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夜风吹来,李虎汗毛倒竖,情不自禁地打了几个冷战。折可求你个鸟贼,这份礼真的好厚好厚啊。
“可有对策?”
李纲摇摇头,神情凝重,“我听刘韐说,这次北伐,官家本来有意让郓王出任兵马大元帅,但因为白沟战败,此议随即作罢。官家违反祖制让宗室统军,目的是想给郓王积累功勋,由此不难推测,汴京的皇统之争已经到了何种地步。使相,你可千万不要上当,不要卷进皇统之争,否则事情就麻烦了。”
“太子呢?太子难道束手待毙?”
“太子很低调,不给官家抓到任何把柄,除此以外,他只能听天由命了。”李纲叹道,“太子是个很好的人,温恭谦和,不迩声色,恭俭之德,闻于天下,可惜的是,他对琴棋书画一无所好,无法得到皇帝的喜爱,更要命的是,他对皇帝穷奢极侈、宠信奸佞、崇道抑佛、制礼作乐、大兴土木之举屡屡劝谏,父子关系因此恶劣。”
这么说,太子还不错?但历代储君没有登基之前都是韬光隐晦,一旦登基则本性暴露,一般没有几个好鸟。李虎想到这里,大概有了个底,对折家更为警惕。凡事都有利有弊,这件事未必就是坏事,或许就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静观其变。”李虎笑道,“汴京的事我不想参予,但一旦惹到我头上了,我掉进了这个漩涡,难以独善其身,那还不如放手一搏。”
李纲愣了片刻,随即微微点头。的确,危机来了,躲又躲不掉,那还不如迎面而上,险中求生。跟了李虎好几年,最欣赏李虎的就是这一点,无论碰到任何困难,李虎都不害怕,更不放弃,一往无前。
=
六月二十四日,李虎率军赶到可汗州治府怀来城,此处距离居庸关仅有几十里路。耶律大石一面派人急禀燕京,一面匆匆出城迎接。
大石率军在归化州作战多日,直到传来杀虎口大捷的消息,金军停止攻击归化州之后随即撤回居庸关一线。
李虎见到大石,马上问燕京的事。大石神情冷峻,眼里的忧愤之色让李虎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
“虎王接到消息了?”
李虎微微点头,“萧后怎么样?”
“现在的问题不是萧后,而是燕京何去何从,大辽何去何从。”大石的语气十分冷肃,让人感觉他满腔的愤怒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皇帝驾崩,燕京绝望,宫帐处于崩溃之态,各方为了自身的生存正在奋力挣扎,内乱一触即发,虎王此刻驾临居庸关,无疑于火上浇油,可能让燕京瞬间分崩离析。”
李虎负手而立,在大帐内来回走了两趟,考虑如何在燕京纷繁复杂的局势中找到切入口,找到解决的办法,把燕京局势推向自己预设的轨道,让燕京局势按自己设计的方向前进。
“你现在是大宋的藩王,是大宋的藩镇,燕京没办法信任你。”大石继续说道,“大宋背信弃义,趁火打劫,攻击燕京,白沟战败后,虎王虽然出面斡旋,重开和议,但大宋根本没有诚意,于雄州一线屯兵屯粮,准备再次发动攻击。皇帝驾崩的消息一旦传开,燕京大乱,大宋势必要趁势进击,女真人也会寇关南下,燕京完了,大辽完了。虎王此刻到居庸关,是不是也想落井下石,趁机大捞一笔。”
李虎轻轻叹了一口气,走到大石面前,诚恳问道:“你帮了我,我一定会帮你,你告诉我,我怎么做,你才会信任我?”
“好,那你告诉我,你和女真人议和的条件是什么?是不是出卖大辽?”
李虎稍加沉吟,伸手拉住大石的胳膊,“来,坐下,我告诉你,全部告诉你。”
大石坐下,李虎摊开地图,用手指了指地图上的燕京,又指了指西京,“这是我们,在我们的周围是宋、金和夏,请你告诉我,我们如何生存?在哪里才能找到生存之路?”
