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3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说到线导鱼雷,必须承认德国在制导武器的研究方面确实是世界领先,仅在鱼雷这个领域,德国人就研发出了两种制导鱼雷,除了这次海战初次使用就立下奇功的线导鱼雷,还有更早研究成功的声自导鱼雷。

    但是由于历史的改变,历史上二战中后期被德国潜艇部队深深倚重的声自导鱼雷居然没了出头之地,原因很简单,由于技术水平的局限,声自导鱼雷只能用于18节以下的低速鱼雷,尽管这样的性能要比历史上的德国声自导鱼雷更加出色,但是射程远、速度快、威力大而且没有明显轨迹的过氧化氢鱼雷极受德国潜艇部队上下的喜爱,因此无法与其兼容的声自导的方式自然就被德国海军很快放弃了。只是这次北海大海战中线导鱼雷也暴露出了不少弱点,令邓尼茨意识到声自导鱼雷具有一定价值的。。。。。。

    注1:南非自治政府宣布成立“南非联邦共和国”,从此摆脱英国海外“自治领地”的地位,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不过出于对美英的畏惧,新成立的南非联邦政府没敢加入轴心国,只是宣布将在这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魏格纳舰队毕竟没有多少地面部队随行,能够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差不多是极限了,而盟国为了集中力量对付轴心国,也对南非的独立予以了默认,只是这样一来,暂时夺取了大西洋上制海权的德国就又多了一个资源的重要来源。。。。。。(未完待续。。)

    。。。

第七百三十五章 用钱砸死你(上)() 
早期线导鱼雷最大的缺陷就是潜艇将其射出去之后就不能下潜了,也不能航行,否则就无法准确引导鱼雷,而且由于声纳分辨能力毕竟相对较差,更没有敌我区分能力,因此大多还是需要伸出潜望镜。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射出线导鱼雷之后直到其命中敌舰的这段时间内,潜艇一动不动而又暴露出来,简直比靶子还像靶子。

    更要命的是,线导鱼雷一次只能发射一枚,要等到第一枚命中敌舰后切掉导引线才能发射下一枚,否则多根导引线很容易绞在一起,因此一般来说一艘水滴形潜艇只有1…2根发射管会装填线导鱼雷,而其他的发射管依然使用普通鱼雷,但这种不是办法的办法还是不可避免地影响了线导鱼雷的使用。

    虽然存在着会大幅提高潜艇损失率的致命弱点,但如果像这次北海大海战一样以敌人主力舰作为攻击目标的话,总体上来说还是划算的,因为一艘主力舰的造价至少相当于二三十艘水滴形潜艇,就算十几艘换人家一艘,那也是赚的。然而,如果将线导鱼雷用于潜艇的本职工作——破交战,这个缺陷就会放大到难以忍受的地步,从北海大海战的结果来看,使用线导鱼雷的潜艇击中目标的概率甚至低于自己首先被敌人干掉的概率,如果在破交战中,这一点可就太要命了,因为即使是1:1的交换比,如果只是打掉一些还不如水滴形潜艇造价昂贵的护航驱逐舰。邓尼茨一样得心疼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水滴形潜艇舰员的培训时间要远远长于驱逐舰。。。。。。

    而在这种场合,具备“发射后不管”能力的声自导鱼雷就显得极为优越,潜艇发现猎物后只需要将鱼雷射出去就可以调头撤离了,安全性好得无以复加。而与同样是射出去就不必再管的老式直航鱼雷相比,声自导鱼雷的命中率却又要高了许多,而且距离越远越是明显,甚至可能有十倍以上的差距,这在某种意义上就等于一艘潜艇可以当成几艘甚至十几艘来用。对于目前元气大伤的德国潜艇部队来说。具有无可估量的重大意义。

    虽然声自导鱼雷速度较慢是个很大的缺陷,但是电动力鱼雷是完全没有航迹的,这一点甚至比过氧化氢鱼雷都强,因此敌人必须等鱼雷近在咫尺的时候才能发现。那时想要幸免已经很难了。

