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你重返大宋的机会,也是实现你祖父遗愿的唯一一次机会,你切切不可错过。”范直昌问道,“你告诉我,你愿意重返大宋吗?”
赵文雅坐在那里不说话,他需要时间消化范直昌所说的一切,整理自己混乱的思绪。良久,他抬头望着李虎,然后转目盯着范直昌,“虎王是北方汉虏,他根本不可能赢得汴京的信任,将来他如何帮助我?”
“我不是说了嘛,如果虎王能帮助郓王赵楷赢得皇统,郓王就要回报虎王,那么接下来的事就变得很简单。”
“你不要骗我。”赵文雅摇摇头,“据我看来,郓王赵楷一旦做了皇帝,第一个要对付的人就是虎王,虎王根本帮不了我们。”
范直昌愣了一下,看看李虎,无奈苦笑。事实的确如此,李虎和郓王的关系就是互相利用,郓王一旦达到了目的,两者之间的利用关系也就结束了,郓王不可能也不会容忍李虎对汴京的威胁,除非李虎的实力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可以借助郓王进入朝堂,但大宋国策绝对不允许藩镇乱国,如果李虎进入汴京,大宋距离祸乱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你怎样才能相信我的承诺?”李虎主动问道。
“我在梁乞申那里听到一件事。”赵文雅说道,“他说李察哥曾估猜你攻打西夏的目的是诱使金军南下,继而给自己南下大宋赢得机会。我想知道,李察哥的猜测是不是对的。”
李虎暗自吃惊,他万万没想到李察哥竟然猜对了自己的心事。这个人真的是个奇才,如果这一仗的对手是李察哥,自己的胜算有多大?
“我实话告诉你,李察哥的猜测是错的。”李虎说道,“不过有一件事他说对了,金军正在准备南下入侵大宋,试图攻占燕云。”
“这么说,你很快就要撤退了?”赵文雅问道。
“如果金军发动了攻击,我当然要撤退。”
“撤退之后呢?撤回大同后,你是不是要南下入侵大宋?”
“虎王是大宋的藩镇,他怎么会入侵大宋?”范直昌当即打断了赵文雅。
“你不要幼稚了。”赵文雅说道,“如果虎王找不到机会南下,他就无法进入汴京。虎王进不了汴京,也就无法控制大宋权柄。虎王控制不了大宋权柄,他迟早会被大宋消灭。虎王自己都保护不了自己,他如何实现对我们的承诺?”
“但你必须知道,虎王如果控制大宋权柄,大宋必然要乱,甚至可能崩溃。”范直昌急了,声音不知不觉地提高了。
“王朝总有更替,中国不可能永远是大宋赵氏的江山。”赵文雅神色平静,说出来的话虽然温文尔雅却令人不寒而栗,“立国两百余年的契丹王朝瞬间崩溃,而赵氏大宋难道还能传承千年?”
范直昌瞠目结舌,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赵文雅对大宋的仇恨竟然如此刻骨铭心。“你对我说,你想重返故国,但你……”
“大宋让我家破人亡,还让我赵氏家族蒙受世世代代的耻辱,而这个耻辱如何雪洗?”赵文雅冷笑道,“你告诉我,你为什么投奔虎王,而不去投奔郓王?你害怕什么?恐惧什么?你已经踏足故土了,为什么还滞留塞外?你的家在哪?”
范直昌无言以对,黯然无语。的确,赵文雅说对了,他即使回到故国也没有家,也没有立锥之地,他只能依靠李虎,他很矛盾,他不敢去想象将来,他的未来依旧黑暗。
赵文雅望着李虎,郑重问道:“你告诉我,你会南下吗?其实在我看来,李察哥的判断是对的,你在北方根本没有发展的机会,你只有南下,重建一个汉人的中国,这样你才能实现对自己部下的承诺,对我们的承诺。”
李虎不敢泄漏自己的心思,他不相信赵文雅,也不是很了解范直昌,有些话他永远都不会说。
“将来的事将来再说。”李虎笑道,“现在对我来说,生存是第一。我不会考虑其它的事,即使考虑了也没有任何意义。没有生存,其实也就谈不上兑现承诺。”
赵文雅沉默不语。他必须做出选择,对自己的未来做出选择。
“我是汉人。”良久,赵文雅说话了,“虎王也是汉人,这就足够了。将来的事将来再说吧。”
李虎会心一笑,他向赵文雅伸出手,两手相握,他说了一句话,“我用我的生命向你承诺,我会实现你的心愿。”
=
赵文雅把兴庆府最近发生的事详细述说了一遍。他是梁乞申的亲信,在中书任职,中枢的机密基本上都知道,这让李虎获悉了对手所有的秘密。
“这么说,李察哥已经被赶到河西去了?”范直昌高兴地说道,“我们的离间计还是起了作用。”
“其实,这不是你们的离间计起了作用,而是薛元礼的离间计起了作用。”赵文雅说道,“当皇帝去征询薛元礼的时候,他一反常态,极力主张皇帝请回李察哥。李察哥回来了,梁乞申怎么办?所以梁乞申不惜一切代价都要把李察哥赶走。李察哥到了河西,手中没有军队了,对兴庆府还有什么威胁?这样一来,只要击败了宋军的入侵,梁乞申的地位稳固了,汉臣随即可以大量进入朝堂,汉学汉礼和新政可以继续推行实施了。”
李虎稍加沉吟,随即问道:“梁乞申在兴庆府只手遮天,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梁乞申根本不敢决战。”赵文雅说道,“如果虎王主动决战,此仗必胜无疑。”
李虎微微皱眉,“李仁忠和仁多保国有二十万大军,实力强劲……”
“实力的确不容小觑,但这二十万大军里有个致命要害。”
“要害在哪?”李虎急忙问道。
“擒生军。”赵文雅说道,“夏军若败,必定败在擒生军手上。”
=
=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608章 质疑()
擒生军的兵源来自于宋军俘虏,所以这支军队的人数一直在变化。自童贯主掌西北军事以来,夏军在横山、天都山一线屡屡失利。败仗打多了,当然也就没有俘虏了,但朔方一战,李察哥全歼刘法十万大军,导致擒生军的人数一日之间暴涨数倍,总兵力突破了十万。
朔方一战距今不过六年,擒生军中的宋军俘虏大都还没有放弃重返故国的希望,所以这支军队一旦到了决战战场,和宋军正面对决,谁也无法预料会发生什么。
“朔方一战是李察哥打的,以弱胜强,诛杀刘法,宋军俘虏对他十分畏惧。如果李察哥继续统率这支军队,威力应该很强,可惜李乾顺不再信任李察哥,在此危急关头把他调到了河西,这导致擒生军的战斗力大为降低。”赵文雅说道,“现在擒生军的统帅是李定川,这个人是宗室王,资历很老,很久以来和李察哥争夺军权,关系闹得很紧张。这次李察哥被赶出京城后,擒生军由他统率,他在短短时间内把李察哥的亲信手下全部赶出了擒生军,把各级军官几乎换掉了一半,这对擒生军整体实力的打击非常大。”
李虎暗自高兴。如果我以主力迎战擒生军,击败擒生军,这一仗我就打赢了,但问题是,赵文雅的话是否可信?如果事实和赵文雅透漏的情况有出入,虎烈军如何应对?
