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好了,辽人帮忙,真的跑去打城池了。宗望手上还有两万人,他肯定顶得住,而且他绝不会弃城而逃。宗望的坚韧,他已经领教过一次了,何况宗望为了自己的利益,这次拼死拼活也要击败辽军。
老天保佑,现在战场主动权不是操控在宗望手上,而是在自己手上,这个仗即使打不赢,但也不会输得血本无归。
=
辽人中军赶到城下,攻城兵力更多了,整个南城城墙全部陷入了激烈厮杀之中。
金军将帅们连番求援,向宗望要援兵。
守城的金军大约有七八千人,兵力足够支撑,但守城器械都被义军带走了,城内库房也被义军搬空了,城内人口也被义军强行带走了,连门板都给义军拆走了,同昌城就是一座空城,武器辎重都要由金军自己补充。这是金军交战之初,处于极度被动的重要原因。
金军准备不足,他们本意是掳掠义军,从卫州出发的时候就没有带上足够的民伕和物资。宗辅匆忙支援,所带物资也有限。今天大军突然翻越蒺藜山,直杀成州,速度快,时间紧,很多辎重都丢在后面,根本来不及运上来。
当初制定攻击之策的时候,宗望也预料到辽军要以一部人马攻打城池,要抢占同昌,以阻止金军威胁中京道,这一点毋庸置疑,所以宗望向李虎提出,武器辎重的补充由义军负责。联手攻辽嘛,李虎当然要答应了,并且派驻重兵戍守西河浮桥,哪知辽军又快又狠,转眼就把西河浮桥抢到了手,切断了金军和义军的联系,尤其让人想不到的是,辽军以主力攻城,这给了金军重重一击。
宗望根本不指望李虎会伸以援手。那个汉贼本来就奸诈无耻,这次又结下深仇,当然要坐山观虎斗了,现在唯一的指望就是李虎不要跑,到了关键时刻能配合金军,给辽人以致命一击。假如他乘机跑了,把金军丢在这里独自对付辽军,那这一仗就苦了,能安全撤回蒺藜山就算不错了。
两个人你算计我,我算计你,五十步笑百步,到了这种时候,还想谈齐心协力,无异痴人说梦。
宗望命令升起求援大旗,试探一下李虎。
李虎马上打出旗号,辽军正从紫都台方向攻击我军,试图将我包围在西河一线,我正在激战,待我击退了辽军,则即刻打通细西河浮桥,给你以支援。
宗望冷笑,暗自诅咒李虎。如今只有放弃袭杀义军,把宗辅的军队调上来,拼死守城了。
=
黄昏,成州战场上大军林立,旌旗飘扬,鼓号声此起彼伏,阵阵回荡在山峦之间。
同昌城激战正酣,辽金两军正在浴血奋战。辽军为了尽快攻下城池,又开辟了西城战场,从两个方向同时攻击。
西河战场,辽军和义军沿冰河两岸列阵,各自严阵以待,一触即发。
这时,一堆堆的篝火在战场上点燃了,火光和浓烟冲天而起,双方将士都开始准备夜战了。
=
秦晋国王耶律淳的行帐位于紫都台西北端的一座小山上。
入暮时分,西南面招讨使耶律陈图奴飞马而至,他带来了前军统帅耶律余睹和中军统帅萧挞不也的书信。
两位统帅再度建言,向西河东岸的叛军发动攻击。
从当前战场形势来看,同昌城内的军队肯定是叛军主力,他们缺乏守城器械,激战过程中损失较大,但他们不断增兵,这说明城内守军和西河东岸的叛军还有一条联系的通道。为此两位统帅建议耶律淳,即刻攻击西河东岸的叛军,迫使他们无法支援城内守军。
耶律淳坐在火盆边,沉默不语。
=
耶律陈图奴指着地图,详细解说。经斥候初步探查,叛军正沿着西河东岸撤退,百姓、牲畜和运送辎重的车队排成了长龙,至少有五六十里。正是因为撤退不及,叛军才用重兵死守城池,同时在西河东岸列阵阻击,试图拖住辽军。假若此刻辽军从西河杀过去,突破叛军的阻击,那么城内守军失去支援,旦夕可下,而溃逃叛军因为道路堵塞,无法及时逃亡,必定全军覆没,如此反贼可定。
“金军有什么动静?”萧德恭问道。
“我们派了很多斥候深入到同昌城后方,只回来一个,没有发现金军的踪迹。”耶律陈图奴说道,“据这个斥候说,他看到大量民伕和辎重正从蒺藜山方向急速撤回。两位统帅据此判断,这是从蒺藜山撤回来的叛军。”
“昨天中午叛军攻占了同昌城,他们需要时间撤走百姓、牲畜和辎重,那么蒺藜山方向必定有叛军阻击金军。叛军显然没有想到我们来得这么快,仓促之间已经来不及撤回这支军队了。不出意外的话,这支军队晚上就能撤到同昌城,如此一来,城内叛军更多。尤其让人头痛的是,金军在拿下蒺藜山之后,必定衔尾追来。一百里路,马军飞速疾驰,一两个时辰就能到。也就是说,我们要在今天半夜之前拿下同昌城,否则叛军极有可能把同昌城丢给金军,让我们和金军打个头破血流,他们好乘机逃亡。”
“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所以两位统帅请求都元帅,即刻向西河发动攻击。”
萧德恭俯身看着地图,嘴里喃喃自语,“通道……蒺藜山……”
忽然他挺直身躯,转身冲着侍卫挥挥手,“去把奚王请来。”
=
奚王萧干受到的打击太大,愧疚、懊悔、自责……各种情绪纠缠在一起,把他击倒了,躺下了。
时间不长,气色灰败的萧干走进了帅帐。萧德恭把他拉到地图前。陈图奴又说了一遍。萧干证实,的确有一条通道,是叛军驱使百姓临时开挖的,如果没有那条通道,叛军根本撤不完。至于叛军是否在蒺藜山留有军队,那根本不需要问,肯定有,而且还不是小队人马,否则叛军主力不会死守同昌城,更也不会陈兵西河,摆出一副拼死阻截的架势。
