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阀-第3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浚?张浚哦,是了,当初在东京时,记得和折彦质还是谁,一起去枢密院办什么事的时候,途中就碰到过他,见过一面,难怪觉得有几分面善。这都有几年了吧,怎么还一身青皮?不见升迁?

    “哦,不知张大人到此,所为何来?”徐卫试探着问道。

    张浚一阵张望,见徐卫所部军容鼎盛,行进迅速,也不知出于什么心态,叹了一声:“唉,大帅恐怕要下令勒兵了。”

    果然如此!娘的!扯后腿的来了!

    “为何?”徐卫心中虽怒,不形于外,仍旧平静地问道。

    “请大帅下令停止进军,下官再详细禀报不迟。”张浚朗声道。

    徐卫不假思索道:“无妨,边走边说吧。”语毕,催动战马,往前而行。张浚一怔,还是追了上去。

    吴玠等人以及张浚的随扈都跟在后头,徐卫心里窝火,回头一虚鞭:“别跟着!”

    张浚亦回头阻止随从,而后与徐卫并鞍而行,等了一阵,见徐卫不问他。便自顾言道:“下官此来,是奉命入陕西传诏。”

    徐卫直视着前方,问道:“圣上有何旨意?”

    “着即免去李纲陕西宣抚使差遣,解回镇江听候发落。”张浚低声说道。

    尽管早料到有这一天,可徐卫亲耳听到时,还是不免暗叹。正唏嘘时,突然转过头:“你说什么?‘解’回镇江?”这官员被免职,要召回朝廷的,自己回去听候发落便是。为何对李纲,却要将他押解到行在?这预示着什么吗?

    张浚默默地点头,并无半句话。徐卫叹了一声,亦无下文。

    良久,又听张浚言道:“另有一诏,是给大帅的。”

    徐卫没心情,随口道:“甲胄在身,恕难行礼,还是请张大人回到长安后再宣示吧。”

    “理当如此,不过,下官倒是可以提前告诉大帅。行在授大帅为‘上护军’,正三品,距‘建节’只半步之遥。”张浚道。

    这上护军,也是个虚衔,宋军军制,设军阶五十余等,最高一阶,便是正二品太尉,次之,便是正五品通侍大夫。当然,一个武臣不可能从正五品一下子升到正二品。在这两个军阶之间,还有从四品的的诸卫将军,正四品的诸卫大将军,从三品的诸卫上将军,正三品的上护军,加上武臣们望眼欲穿的至高荣耀“从二品节度使”,武臣从九品至正二品才算齐活。当然,如果皇帝爱你爱得不行,可以给你“加官”,加成一品大员。从此可以看出,上护军这个虚衔,距离节度使,确实只有半步之遥。

    徐卫面无表情,这些虚头巴脑的官衔对他来说,都是浮云。

    “此外,秦凤帅赵点,调往行在,任‘行在都巡检使’,秦凤帅印,由大帅接掌。”张浚满以为,这句话说出来,你徐九总该有点表示了吧?哪知,徐卫就跟没听见一般,继续前行。这根本就不稀奇,朝廷把鄜延割出去了,把陕华也割出去,永兴军路也十割其九。当然要给自己找个安置的地方,秦凤是最好的选择。

    张浚见此情形,心说这小徐经略相公怎么油盐不进呢?一横心,干脆合盘托出:“令兄权陕西制置副使的任命,镇江行在没有通过,已经撤销东京留守司下达的任命状。由折枢密提议,经‘详议司’合议,一致认为,在宣抚使与制置使都出缺的情况下,政务由宣抚判官王庶主持,军务应由徐大帅暂掌。”,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381章 意外之喜() 
听到这句话,徐卫就不能再玩深沉了。政务由王庶主持,军务由我主持?什么意思?让我主持制置司?也不对啊,如果是这样,朝廷应该有明确的任命,让自己代理制置副使才对。只说句“主持军务”,这算什么事?