    声自导鱼雷的大量应用给盟军的运输船队和护航舰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盟国好不容易才回升了几个月的商船保有量又再次开始下降。令罗斯福与丘吉尔心急如焚。

    而魏格纳舰队北上切断了美英之间的主要航道,更是让两国元首如坐针毡。尤其令他们郁闷的是,魏格纳舰队活动的位置让美英两国的陆基战斗机都鞭长莫及。而两国又都没了航母,导致魏格纳舰队五艘航母上的两百多架舰载战斗机轻而易举地就控制了十几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广阔海域内的制空权。

    这种情况下美英两国虽然都有航程足够的远程轰炸机,但没有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去轰炸魏格纳舰队必定得不偿失,至于派舰队过去挑战拥有两艘超级战列舰和五艘航母的魏格纳舰队,那更是只有脑残才会作出的决定。。。。。。

    美国海军一开始试图学习德国用集群的潜艇来对付大舰队,然而老式的船形潜艇隐蔽性太差了,在德国海航的飞机将绝对警戒半径扩大到300公里以上、并且还有预警机的情况下,水下航行时速度慢如蜗牛而且行程短得可怜的美国潜艇根本不可能前进到能够发起攻击的距离之内。在毫无价值地损失了十几艘潜艇后,美国海军很明智地放弃了这个办法。。。。。。

    尽管常用的办法全都无效,但罗斯福还是没法对北大西洋航运受阻置之不理,因为洪灾过后的英国一旦断奶,不用太久便会再次出现全国性的饥荒,让之前就已经触目惊心的平民死亡人数再次刷新历史纪录,到时候丘吉尔性格再硬,恐怕也很难再坚持抵抗下去了。而且如果不能尽快打通海上补给线,之前进驻英伦三岛的数十万美军也同样会面临巨大的困难,尤其是如今数量已经超过3万架的美英飞机,如果没有足够的油料,那就全成废物了。。。。。。

    最后无奈之下,罗斯福一发狠从本土、冰岛和英国三地总共派出了一千多架b…24战略轰炸机在没有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千里迢迢飞到北大西洋腹地对魏格纳舰队强行发起了攻击,并且通过事先掐好时间、并在路上保持无线电联络的办法使其几乎同时到达,这个办法果然给魏格纳舰队造成了威胁。

    一般来说,轰炸机遇到战斗机只有等死的份,但这也并不绝对,每架都装有10挺12。7mm航空机枪的b…24对于任何一款战斗机来说,都不是很容易下口的目标,好在有大口径高射炮打散美军轰炸机队形、破掉了那几乎难以突破的强大火力防御圈后,否则德国舰载机根本难以靠近。

    而更令德国战斗机飞行员吐血的是,b…24实在太结实了,20mm口径的航炮打上好几梭子都不一定能够将其击落,甚至还有已经被轰得千疮百孔居然还能摇摇晃晃地继续飞行的。。。。。。

    虽然对战斗机来说,轰炸机再结实,也不过就是多费一点弹药的问题,但这再配上b…24那压倒性的数量优势,就造成了一个令德国人极度无语的结果,他们的战斗机全体出动、把所有的弹药都用光了,也才打掉来袭敌机总数的几分之一。而战斗机的速度纵然有些优势,回去补给好后也只来得及再拦截一次,敌人的机群就已经冲到舰队附近了。。。。。。

    好在魏格纳舰队还有强大的防空炮火,特别是当初引进中国科技制造的杆式高射炮弹对这种又大又硬的家伙显示出了极佳的杀伤效果,要不然的话,魏格纳舰队这次搞不好真会阴沟翻船。。。。。。(未完待续。。)

