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崛起-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个月的训练,四个月机械的重复,怎么走路都已经成为一种条件反射。一身戎装的丁子雄,走在路上不时遇到路人,吸引了无数的羡慕的目光。尤其是一些在地里忙活的大姑娘小媳妇,目光火辣辣的一闪即走,让人心跳加速,腰板下意识的挺直了。

    夕阳还剩下最后一抹红霞之时,丁子雄看见了自家所在的村子,泥湾村。曾经绕村而过的泥湾河已经断流干涸,河里的淤泥露出,阳光暴晒后干裂。

    弯弯窄窄的小路上,两个抬着装满猪草的竹篓,缓缓移动的背影,看着有点眼熟。丁子雄下意识的喊了一嗓子:“六妹、幺妹!”两个背影迟疑了一下,缓缓的停住脚步,转身回头看来,两张相似的脸没有太多血色的脸。

    咚!竹筐落地,两个妹妹很默契的一起松手,丢下手里的扁担,小步子跌跌撞撞,哭腔喊:“五哥!我饿!”丁子雄赶紧蹲下,张开双臂,一手一个,这俩妹子是双胞胎,都只有十一岁,七八岁的时候就得跟着下地干活,每天一大筐猪草都得她们打。

    抱着最疼她们的五哥,两个妹妹哇哇的哭。鼻涕眼泪全都抹在新军装上,丁子雄也没顾上这个了,忙不迭的一顿哄,想起背包里有糕点,赶紧拿出来一人一块才算哄住。

    独轮车上,一边坐一个小妹,操起拉绳子,丁子雄走在前面。两个妹子手都没洗,抓起糕点往嘴里塞,眼泪鼻涕都没顾上。脸上的泪痕未干,一脸的欢笑,不时回头的丁子雄突然觉得,过去的四个月的艰苦,烟消云散。车夫吊着烟在后面推,也没有任何的不满,这军爷可是神医的家丁,作为张家庄的一员,手里这独轮车差不多就是神医白送的。感激神医都来不及,为俩小丫头生气,不值当。再说了,嘴上叼的烟那是军爷刚给散的,还给点了火。

    车子进了村子,三三两两的村民扛着锄头,迈着劳累一天的步子在往回挣扎着走,听到笑声都停步看来,走在前面的丁子雄一下就被认出来了。

    “这不是丁家老五么?”不断的有人打招呼,两个小妹识趣的下车,抬着猪草回去报信。丁子雄得一个一个的给人回礼,都是一个村子里的长辈,怠慢了谁都不好。褂子下面的口袋里,摸出最便宜的卷烟(5个积分一条),见了长辈就散烟,还给点上火,客气的不行。

    一片恭维声中,丁子雄的父母急急忙忙的跑了,身后还跟着一个嫁在村子里的姐姐,怀里抱着个孩子。两个小妹落在后面一点,跑的叫一个欢实。

    四个食堂里买的馒头,加上2斤小米,谢过了着急抹黑回家的车夫。一群村民在篱笆墙外围观,丁子雄正儿八经的跪下,给父母磕头,这才算完成了进门的最后一步。

    一片恭维声和羡慕的眼神中,丁子雄谢过了四邻,一家人在堂前聚会,母亲带着姐姐在厨房里忙活,父亲则陪着丁子雄说话。

    “上个月,你大伯家里的唯一的男丁老九病了,连夜往张家庄的医院送,人家说不是张家庄的人不收,多亏了报上你的名字,说是神医家丁学堂的,人家才收下了。你猜怎么?一晚上就退了烧,第二天一早就给人打发出来了。说什么这笔账记你头上了,回头扣积分。这个积分是啥哩?”

    老爹说起积分,丁子雄就有点肉疼道:“积分是在学堂里表现好的时候,作为一种奖励。早先也不知道能干啥,今个才晓得这积分能当银子用,买东西还便宜不少。”

    丁老爹大腿一拍,心疼不已:“哎,亏了!也不知道扣了几个积分?”