    在宋代,某一个机构如果暂时没有人掌管,需要有人来主持日常的工作,但选中的这个人资历又不够,不足以让他担任或者代理,一般就不给任命和头衔,以公文和诏书的形式,公示他主持这个机构的日常事务。比如,徐卫当初任定戎知军时,朝廷让他“同节陕华兵马”,同节就是共同节制,共同管理的意思。

    镇江行在是考虑到,李纲被罢免后,陕西的军政长官都出缺了。不过和议既然已经达到,估计也没什么重要军事行动,想来想去,在陕西本地的官员中,好像也只有徐卫合适暂时帮忙张罗一下制置司的事务。徐原“制置副使”的任命之所以没有通过,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他虽然是出自徐家,但却是位纯粹的西军将领。

    但既然是朝廷的诏命,就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只要没有正式派出制置使的人选,陕西的军务,理论上说,就得听徐卫的。当然,其他各路大帅会不会把徐卫放在眼里,那得单说。

    “大帅,下官来时,官家嘱咐给大帅带句话,官家的原话是,陕西局势复杂,望徐子昂勉力而为。又言,子昂在陕西多有功劳,朕心里是有数的。”张浚说道。

    徐卫没空却猜度上意,眼下最要紧的是,我带着四万人,挟胜利之威,马上就要打到耀州了,你这个时候让我勒兵回去,这不是扯蛋么?可问题是,张浚虽然是个穿身青皮的芝麻小官,可他代表的却是朝廷。娘的,不能撤,绝对不能撤。

    徐卫苦思对策时同,张浚忽地问了一句:“行在以陕西局势堪忧,长安不保,而与北夷议和。大帅为何还出兵?”

    “什么长安不保?慢,女真人难道对行在说,攻长安易如反掌?而行在也相信了?”徐卫非常惊讶。

    可张浚更惊讶:“难道不是?”

    “狗屁!他围了我三个月,折了无数兵马,连座城门都没攻下来!本帅已经决定战略反攻了,结果突然收到消息,说是议和了,让我们交了土地、城池、百姓。我找谁说理去?”徐卫这话,当然是吹牛,可这个牛必须吹!

    张浚闻言,疑惑不定。这怎么回事?黄右丞代表大宋与金人谈判,对方口口声声地威胁说,再不答应条件,便要血洗长安。朝廷此时也正有意议和,所以谈了一阵,便答应下来。可谁知,徐经略却这么说!

    见他模样,徐卫趁热打铁:“张大人,本帅刚刚在万年打完,击溃金营名将完颜银术可,此贼仅以身免。现在,便是去耀州征讨,这仗打完,长安周边的金军便全部肃清!正是战略反攻之时啊!”

    张浚半信半疑,四周一张望,不解道:“下官看大帅所部,也没带多少粮草物资”

    徐卫一怔,谁说文官对军事一窍不通,这位挺机灵的嘛。居然看出来我没带几天军粮!我就打个耀州而已,带那么多粮干嘛?

    “哦,耀州之敌,兵力不多,打完这场。本帅便回长安,请示宣抚司,准备反攻。”

    张浚不说话,如果徐卫所说属实,那事情就值得推敲了。朝廷虽然有意议和,但事先议定底线,就是陕西不能让金人沾指。只割两河,顶天了,把山东那地搭上。可因为鄜延沦陷,关中平原不保,连长安也破城在即。因此,才会作出让步。徐卫现在一说,倒是我们被女真人蒙蔽了?

    就在他沉思之际,徐卫突然想了起来,这厮是张浚?不就是宋代继李纲之后,主战派的代表么?等会儿,是这个张浚,还是大哥徐原麾下那个张俊?这两人怎么回事,取同样一名?

    管他娘的,死马当活马医!开弓没有回头箭,我这士气正旺,坚决不能撤!不过,看情形,这厮也不是个好糊弄的,怎么说动他?先吓一吓再说!