大石不说话,神情悲愤,异常绝望。燕京深陷包围,确实无路可走,李虎也一样,虽然投奔了大宋,又议和女真,但西京和燕京一样,都是各方必争之地,等到燕京归属确定,就轮到李虎插翅难飞了。
“我们的出路在这里。”李虎手指地图上的大西北,“我们只有往西,才能彻底冲出包围。”
大石盯着地图,眼里的绝望渐渐减褪,脸上的悲愤之色也渐渐缓和。李虎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这个思路让他霍然顿悟。大辽已经死了,契丹人若想涅盘重生,必然从头开始,从大漠开始,从遥远的大西北开始。
“你们撤出燕京,北上大漠,会合你们的皇帝,集中契丹人所有的力量在大漠重建大辽。我则向西攻击党项人,给你们以强有力的支援。我们联手,必能在大西北打出一片大大的天下。”
大石的目光移向地图上的大夏国,目露迟疑之色。契丹人和党项人有几十年的牢固联盟,有亲密的姻亲关系,我们可以和党项人合作,为什么要和你合作?
“党项人已经成为女真人和大宋人的目标,他们的时间不长了。”李虎看穿了大石的心思,冷笑道:“女真人要统一北方,大漠诸蕃和西夏是他们的目标,一旦女真人成功了,则对中国形成钳形攻势,再现昔日匈奴、鲜卑、柔然和突厥人的强悍。大宋人为了防御北方强藩的入侵,则要先取燕云,后夺河朔,重建万里防御。”李虎用力戳了一下地图上的西夏,“所以,现在党项人成了女真和大宋必杀的对象,而为他们冲锋陷阵的就是我。这是我得以议和女真,缓解与大宋激烈冲突的根本原因。”
大石脸显惊色,难以置信地望着李虎。这小子不是人,根本不是人,而是一头嗜血猛兽。
“对夏战争很快爆发,失去了大夏国的支援,你们如何抵御女真人的攻击?”李虎笑道,“相反,我有女真人和大宋人为后盾,实力强劲,完全可以给你以有力支援。”
大石拜服,不得不承认李虎的手段。现在出路有了,如何解决现实的问题?燕京的事如何处理?当初耶律淳称帝,分裂大辽,李虎从中出了力,帮了忙。耶律淳死后,竟然又是由李虎设计、李虎出力、李虎来帮忙实现契丹人的统一,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几年前李虎举大旗要推翻大辽,现在他又不遗余力地帮助契丹人重建大辽。
“你把燕京的形势说给我听听。”李虎说道,“当前形势下,想让契丹人放弃燕京根本不可能,那帮利欲熏心的鸟人只有死到临头才会逃跑,我们必须想个万全之策,最大程度保全军队。”
大石想了片刻,稳定了一下情绪,把燕京形势做了个大概的介绍。
燕京有三大利益集团,南府汉人是一个,以张琳、李处温、刘彦宗、时立爱为首,幽燕汉人势力庞大,耶律淳当初称帝就是得益手他们的鼎力支持。北府契丹人奚人是一个,以萧干为首,萧干手握军权,奚军更是效忠于他,燕京大臣中以他的权势最大。禁中萧后和内廷大臣是一个,这帮人原来都是耶律淳的兄弟和部属,对萧后很忠诚,其中就包括耶律大石。
李处温是主和派,坚持要做大宋外藩,他是幽燕汉人,在燕京根基雄厚,很多人认为他居心叵测,投宋的真正目的是代辽自立。耶律淳驾崩的消息传开后,以他为首的主和派要求投宋的呼声在燕京取得了压倒性优势。
萧干对宋是主战,对金却是主和。耶律淳驾崩的时候,他就在皇宫,当时就逼着萧后即刻引金军南下共御大宋,萧后不同意,萧干随即联合一帮大臣以宗室子继承大统来逼迫萧后交出摄政权。
=
=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490章 皇帝激动了()
李虎沉思良久,问道:“你可有对策?”