    丁子雄摸出军人手册,看看最后几页,牙根疼的厉害。默默的收起来道:“不提这个了,怎么没见大哥一家?不是嫂子又在闹吧?”

    这时候丁老妈进来了,听到这句便得意洋洋的接过话道:“她敢闹!不是你去给神医当了家丁么?刚走两天,里长抹黑上家来了,跟你爹说,你哥一个,他家小儿子一个,因为你当了神医家丁,就有两个干活的机会。说是能到张家庄的工地上干活,每天管三顿饭,还能落下三斤高粱面。你嫂子不是刚怀上么,你哥不放心,给带着去工地上了。前天还托人带了话,说是你哥做事卖力气,被文大掌柜提拔当了个小工头,你嫂子也能在工地上做点浆洗烧饭的活。人都说了,不是文大掌柜的看上你哥,人家是看上你这个神医家丁了。五娃,说说,你在神医那当家丁,都怎么样?”

    文八斤这个掌柜,丁子雄是见过几次的。搬进新军营之后,有一些收尾的活,都是问文八斤带人去做的。“文大掌柜人不错,挺客气的。”丁子雄没多谈这个,转了话题道:“当家丁吃的好,一天三顿都有荤腥,就是训练有点苦。”

    丁老爹把眼珠一瞪便道:“苦?再苦能苦的过庄稼汉?”丁老妈不干了,小儿子哪有不心疼的,轻轻踢老爹一脚道:“行了啊,收起你这点威风。儿子现在是正儿八经的神医家丁,里长家里的都跟我提了三回了,她有个侄女……。”

    战火在父母之间燃烧,丁子雄微微一笑,心里暖暖的,溜进厨房,看着姐姐在忙活,俩妹子在烧火,一个娃娃坐在凳子上自己玩,腰间扎了条绳子。

    对了,丁子雄想起来了,兜里还装了一小包冰糖。拿出一颗来,塞进外甥的嘴里。还不太会说话的娃娃,甜的眼睛都不动了,直溜溜的看着他,哇哇的不知道在说啥。“皱皱”这是在叫自己么?

    对于丁家人来说,这注定是一个美好的夜晚。

    对于丁子雄来说,这个夜晚则充满了刺激。原因是抱着外甥在院子里玩的时候,脑门上让东西给砸了,抬头一看,篱笆影子后面一道倩影,在月光下看的清楚,这是村子里小伙子们集体的梦中**,蓝蓝。

    暗器是一个小桐子,砸人不疼,包着外甥就走过去,自信且阳光的笑容露出来。

    天气很好,艳阳高照。今年的老天爷邪性,都过了八个月了,也没见落下多少雨水,偶尔一场雨,也很老太太撒尿似的淅淅沥沥的没几滴。

    对于庄稼汉们来说,这是很要命的事情,对于陈燮来说,未必就是个坏事。已经悄悄成长为一个黑心资本家的陈燮,他需要更多的工人。张铁头的作坊里已经有五百多匠户,依旧显得人手不足。不是这些匠户的手艺不行,这些拉出来个个都是老把式,手艺都不错。问题是,明朝的工业是手工业。完全谈不上什么机器制造,只能靠人堆。姚老六的窑厂也差不多,文八斤那也一样,干啥都是拿人来堆。

    陈燮已经很努力的改善工具了,甚至不惜从现代社会弄来了台虎钳,攻牙,板子,等等一些常用的工具。确实也提高了不少效率,但是跟上没么太大的变化。这就跟八十年代初,国内掀起的技术革新活动,一些小发明小技术很多,但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技术落后的局面。

    现实如此,陈燮只能接受。现在摆在陈燮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明朝的产业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他想抽身走人都不可能了,只能是一步一步的被动的往前走。再想做一个来去自如的黑心时空贩子,他已经无法狠心丢下一切,只顾自己快活。

    钱不多午后一头大汗的找上门来,坐下后喝了一碗酸梅汤,骂道:“这狗日的秋老虎,热人的能想死。”白手帕都抹成布了,这货还拿出来擦嘴,陈燮都有点看不下去了。

    “小嫂子怎么也不把你招呼好了,这帕子还能用么?赶紧收起来。”陈燮扭头不看,太恶心了。钱不多嘿嘿讪笑道:“这帕子出门时还是干净的,这天太热了。”