    “张大人,不怕跟你说句实话。如果金军在陕西站稳了脚,那么,不出三年,这八百里秦川可能就都姓金了。到时,西军可能只能守着蜀地周旋,难图恢复。若四川再有失,女真人就可沿江而进,直取东南!本帅绝不是危言耸听,陕西局势复杂,相信镇江行在也是知道的,张大人你也当有所耳闻。如果让金军沾指关中,后果不堪设想。”

    紫金虎一面说,一面注意观察对方神情。张浚倒也沉得住气,徐卫说得这么玄乎,他眉头都没皱一下。

    徐卫见状,便把刚才跟吴玠讨论的关于两军态势的意见,尤其是粮草物资方面,详详细细,添油加酣地给对方描述一番。

    张浚还是不作任何表态,他也为难得很。作为一个枢密院的佐官,六品而已,可以说是个微不足道的人物。此来陕西,也仅仅是个跑腿的角色。刚进长安城,见到了相关官员,就听说徐卫率军去耀州了。骇得他飞马来追,就是要传达行在的旨意,让紫金虎撤军。

    结果徐卫一番话,让他始料未及。他根本没想到现在宋金两军的态势是这个样子,也难怪,镇江行在和陕西山高路远,很难详细了解此间内情,可以说鞭长莫及。否则,也不会遭了女真人的道。这可如何是好?

    按说,自己只是来传旨的,把李纲带回去便可交差。反正朝廷交待的事,我坚决落实了,就算完成使命,完全可以不管其他。

    但话说回来,明知事情有异,难道坐视不理?经略天下,当自关陇始,这是古往今来,已经被证明过多次的道理。陕西如果丢了,大宋的“胆”也就没有了,这个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徐帅并没有夸大。

    “张大人,若徐某只图自身富贵,完全可以不管不顾,交割了城池土地,遣回百姓便是。反正朝廷也任命我作秦凤帅,我何不安安稳稳地去退到后方去过快活日子?可本帅是朝廷派驻陕西的武臣,官家派我来,就是镇守一方,保境安民的。我不能拿咱大宋的土地城池,黎民百姓当个屁吧?哎,张大人别见笑,本帅是行伍出身,没读过几本书。”徐卫“推心置腹”道。

    张浚有些心绪不宁,随口道:“大帅忠勇,世人共知,下官无论在东京,还是在镇江,都早有耳闻。”

    徐卫又要说话,张浚突出惊人之举,他举起左手制止了徐卫,以一种异样的口气道:“大帅,卑职不通军务。请经略相公直言相告,能打过么?”

    “什么?”徐卫好像没太听明白。

    “下官请大帅直言相告,能打过女真人么?”张浚疾声道。

    徐卫正待把刚才给他分析的那些敌我优劣再说一次,张浚又急急的补充道:“万请大帅切莫隐瞒,直言相告!”

    紫金虎看他脸都快憋红,嘴唇直哆嗦,也不好再拿大话唬人家,思索片刻,昂首道:“这样,请张大人随本帅一同前往耀州!我若战败,不须你多言半句,立即撤军,并自请处分!”

    “不必!”张浚大声道!语至此处,紧紧盯着对方好大一阵,缓声道“下官未曾追上过大帅。”

    徐卫心头一喜!抱拳一礼:“徐某今天才见识的,何谓忠直之臣,何谓为国为民!”

    这顶高帽子一送过去,张浚苦笑一声:“真不该接这趟差遣,罢,万一追查起来,罪过由下官顶了。就此告辞,预祝大帅凯旋而回,下官在长安城迎候,请!”

    “请!”徐卫执礼相送。张浚调转马头,竟不再迟疑,绝尘而去!

    他一走,吴玠、杨彦、马泰、张宪,全围了过来。虽然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也不敢聒噪。徐卫目送着张浚的背影,不错,文官里还有这样的人,李纲、宗泽、折彦质、许翰,现在又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