范直昌详细询问了兴庆府的财政情况,知道西夏人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以你的估计,兴庆府还能支撑多久?”
“从国库来说,最多维持到今年冬天。”赵文雅说道,“此刻灵夏一带正在秋收,但因为今年战事频繁,春耕有所耽误,收成有限,无法有效缓解财政危机,不过……”赵文雅停了片刻,看看李虎和范直昌,郑重说道,“我们不知道西夏人在国祚存亡时刻会爆发出多大的力量,假若汉蕃军民齐心协力,不惜一切代价戍守京都,那么西夏人或许可以支撑更长的时间。”
李虎微微点头。赵文雅这句话说得好,西夏汉蕃百姓世代生活在贺兰山,和李氏皇族的命运紧紧相连,此刻外敌入侵,国破家亡,西夏军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无疑会携手共抗,像大辽那种墙倒众人推的局面未必会在贺兰山重演。
“你愿意留在这里吗?”李虎问道。他希望赵文雅留下来,有这样一位熟知兴庆府机密的人辅佐自己,这一仗的胜算将大大增加。
赵文雅拒绝了。他的家族和亲人都在京都,他不能弃之不顾。“如果虎王能击败夏军,包围兴庆府,我可以在城内为内应,伺机相助。”赵文雅说道。
李虎摇摇头,“我不能保证。正如你所说,我们现在都不知道西夏人在生死存亡时刻会爆发出多大的力量,假如他们据城死守,以兴庆府的坚固,我们未必能攻克城池,所以,把稳起见,你还是留在这里为好。”
赵文雅考虑良机,还是告辞走了。他和范直昌不一样,他和他的家族在西夏生活了几十年,他无法丢弃自己的亲人。
=
李虎急召各军军帅,商议决战之策。
范直昌详细述说了兴庆府的现状和夏军部署。范直昌本身来自兴庆府,各军军帅们以为他有什么秘密途径获悉机密,所以并没人怀疑到夏国使者。
“据最新的消息,宋军已经在麟延、泾原一带集结,不出意外的话,十月前后,宋军肯定要发动攻击。”李虎亲自给众人解说形势,“兴庆府已经意识到,如果他们再不抓紧时间决战,他们将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虽然我们以议和谈判来拖延决战时间,但此计显然坚持不了多久,夏军马上就要发动攻击了。”
“目前夏军主力正在向骆驼河推进。”李虎手指地图,“李仁忠和仁多保国统率二十万大军逼近红崖,距离骆驼河还有三十里,决战态势已经形势,大战一触即发。”
军帅们闻言非常兴奋。从前套西进到现在快三个月了,除了在黄金谷打了一场小仗外,至今没有和夏军接触,期待已久的决战终于开始了。
“夏军主力由十万擒生军、五万贺兰山军和五万灵州军组成。”李虎继续说道,“右厢军还有三四万人,但都集中在克夷门,对主战场没有威胁。兴庆府还有三万卫戍军,他们要戍守京畿,也不会进入主战场。唯独对我们构成威胁的是左厢军。左厢军的兵力在十万人以上,分布于南线的六个监军司,在宋军尚没有发动攻击的情况下,他们可以火速北上支援。因为我们至今不能确定宋军具体的攻击时间,所以我们要迅速决战,以便尽快赢得战场的主动权。”
李虎伸手在地图上的骆驼河划了一下,“我们把决战战场放在骆驼河。”
“大军分左右中后四军。”
“左军由高宝龙为统帅,下辖渤海军和义胜军。左军部署于骆驼河中游的沙川,攻击夏军的侧翼。”
“右军由耶律马哥为统帅,下辖两万契丹军和惊雷军。右军部署于骆驼河下游的红崖一带,攻击夏军侧翼。”
“中军由毛军为统帅,下辖虎烈第二、第五、第六、第七军和三万契丹军。中军部署于骆驼河的驼峰南岸,正面迎战夏军。”
“后军由董小丑为统帅,下辖怨军六个将和两万射粮军弓弩手。后军部署于骆驼河北岸,随时支援左中右三军。”
“我带着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