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雷校长觉得这都是什么原因呢?”侯市长又问。
“主要就是没发挥省城的优势,不思进取,对学生放任自流。”雷晓楠说,“十几岁的年轻人,性格最是不稳定,看什么都有兴趣。现在花花世界诱惑这么多,他们很容易迷失。玩一玩游戏,上一上网,看一看电影,几个小时就过去了,还有多少时间拿来学习呢?一定要建一个全封闭学校,把学生全都关在里面,没电脑没电视没,一门心思学习,才能把成绩提高上去。”
“这不是高分低能吗?现在都提倡素质教育,快乐学习,给学生减负呢。你这是开历史的倒车啊。”侯市长硬邦邦的说,“按照你的法子,学生们什么娱乐都没有,整天学习,这样的青春太痛苦了吧。”
“痛苦两三年,换一生坦途,这是很划算的买卖。”雷晓楠说,“想玩什么时候不能玩,上了大学随便玩。至于素质教育,那都是骗人的。大学录取新生,人家看你的素质吗?看是看的,如果你有门路,素质可以当分数用,什么特招,加分,独立招生。可大部分人都没门路啊,那就只能把分数当素质用了。大学毕业了去找工作,人家看你的素质吗?当然也是看的,不过你没有名校毕业证,连面试机会都没有。”
“总而言之,就是分数为王,一切为高考服务?”侯市长问。
“没错。”雷晓楠说,“我认为评价中学的唯一标准,就是升学率,尤其是重点大学985211的升学率。”
“那你能把省城中学的升学率提到多少?”侯市长问。
“40?”侯市长有些失望,“升学率40了,重点大学升学率都到18,不过重点大学升学率只有百分之十五。”
“我说的是重点大学升学率40!”侯市长瞪大了眼睛。
“头三年达不到那么高,大学升学率到70左右吧。”雷晓楠说,“第四到第六年,大学升学率80,以后还能不能提升,就要看到时候形势怎么样。”
“先别说以后了。”侯市长说,“40,”雷晓楠说,“那边有多少学校抢这么一点名额,相信侯市长也明白,省城这边可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同样100分的试卷,那边做得平均分是80,这边就只有60。我们采取那边的教育方式,把省城中学的平均分也提高到80分,40%的升学率算什么!”
“省城的老师可没有你们的好。”侯市长说。
“我在那边当了十几年校长了。”雷晓楠说,“认识的老师也不少,只要我开口叫他们过来,相信很多人都会给我这个面子。那边人均收入低,老师的工资也低。到这边来还能增加收入。”
“那学生呢?我们这边的学生自由散漫,能适应这种生活吗?”侯市长问。
“只有不称职的老师,没有不称职的学生。”雷晓楠说,“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是非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只要家长支持学校措施的力,没有适应不了的。那边也有很多自由散漫的学生,有些人甚至在初中的时候从来都没上过一天的学校,我们一样能让他们适应学校生活。”
“说得好!”侯市长拍了几下手掌,“既然如此,那省城中学就交给你了。我会在政府方面全力配合你。你找来的老师,只要有证,我都可以把他们弄进编制。省城的生源,只要他们填了志愿,我也可以让你们优先挑选。但是外地的我就没法子了,放开招生没问题,人家来不来,还得看人家自己的意愿。”
第325章 . 一座小山()
“只要升学率的硬指标在,家长们自然会把人送过来的。”雷晓楠说。
“可是要等升学率出来,起码要三年啊。”侯市长感叹说,那时候他任期都完了。
“不会的,您忽视了一个很大的市场。”雷晓楠微微一笑,成竹在胸,“复读生。高考复读生的市场很大,我现在管的中学,高三应届的有六十个班,复读的也有六十个班。还有些学校,专门做复读生的生意,应届的才一二十个班,复读的上百。”
“有这么多人复读吗?”侯市长问。
“有,复读生的市场大得很。刚才侯市长也说过了,现在省城的大学升学率,最好的中学也不过60%左右,那么剩下的40%怎么样了呢?有钱的出国,没钱的打工,剩下的全都有复读的需要。可是现在省城对复读的限制十分严格,中学一般不收复读生,想要复读千难万难。很多人都被逼着到我们那儿复读了。”
“不过,我们这儿一般不鼓励复读。”侯市长点点头说,“特别是比较好的学校,应届生都不够用,怎么可能分出来让复读的上。”
“所以,只要我们宣传到位,一开放收复读生,肯定有很多人来。”雷晓楠说,“今年参加高考的总人数是六万多人吧,总体升学率是30%左右,那就是有一万八千多人没考上,其中就算有十分之一的想复读,这就是一千八百个名额了。全省的话,普通高考大约是五十万人,落榜的更多,想复读的更多,全部加起来,差不多是两万人了。按照闻香中学的比例估算,这两万人里面起码有一半想复读,那就已经是一万人了。我们又没有任何的竞争对手,就算刚开始声名不显没复读传统,起码也能招五千人。”
“五千人?”侯市长连连摇头,“怎么可能有这么多,两三千就不错了。反正刚开始,人少点也没关系,最重要的是稳打稳扎,开一个好头。”反正两三千人也够了,用一年把学校修好,再一年开始招生,高一的新生招个两三千人,高三复读的来个一两千,这就是四五千人的大学校了。
到时候上级来视察,只见新学校占地广大,设备先进,书声琅琅,人数众多,看起来就是一片大好。至于读书的是应届还是复读,有谁会看那么仔细呢。要是重本升学率能到30%,那更加是值得大书特书。就算以后调走了,也能作为一生的丰碑。
“要开好头很容易。”雷晓楠说,“我有几个学生,都是今年升高二,他们家里很穷,但是成绩很好。给他们一笔奖学金,让他们把户口转过来,在这边参加高考,就算拿不到省状元,市状元总没问题。我们学校第一年招生就拿个状元,还有更好的开始吗?”
