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么?”陈燮笑道:“那可不行,出了事谁都担不起,陛下还是别为难臣下。”
其实这样做已经很过分了,一个文臣都没带,就陈燮带着近卫和五百骑兵保护,出了城往丰台而去,那里是新军的营地所在。京师一带的道路修的不错,马车跑在水泥路上很轻快,塔塔塔的马蹄声很脆,朱慈烺又不安静了,又一次探头问:“姐夫,啥时候朕能坐火车?”
“这个问题臣下可没法回答陛下,就今天这个事情,回头就得被御史弹劾,说什么万金之躯不可轻动,不是臣下蛊惑,陛下不会轻出京师。”陈燮笑着回了这么一句,朱慈烺歪歪嘴道:“一群腐儒,不要理睬他们。”
说起来有点搞笑,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成祖朱棣,这都是没事就玩亲征的猛人。战场厮杀都是寻常事,他们的后代居然被文臣限制在京师内,说起来真是哭笑不得。最好玩的就是武宗,经常跟文臣捉迷藏。有一次带着一票人跑草原上去打了一张,两边加起来十几万人的大战斗,到了文臣的笔下,居然才死伤十几个。所以说,文臣真尼玛不是东西,仗着自己手里有笔杆子,使劲的黑他们看不顺眼的人。
什么是好皇帝,明朝的文臣会告诉你,安心的呆在紫禁城内生孩子的皇帝,这就是好皇帝。天下交给文臣就是了,皇帝就该安心的扮演种猪这一角色,不要管这个管那个。正常人家的孩子都有个叛逆期,更不要说皇帝了。说的不好听一点,明朝中后期这帮皇帝一个比一个变态,那都是被文臣逼出来的,其中很多文字记载,都是加了牛奶的水当牛奶卖。
有一点陈燮和朱慈烺是比较一致的,那就是把文臣说的那些大道理当放屁。
一行人走的不算太快,接近丰台的时候,花了快一个小时了,这时候身后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队伍停下,陈燮带着近卫和骑兵迎上去,看见来人不由叹息一声,心道:说到底,你们也是文臣的一员,道不同啊。
轻骑快马追出来的,自然是三位内阁大臣,杨、卢、洪,周延儒倒是想来,太老了,骑马不行了,掉下来就得挂。姜逢元倒是想来,可惜不会骑马,后面坐马车在追呢。这三位还凑合,不过呆在京师里有日子没戎马生涯了,今天这一阵急追,也给他们颠簸够呛的。
“陛下出城,怎么能如此简单?”卢象升倒是没说难听话,上前来便拱手致意。
朱慈烺笑道:“何必兴师动众呢?难道说,在大明的境内,朕还担心受到伏击?再说了,有这五百铁骑护卫,谁能伤的了朕?丰台大营可不算远啊,有点动静转瞬即至。”
洪承畴和杨廷麟随后上来,见礼之后道:“陛下,以后可别这样了。”两人一口同声,朱慈烺笑道:“是朕的意思,何必那么紧张呢?不就是丰台大营么?既然来了,那就一起上路。”朱慈烺态度很坚决,三人也没有再废话。主要还是看在陈燮的面子上,不然能烦死人。
陈燮把三人留在中军,让他们去烦朱慈烺,自己带着近卫先走一步。车队抵近大营门口外,听到号炮响了,大家都习惯了新军礼炮的规矩,车队停下来没一会,营内跑出来整齐的两队步兵,喊着号子一二一,在营门外道路两边排成两行,在口令声中,一手横胸,一手扶枪,整齐的喊:“敬礼!”
