五十六人,伤者一千八百七十七人,重伤三百八十一人,鞑靼人,战死四千七百余众,伤者。。。。。。”
李之问顿了顿,有些尴尬的接着叙述道:“几乎人人带伤。。。。。。。。。”
“都尉刘振战死,奋武校尉郑琦战死,御侮副尉战死者两人,果毅校尉战死者两人,其余,旅帅战死三人,队正伍长战死十六人,各级将校,重伤六人,其余皆是轻伤。。。。。。。。。”
这些伤亡,相比战果,可谓是微不足道,而多数死伤,却都是冲锋途中,或是与敌人厮杀当中,掉下战马所致。
若非是骑兵决战,秦军的伤亡会更小,但也正是骑兵作战,才会创造如此辉煌的战果。
李之问继续道:“木将军率兵追剿残敌还未回转,战果,伤亡还要改动,大帅是想立即将战报传回去,还是等木将军回来。。。。。。。”
赵石摇了摇头,“不急,等人都回来再说,嗯。。。。。。。。”
赵石转念想了想,北上草原已经有些时日了,难保朝廷上又出现什么说辞,再加上张培贤那边也是急不可耐,所以捷报将是最好的消弭流言和那些不知所谓的谏言的武器。
所以他随即改口,吩咐道:“先传回去吧,让人以八百里加急送回京师。。。。。。。。”
李之问蠕动了下嘴唇,有些不情愿,他还想着将自己整理出来的随军纪略随捷报一起传回去呢,但他那点小心思,却不敢露出来,只好躬身道:“是,小人马上细细整理,立即派人送回去。”
。。。。。。。。。。。。。。。。。。。。。。。。。
夜晚的草原上,升起了处处篝火,胡人们苍凉的歌声在四处响起,他们在吊念战死的武士的亡魂,希望他们能进入天神的国度。
歌声悲伤而又粗犷,在这天地之间回荡。
秦军将士,多数已经睡下,没睡的则三三两两的聚集在篝火旁边,偶尔窃窃私语着,许多人则愣愣的听着胡人的歌声,不由自主的便升起许多异域情怀,想起那些战死的同袍,有的人眼眶已经红了。
战死的同袍的遗体,无法带回大秦安葬,只能就地掩埋,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惟求这些战死的同袍们的魂魄,能最终归于故里罢了。。。。。。。。
许多地方响起哭声,为这片苍凉的草原又添了几许悲伤,大战过后的气氛并不如何让人喜悦,说到底,战争总是残酷的,给最终的胜利者留下的,也是满身的伤痕和难以磨灭的悲哀情怀。
不过到底是胜利者,比之凄惨的失败者,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很多地方也有笑声传来,他们在兴致勃勃的期待着之后的奖赏,悲伤的情绪在他们心间并不能驻留太久,他们渴望战胜之后享受胜利果实的那一刻的到来。。。。。。。。
而他们的统帅,大将军赵石,无疑也是慷慨的。。。。。。。。。
第二日,他便将那些鞑靼人招入了中军大帐,开始论功行赏,至于秦军将士的赏赐,自有朝廷颁下旨意,他们将得到的赏赐,丝毫不会比这些鞑靼人差了,甚至会更加的丰厚,而享受这一切的,将是他们的亲人和家族。
在如此大胜之后,加官进爵,光耀门楣已是题中应有之义。
而这些草原胡人的赏赐,却还要赵石自己来费心,因为这些家伙不是秦人,加官进爵之类的,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多少吸引力,比不上奴隶和羊群来的诱惑力大。
而赵石并不是一个吝啬的人,他知道,赏罚分明,才会让这些家伙一直保持他们的忠诚以及作战的热情。
六千余俘获的乃蛮战士,除了挑选出一千人交给新降的鲁乌尔阿拔让他带领,成为乃蛮降将的一面旗帜之外,其余大半都交给了损伤非常惨重的鞑靼各部,剩下的一小半,则奖赏给了卡勒部。
经过这一战,不颜昔班借助于自己姑父的威名,以及他所率领的秦军的勇猛和战绩,趁机在鞑靼人中立下了自己的威严,让追随他的各部首领们心悦诚服,终于找到了作为鞑靼人大汗的感觉。