“这是一个最好的攻击机会。”萧干说道,“叛军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燕王这么快就支援而来,现在他们手忙脚乱,恐惧不安,我们应该即刻向西河方向发动攻击,给叛军以致命一击。”
萧德恭、萧干、耶律陈图奴齐齐望向耶律淳。这时候,他应该下令了,没有理由拖延时间了。
耶律淳沉思良久,叹了口气,然后摇了摇头。
=
=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29章 一剑封喉 养寇自重()
耶律淳招招手,请三人坐到自己身边。
“你为什么会失败?”耶律淳问萧干。萧干脸显愧色,垂首不语。
“因为你是奚王,要考虑大辽国祚安危,所以你打仗的时候,考虑最多的不是蒺藜山防线,而是宫帐,是整个大辽局势,所以,你失败了。”
一丝暖意突然掠过萧干冰冷的心灵,他的眼圈忽然红了,他感激地望着耶律淳,嘴唇轻轻颤抖,想说两句感激的话,却哽咽难语。寇冠诸王的耶律淳就是与众不同,一句话就说中了蒺藜山大战失败的根源所在,也让萧干感激涕零。
的确,如果萧干仅仅是个军队统帅,他绝不会贸然出击,他只要死守蒺藜山就行了,但他是奚王,他要考虑大辽局势,考虑东征,结果一不错,步步错。
“我也是一样,我不能只考虑这一仗的得失成败,我必须仔细权衡利弊,有时候我必须打败仗。比如去年蒺藜山战败,就直接导致主和派在议和过程中遭到金人凌辱。完颜阿骨打不但要做皇帝,要岁贡,还要亲王、公主、驸马和大臣子孙为人质。这件事让皇帝勃然大怒,断了议和的心思,一面与金人虚与委蛇,一面暗中支持我发动东征。”
“大家努力了一年,大石甚至不远万里,出使西夏,说服西夏皇帝出兵攻宋,以牵制宋人,断绝宋人联金攻辽之念,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辽东义军的突然崛起,打乱了我们的部署,东征更是功败垂成。”
耶律淳停了片刻,目露苦色,“请你们看看现在的形势,然后再想想大辽国祚,你们有何力挽狂澜之策?”
=
现在的形势是金人崛起,并依靠东北路的州郡、人口和财赋迅速发展壮大,与契丹人逐渐形成鼎足之势。
与此同时,辽东义军再次崛起,并突围南下,直接威胁大辽安危。
而大辽则内忧外患,就连百年盟友大宋都静极思动,觊觎燕云,暗中与金人结盟,要联手攻辽了。
敌人都在蠢蠢欲动,张开了血盆大嘴,而辽廷内部则陷入了主战、主和之争,皇统之争,皇帝和大臣们不是齐心协力,而是互相倾轧厮斗,完全不顾国祚安危,只顾自己利益,如同一只被困笼中的猛兽,垂死挣扎,开始了最后的疯狂。
第三次东征事实上已经失败,主战派试图从战场上挽救大辽的努力再一次功亏一篑,面对今日严峻形势,皇帝的耐心用完了,他可能会低下高傲的头颅,接受主和派的策略,承认金人的崛起,承认女真人的王国地位,以割让一部分土地来换取和平,并利用现有的疆域,和宋、金、辽形成鼎立之势,以保住大辽国祚。
主和派的策略能不能保住大辽国祚?
谁也不知道未来的事,但用契丹人的耻辱来保存国祚,会严重打击契丹人的士气,人心会丧失,军心会丢失。一国没有脊梁,没有尊严,没有魂魄,它还能存在多久?
女真人是一头喂不饱的狼,而大宋人是一只猛虎,契丹人在虎狼夹击之下,还能安安稳稳地活下去?
耶律淳不甘心失败,不愿承认失败,他要用自己的办法挽救大辽国祚。他做出了决定,他要控制宫帐,否则,大辽内部的争斗永无休止,而大辽也将在这些争斗中轰然倾塌。
=
第三次东征还没有开始就失败了,没有给主战派挽救大辽的机会,这严重打击了主战派的信心,但更严重的是,主和派因此再度占据上风,皇帝和主和派大臣为了顺利议和,会把主战派大臣全部赶出宫帐,调离军队。
所以,当务之急是战争,只有战争才能让主战派大臣尽可能留在宫帐,尽可能继续统军。
金人要议和,因为金人需要时间休养生息,需要蓄积实力发展壮大,所以女真人不会主动发动战争。
那么,只有叛军的存在才能让战争继续下去。叛军实力越强,声势越大,形势就越危急,如此围剿的辽军就会更多,主战派手上掌控的军队也就更多,也只有如此,主战派才有实力,才有机会控制宫帐。
同时,主战派更需要时间控制宫帐,这个时间谁来给?叛军。围剿的时间越长,主战派大臣留在宫帐的时间就越长,而耶律淳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实施控制宫帐大计。
另外,叛军的强大,围剿的艰难,会迫使皇帝和主和派大臣更加急于议和,他们甚至可能会答应金国的要求,承认和册封完颜阿骨打为皇帝。这种极端懦弱和无耻的行径会激怒一部分契丹权贵,这对耶律淳控制宫帐非常有帮助。
=
帐内在座的三个人都是耶律淳的绝对亲信。耶律余睹和萧挞不也之所以请耶律陈图奴来进言,正是因为陈图奴的劝说比他们的劝说更有作用。
三个人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