“状元!”侯市长问,“考试这种东西,很看运气的啊,怎么能确定是状元?”
“没办事的人看运气,有本事的人不用看运气。”雷晓楠说,“在省城高考是一门玄学,在我们那儿,高考是一门科学。需要覆盖多少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需要多少时间。哪一种人适合考试,哪一种人适合高考,都有详细的数据可以分析预测。”
“那万一你这些学生高考的时候病了怎么办?”侯市长找茬。
“一个病了也就算了,总不能五六个一起病吧。”雷晓楠说,“要真实五六个一起生病,那也只能怪命不好。”
侯市长哈哈大笑:“开玩笑而已,要真的能拿到状元,省城中学肯定声名大振。”
他们说得高兴,黄文斌在一边很是无聊,将心比心,黄文斌也不愿意进这种超级中学,全住宿,没电视电脑电影,一天到晚学习,还不给闷死。不过现在他都大学毕业了,高中生怎么受苦关他鸟事。
再说给他们一个奋斗的机会,让他们考入好一点的学校,从某种角度来说,也算是做了好事。高中苦三年,上了大学就能玩,这是骗鬼的。上了大学照样要认真学习,要不然该不会的还是不会。读完大学到社会上更是要奋斗,买车买房娶老婆,哪一样不要钱,除了富二代官二代,谁赚钱不是拿命去拼。相比起来,读书真是轻松得要死。
黄文斌读中学的时候没有拼,读大学的时候没有拼,上班工作了也没有拼,结果就只能面对父亲高额医疗费一筹莫展。现在重生了,总算是奋斗获得了财务自由,所以要创造条件,给更多的人奋斗的条件,就是这样没错,黄文斌掩盖着良心对自己说。
“文斌。”忽然间侯市长叫了一声。
“我在。”黄文斌连忙回头。
“你想什么这么出神呢?”侯市长问。
“没什么,我就想着这么大批学生,除了学习以外,文化体育工作也要搞好,才能全面发展。”黄文斌终究还是于心不忍,繁重的学习之余,至少能上上体育课和电脑课什么的放松一下。
“没错,体育一定要搞好,”雷晓楠深以为然,“体育特长生很容易保送,还有一级运动员二级运动员,都能加很多分。跑步游泳都不错,评价标准很客观,篮球足球那些就算了,出成绩太难。”
“上级来检查,也可以拿出来显摆。”侯市长也说,“除了体育,文化事业也是,招几个不用学费还给奖学金的文艺生,写大字的,画国画的,唱歌的,跳舞的,弹钢琴的,拉小提琴的,每样来几个,文艺晚会的时候就拿出来,谁敢说我们不是素质教育。”
没想到一句无心之言,又让不知多少小孩受苦,黄文斌摇摇头,为这些年纪轻轻就不得不搞好学习之余还要唱歌跳舞写大字的小孩默哀。
“有了雷校长,我们的省城中学如虎添翼。”侯市长十分满意,“必将成为省内规模最大,学生最多,设备最好,升学率最高的重点名校。雷校长你又什么要求,都可以提出来,只要我能办得到的,一定给你办到。”
雷晓楠也不客气,“还真有几个要求,首先要改设计,现在的设计容量不够,教学楼太少,宿舍更少,还有食堂,操场等等。”
“这当然,从三千人扩从到一万五,人数多了五倍,各种设施也要多五倍。”侯市长说,“具体怎么设计,雷校长你和文斌商量就可以了,我这边保证能批。做完设计以后赶紧开工,一分钟都不要托,早一分钟建好,我们就早一分钟开学。”
这开学都有固定时间的啊,每年九月开一次,其他时候开有个屁用,人家学生回来吗?早点建好早点做宣传倒是真的。不过刚才这话听着好像有点不对,一万五千人?“侯市长,我们是三千扩一万,只是扩大三倍而已,不是五倍吧。”黄文斌说。
“对了,还有个好消息,差点忘了跟你说。”侯市长拍了拍黄文斌的肩膀,“刚才我去开会,正好说到松山的事情,把你的事情一说,书记市长都很给面子,就定了下来,多给你一块地。”
“哪块地?”黄文斌先不忙着高兴,问清楚再说。天上掉馅饼,可不一定是好事。
“松山啊。”侯市长说,“整座松山都给你。”
“松……松山!”黄文斌一听就知道这果然不是好事。
“是啊,松山,怎么样,很高兴吧,松山虽然只是一座小山,但前前后后加起来,也有上万亩地。而且那山环境优美,坡度又很小,开发起来很容易。这山除了学校的部分,你还可以用来做商业开发。”侯市长说,“教育用地的话,一亩只要两万块,转成商业或者住宅用地,另外加一点钱就行,很合算吧。”
合算你个头!黄文斌很想这么说,要是不了解内情,可能会上当受骗,可黄文斌是穿越回来的,怎么不懂这里面的事情呢。这儿说的整个松山,当然不是松山镇,而是一座真的山头,山上全是松树,还有一片好几百年的老松林,故名松山。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