他们虽然损伤惨重,但却获得了胜利,并得到了很多战利品,这足以弥补他们的损失,他们战胜了强大的乃蛮部,随着这一战过后,鞑靼人几乎可以不用担心,他们会失去自己的草原了,而乃蛮人的草原和部众,好像正在朝他们招手,对于为强大尊贵而又慷慨的大将军作战,好像也不是那么让人难以接受了。
至于怎样赏赐部属,赵石并不打算干涉,不颜昔班才是鞑靼人的大汗,他并没有架空不颜昔班的意思。
忽难把阿秃儿,鞑靼人中的异类,俨然已经分裂出来的卡勒部,在他的率领之下,为赵石作战,此时也终于有了丰厚的回报。。。。。。。。。
(月票,月票,月票告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十一卷 张弓北望射天狼第一千零八章 赐名()
“忽难请尊贵的主人为部落赐名。。。。。。。。。”
卡勒部已经换了主人,卡勒兀儿图以及他的子孙死的死逃的逃,鞑靼大姓如今其实只剩下了一个勒察部。
忽难的意思也很明显,一个就是去掉自己头上卡勒部这个带着耻辱标记的名字,二来便是从鞑靼诸部中脱离出来,不再接受来自鞑靼汗王的命令和征召了。
他当众提出此事,肯定是要犯众怒的,一旁的鞑靼各部首领们纷纷怒目而视,不过却也无可奈何,连不颜昔班汗都选择了沉默,其他人又能有什么办法呢,只能在心里诅咒卡勒部这些狡猾而又没有任何忠诚可言的家伙,天神一定不会让他们好过的。
除此之外,谁也清楚,卡勒部脱离鞑靼诸部已是无可挽回了,这一战,卡勒部几乎派来了部落里所有的战士,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他们的首领,忽难把阿秃儿也早以尊贵的大将军奴仆自居,那结果还用说吗。。。。。。。
赵石想了想,看向不颜昔班,“不颜昔班,忽难带领他的部众,作战很英勇,也为鞑靼人赢得了胜利,作为鞑靼人的汗王,我想,这个名字应该你来取才对。”
不颜昔班眼睛亮了亮,他开始感觉到,这位姑父大人已经渐渐开始按照对待汗王的样子来对待自己了,但经历了这许多事情,他也终于明白,作为一个部族的汗王。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而做一个恭顺的汗王。更是艰难。
眼光一定要放长远,这是姑父曾经告诫自己的话,他也死死记在了心里,他在心头默念了几遍,这才笑着躬身道:“忽难是您的奴仆,他的荣光,他的部众,以及他的一切。都将归属于您。。。。。。。。”
话不用多,却已经说的够清楚了。
赵石微微点头,能令一个男人迅速的成熟起来,除了挫折之外,恐怕就是权力了,这才当上大汗几天,说话已经有了分寸。和那个国武监走出来的毛头小子已经完全不同,但想要真正成为鞑靼人的大汗,这些还不够。
他扭头环顾左右,鞑靼首领们纷纷垂下自己的目光,如果说之前这些鞑靼人对他这位汉人大将军除了敬畏之外,还有些别的念头的话。那么现在,经此一战,不但击败了强大的乃蛮部骑兵,而且还得到了丰厚的战利品,他们已经是心悦诚服。
对于鞑靼人的大汗。拜服在这样一个人脚下,已经完全视作理所当然。。。。。。。
赵石随即开口道:“你的忠诚以及勇气。都值得犒赏,以后,你的部落的名字就叫巴勒塞合吧。。。。。。。”
巴勒塞合,后世蒙古语,飞翔的老虎,飞虎。
这个时候虽有出入,但意思也是一般,这个名字很威风,忽难欣喜的埋下头去,“我尊贵的主人啊,巴勒塞合部,将在您的战旗之下,忠心为您作战,并向天神起誓,永远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