马车穿过这一段路,从服装到装备与普通大明军队完全不同的新军,出现在众人面前时,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至少朱慈烺事这么想的,这些人可不是什么登州营的老兵,正儿八级的北直隶的良家子,一共有两万多人呢。这会出迎,肯定是陈燮安排好的仪式。
第六百六十九章
第六百六十九章阅兵式()
第六百六十九章阅兵式
新军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别说朱慈烺了,就算是兵部尚书卢象升,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这支军队是内库先后投入200银圆,以前就是朱由检的心尖子,现在则是一块兵部眼睛里的香饽饽。卢象升不想染指么?想,可惜他现在无能为力。
新军有讲武堂,二十五岁以下的武举人都可以进入就读,根据卢象升掌握的消息,训练极为严格,甚至可以说是残酷。皇家讲武堂毕业的学院,全部都冠以武进士的身份,就读三年毕业后,成绩优异者前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也就是说传统的武进士消失了,却而代之的是皇家讲武堂的毕业生。
这些武进士在三年的学习中,多次出兵草原、辽东,参与对外作战以及剿匪等战斗,毕业后参与了新军的组建工作。成为大明第一批真正意义上接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军官。可以预见,这些军官将来必然成为大明官兵的基石,能够掌握他们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皇帝。以前这些人效忠的是朱由检,现在自然是效忠朱慈烺。武进士和文进士一样,都是天子门生。
也正是因为如此,文臣的危机感才如此的强烈,一支军队不在控制之下,将来会朝什么方向发展,谁也想不到。文臣希望回到过去的模式,由他们来掌握军队的将领们,进而控制整个大明皇朝的军队。可惜这个希望现在不太可能实现了,至少这支新军不会被摆布。
陈燮带着一群新军的高级将领出现的时候,卢象升和杨廷麟快速的交换了一下眼神。各自看见了对方眼神中强烈的不安,因为这些高级将领都是来自过去登州营。也就是说,他们跟现在的辽东军和兴海军是一个老大。想到将来陈燮可能通过军事改革,控制整个国家的军队之时,二人的内心无比骇然,一直没有太大反应的洪承畴,脸色阴沉了下来。
“敬礼!”陈燮在前,一干军官在后,整齐的向朱慈烺行礼。这个时候,朱慈烺内心极为兴奋,他倒是见过登州兵的威武雄壮,但那支军队明显跟这支军队有不同之处,这支军队的粮饷都是内库出的,是属于他的军队。至于说什么军官的问题他不担心,私下里觉得只要恩赏到位,不愁这些军官不归心。
“辛苦了!”朱慈烺挥挥手,陈燮大声喊道:“请陛下检阅新军。”说完往路边一让,一辆没有车顶的马车开来,陈燮请朱慈烺站上去,伸手拦住了一脸不安的老周,这才让马车开动。站在马车上朱慈烺年轻的脸涨的通红,兴奋的难以平静,眼前的这支军队,展现出来的精气神让人振奋。整齐的方队,一个一个的在道路两边,马车经过时,阵前的军官高呼:“敬礼!”所有人整齐敬礼!朱慈烺按照陈燮教他的,经过一个方队就喊一嗓子:“兄弟们好!”
“陛下万岁!”整齐的回答如山崩海啸,“兄弟们辛苦了!”朱慈烺颤巍巍的又喊。
“为大明效死!”整齐的回答声,洪亮高亢,空气都在震动。
马车穿过一个一个方队,最终来到一座高台前,这时候陈燮等人已经等在这里。今天的这一次,事先都没有预演,朱慈烺走了这么一趟下来,腿都是软的,要不是马车上有拦着扶着,他都站不住了。现在下马车,觉得身子还是飘的。
“姐夫,这阵势也太骇然了,怎么事先不早说一声,朕一点准备都没有。这两万虎贲,气势太强大了。”朱慈烺抓住机会,低声对陈燮说话,得到的是一句淡淡的回答:“这些人今后都是效忠于陛下的大明虎贲,有什么好准备的?现在这支军队,还没有真正的见过血,算不上是真正的虎贲呢。等检阅完毕,拉到安南去打一仗,能活下来的才叫虎贲。”
“怎么,要对安南用兵?”朱慈烺心里一惊,这支军队是皇家老本攒出来的,真的舍不得损伤。陈燮笑道:“安南不敬大明有年,该让他们知道知道大明的虎威了。而且安南那个地方富庶,现在又是南北对立,这么好的机会不去搞一下,太对不起先帝辛苦投入打造的新军。”朱慈烺还是不放心,犹豫道:“都去么?”