大石犹豫了片刻,问道:“你真的不进燕京?”
“我和女真人有约定,我不能进,我进燕京,金军就南下,所以燕京的事我无法直接插手。”
“那就好。”大石说道,“你和女真人刚打了一仗,现在正在谈判,女真人暂时还顾不上燕京,所以对燕京威胁最大的是大宋,而和大宋暗通往来的是幽燕汉人,幽燕汉人如今气焰嚣张,以大辽国祚来威胁萧后和宫帐,所以若想暂时稳住燕京形势,除了确定皇统之外,必须杀了李处温和一帮汉臣,以打击幽燕汉人,震慑北府大臣,同时铲除大宋耳目,延缓大宋攻击幽燕的时间。”大石稍稍喘了一口气,继续说道,“萧后、萧干还有很多宫帐大臣都不会放弃燕京,一来担心遭到皇帝的报复,二来叫他们放弃在燕京的财富太难了,除非死到临头,所以我要说服萧后先撤出一部物资,等到燕京倾覆在即之际,再撤出所有人员。”
李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就按你说的办,马上在居庸关和燕京禁中之间建立一条通道,我要和萧后亲自商谈。”
“太危险了。这件事要绝对机密,以免引起燕京混乱。”大石说道,“我亲自做你们的信使,往返两地。”
李虎不再说什么,一口答应了,“我们即刻赶赴居庸关。”
=
六月下,汴京。
杀虎口大捷的消息传到了京城,除了皇帝和一部分大臣外,没有人知道这个消息,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北方有个刚刚崛起的金国正在攻打山后,京城里的人安享太平,茶余饭后谈谈北伐。山后已经收复,山前很快也是大宋人的疆土,一百多年的夙愿实现了,百年的耻辱也冼刷了,大宋人终于把契丹人击败了,扬眉吐气了,我泱泱中国天下无敌,四海臣服。
在这繁华背后所隐藏的深重危机没有人知道,甚至连皇旁和宰执头臣们都没有丝毫察觉,他们沉浸在丰功伟绩、青史扬名的喜悦中,沉浸在欢庆的歌舞里,幻想着再建中外一统的大业。
杀虎口大捷也没能扭转罗青汉在汴京的被动局面,相反,助长了宰执们的嚣张气焰,这一仗打下来,李虎遭受重创,女真人遭受重创,燕京可以说是大宋的囊中之物了,皇帝和大臣们伤疤未好就已经忘记痛疼,他们对二次北伐充满了信心。皇帝已经书告童贯,打算叫郓王赵楷到河北建兵马大元帅行营,准备建功立业了。
童贯很清醒,虽然他把白沟战败的责任推给了种师道,推给了雄州知州和诜,但他清楚地知道,白沟战败的真正原因在朝堂,在汴京,所以他书奏皇帝,言词诚恳地说道,二次北伐不在于兵力多寡,不在于武器精良,而在于朝野齐心。陛下宠爱郓王天下皆知,但为一人而废法,引起的不仅仅是非议,更有损郓王的声誉。陛下若真心为了郓王,还是暂罢出征之意,待燕京收复,可遣郓王代陛下巡视燕京,如此功劳人心皆可取。
皇帝有些不高兴了。这位真龙天子若论才学,天下无双,有本事的人都自负,尤其喜好诗词书画风花雪月的人更浪漫、更理想,好率性而为,性格上有些放荡不羁,这位皇帝尤好道学,更是把这种浪漫发挥到了极致。他不高兴了,马上想到了李虎,童贯所担心的无非是朝中、军中互相扯后腿,北伐再败,既然如此,我叫李虎去打,你带着军队走进燕京总可以吧?总之一句话,收复幽燕的功劳一定要给小三,如果我连这种小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