    。。。

第七百三十六章 用钱砸死你(下)() 
但即便如此,魏格纳舰队依然蒙受了不小的损失,当初从日本购买的“加贺”号航母以及1艘重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被击沉,另有不下10艘军舰不同程度地受伤,还有105架飞机被击落或者炸毁。说起来还多亏水平轰炸的精度不高,加之罗斯福是一时起意,没来得及对这些本来是用于轰炸地面目标的b…24进行特殊改装,所以虽然载弹量惊人、但携带的单枚炸弹却并不是很大,否则魏格纳舰队的损失肯定更大。但也正因为这种战术完全不合常理,因此即使是魏格纳这样的名将,一时大意也吃了亏。。。。。。

    不过美军的损失也同样惊人,据战后统计,共计有562架b…24被击落,另有71架虽然勉强飞回但却因为受伤太重而无法修复,要知道一艘b…24远程轰炸机的造价高达30万美元,相当于6架美国目前最先进战斗机或者俯冲轰炸机的造价,而且机组人员也多了很多,美国人付出的代价之大可以想象。事实上这么疯狂的战术也只有财大气粗的美国玩得起,要知道目前轴心国阵营所拥有的全部远程轰炸机加起来都没有这个数目(历史上除了美国,也就英国人造了几千架战略轰炸机,其他国家都没这个财力和工业能力),美国人简直就是用钱把德国人砸趴下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罗斯福的孤注一掷令魏格纳舰队不得不撤回国内对那些受伤的舰艇进行维修。重新恢复了北大西洋上的航运,尽管德国潜艇的威胁仍然令人头痛,至少总比之前被德国主力舰队完全截断要好得多。同时,此次战斗的“胜利”令美国人充分意识到战略轰炸机上了数量之后有多么可怕,而不久之后p…51野马战斗机换装英国梅林发动机的改型p…51b战斗机定型入役,使得美国拥有了高空性能极其出色而且续航力超强的战斗机,美军对西欧大陆腹地甚至德国本土进行大规模战略轰炸的条件已经初步成熟了。。。。。。

    虽然此前有英国皇家空军的轰炸机时不时过来袭击,但基本都以骚扰为主,因此当美军动辄上千架的庞大轰炸机群出现在西欧上空时,各地德军普遍缺乏准备。令美军的第一次大规模轰炸取得了不小的成功。

    但是为此十分振奋的美国人并不清楚。其实历史上的战略轰炸收效更大、损失更小,而这个时空却因为德国人获得了近炸引信和杆式战斗部的技术,而且国力也更加强盛,使得美军战略轰炸蒙受了远比历史上大得多的损失。尤其是德国人有了防范之后。而当小胡子将东线的空军主力更多地调回以后。美军战略轰炸机的损失就更大了。即使有了p…51b战斗机护航,平均每天损失的飞机数量也多达上百架。而且因为空战都发生在西欧大陆上,盟军的飞行员跳伞后除了少数人得到抵抗组织的救援而得以安全返回、其他的则几乎全都成了德国人的俘虏。相反德国飞行员就算被敌人击落,也大多能够重返蓝天,这简直就像当初德国空军轰炸伦敦时的情况一样,而美国人的空中优势还远没有当时的德国空军那么明显。

    结果飞行员的交换比最高时达到了5:1,这让罗斯福承受了来自于国内和盟友的巨大舆论压力,但是罗斯福依然顶住各方的压力,将这一战略坚持了下来,在他看来,只要一直是只能美国炸德国、德国却无法攻击到美国本土,那么胜利就只是时间问题,同时战略轰炸也牵制住了德国空军的主力,使得德国无力利用好不容易才获得的制海权将刚刚丢了没多久的设得兰群岛与法罗群岛夺回,这样盟军就又多了十几个可用的机场,能够投入战场的飞机数量自然水涨船高。而且不能忽视的一点是,随着德国空军主力西返,苏联方面的压力肯定会大大减轻,从二战的全局上来看是相当有利的。。。。。。。

    二战打到现在这份上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绞肉机,仅仅到1942年底截止,世界各**民死亡总数就超过了3000万,这比历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