陈燮笑道:“先去一个师吧,两年一个轮换。呵呵,陛下不要多想了,准备检阅部队。”
登上师部办公室二楼走廊改成的检阅台,这时候能看出来前方一条大道,远端的是列队整齐的军队。这个时候再看各部队,真是一块一块的豆腐干似得,整齐地令人发指。现场来的军队不是很多,不是驻军的全部,陈燮在一边解释道:“一共有两万余兵马,全都阅兵的话,时间太久了。臣随意抽出一个旅的兵力,搞一个小规模的阅兵式。”
朱慈烺现在晕乎乎的,点点头表示就这样吧,随意。一连串的礼炮声响后,楼边的一侧,一支乐队奏响了一支激昂的乐曲,这才注意到那些演奏的人多数是番鬼,穿着大明的军装,很像那么一回事,乐器也是怪怪的,但是奏出来的曲子还是很不错的。
雄壮的军乐声中,一支一支的队伍从检阅台前走过,陈燮在一边低声解说:“这是皇家讲武堂学员方队,组成的成员都是在校学生。”
朱慈烺眼前一亮,正在走来的这支方队,身穿的军装正是皇家讲武堂学院特有的灰色军装,这个颜色是当年朱由检定下的,一直延续至今,为啥要定这个颜色。理由很简单,一个是染布方便,一个是方便区别。
队伍接近之时,突然响起“正步走”的口令,所有士兵,整齐的劈枪,动作如一人,端着刺刀踩着正步,夸夸夸的走过检阅台。就在这一瞬间,朱慈烺脑子里嗡的一下,浑身血都沸腾了。身子下意识的摇晃,赶紧扶着栏杆才没摔倒。
这种是怎么样的一支军队啊?这才几年的功夫,就打造出这么一支强悍的军队。
轰隆隆的脚步声如惊雷一般,短短的一分钟时间,一百米的正步走,直接给洪承畴和杨廷麟给震的一个屁股墩坐地上了。卢象升还好一点,及时的扶着栏杆,没有出丑。但是此时此刻,他的心情就像开滚的油锅,无法遏制沸腾的情绪。
稍稍缓和一点,又一个方队来了,陈燮又在解释:“这是大明步兵禁卫军第一师第一旅的步兵方队。”正步再次走起,刚刚有所缓和的心情,随着军官的口令声再次沸腾。整齐的劈枪动作,朱慈烺把眼睛瞪的溜圆,一个细节都不肯放过。就看这些士兵人人带着白色的手套,整齐的动作,整齐的步伐,横看是一条线,竖看还是一条线,斜着看还是一条线。
这种分列式带正步走的阅兵,就算是现代人看了也能心潮澎湃,何况是大明的人。这一刻,朱慈烺浑身微微发抖,激动的脸红扑扑的,浑身的血都涌上来了。其他三位内阁大臣,也是浑身发抖,他们是吓的。这样一支军队,别说大明了,放眼天下,谁人能敌?这样一支军队,居然不是掌握在文臣的手里,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吓人的事情么?
步兵方队过去之后是骑兵方队,数个骑兵方队整齐行进,走到台下整齐的敬礼斜视。跟在后面的是炮兵方队,挽马拉着步兵师的支援火力,3磅炮方队、6磅炮方队、12磅炮方队,炮兵坐在炮车上,整齐的举手敬礼。
穿过检阅台之后,所有方队全部在检阅台前方五十米外列队整齐,整个过程丝毫不乱,根本就看出来有任何的多余部分。心情已经慢慢平复的朱慈烺,双手扶着栏杆,微微颤抖的问陈燮:“姐夫,这些都是朕的新军?今后大明的军队都能练成这样?”
“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