第七十三章番薯丰收() 
第七十三章番薯丰收

    “行了,找我有啥事情?”陈燮一副很不爽的样子,钱不多一点脾气都没有,反而赔笑道:“神医……。”陈燮一抬手:“打住,叫思华,今后就是合作伙伴了。”

    “好,思华,匠户,都是窑上的好手,一共一百三十三户,老的小的有五百多口人。我刚接到的消息,都出来七八天了。”钱不多提起这个,表情就更加谄媚。现在他是为自己挣私房钱养小的,自然要讨好陈燮。

    “行,我知道了。等一下,你说啥?都是窑匠?”陈燮恼火了,眉毛一竖便怒道:“老钱,这事办的可不地道。我这最缺的是铁匠,窑口上的匠户不着急。”

    “思华,别激动啊。铁匠来的人多,有200多户,拖家带口的有七八百人,这不就慢一些么?”钱不多这个解释,其实还是有私心的。不过陈燮当着没听到就是了。

    “老钱,弄这么多匠户来,不会有麻烦?”陈燮还是有点担心滴,登州上下好办,从孙国桢、王廷试、杨国栋到下面的小官小吏,都打点到了。有的是联合商号打点的,有的是其他商户打点的。就联合商号那些代理商们,关系网大了。整个登莱巡抚管辖范围内,全都囊括了不说,还包括了钱不多这种为勋贵代言,还有李恒这一号,连海盗都能有关系的主。

    谁要是想不开对陈燮下手,引起的公愤就要命了。别的不说,张家庄医院现在是专为权贵服务的。你得有钱有权,才能住进去治病。这年月,好多病没陈燮的药根本治不了。

    “谁会找麻烦?南直隶工部各部门主事都打点过了,军器监、军器局,都使了银子。”钱不多打了包票,陈燮多少放心了一些。

    “行,我知道了,协议文书,是现在就签,还是等人到了之后?”陈燮突然问了一句,钱不多随口道:“自然是等人到了,一手交人,一手签字。”

    这一下陈燮才算基本放心了,正谈着呢,猛子连滚带爬的进来了。

    “老爷,老爷!”猛子喘的厉害,陈燮吃了一惊,站起道:“慌慌张张的,好好说。”

    缓了几口气,猛子才道:“葛老汉,他家的番薯要收了一亩,看着就是一个小山堆,这不小的来报信。您交代过,这事情一定要赶紧汇报,小的跑的急了。”

    陈燮这才想起来,葛老汉家今天收番薯,一大早就让人来请,陈燮知道这玩意的产量,一点都不担心。所以打发猛子跟着去,有消息回来报一声。

    作为陈燮的忠实拥趸,葛老汉都带着抵触情绪,勉强带头种了10亩番薯,这也是陈燮带的种子少了点,当初是怕没有说服力,指望着收一季给人看看。下一次就有说服力了,农事对于农民来说太重要了,空口白牙的没人信你。就算是陈燮,也不免有人阳奉阴违的。所以才特意选了一些不太好的地,种番薯、玉米、土豆。这不,都快成熟了。

    因为选的都是一个旱地,种高粱都产不高产的地,一共加起来也就是三百亩,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农民都很看重眼前利益,这都是现实逼出来的。尤其在明朝,地里庄稼收不上来,就得饿肚子的。

    “老钱,一道去瞧瞧,给你长点见识。”陈燮笑着起身,心情很不错。主要是嘴馋了,想吃番薯了。他带来的番薯是苏薯八号,这种番薯结薯早,薯块膨大迅速。栽后95—100天,鲜薯平均重0。8公斤株。关键还是味道,民间俗称黄心山萝卜。最高亩产能达到五千公斤。陈燮估计明朝这边,亩产能收个三千公斤新鲜的番薯就不错了。

    葛老汉一家人都停止了干活,耐心地等着老爷的来到。坐在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