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2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土派出的援军想要赶到印度必须走远路绕过好望角才行,那还来得及吗?至于相对较近的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这两个英联邦国家,之前已经派出了大量军队帮助英军跟中国和轴心国作战了,这两个国家人口都不算多,迄今为止10万多人的永久性减员已经令两国政府和民众难以承受,短时间内很难再派多少人出来给英国人当炮灰。。。。。。

    本土的抗战形势岌岌可危,现在殖民地也快丢光了,算下来欧战爆发还没多久,昔日的“日不落帝国”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但就在丘吉尔心生绝望、小胡子欣喜不已的时候,美国的罗斯福政府却终于忍不住出手了。。。。。。

    其实,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在这个时空,二战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罗斯福所布下的局。这位美国历史上的头号战略家深知,美国虽然条件得天独厚,但欧亚大陆才是世界的中心,美国想要成为真正的世界霸主,不光要自身实力够强,还必须阻止欧亚大陆上出现具有统治力的强国。

    因此当苏联崛起后,罗斯福虽然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危机而一度不得不放开经济封锁,因而坐视苏联强大起来,但大萧条才刚刚结束,罗斯福政府便立即转变了对苏态度,除了对苏实施严厉的经济制裁,还在外交上下足了功夫,无论是扶植小胡子,还是纵容日本侵华,都是为了构建一个“苏联包围圈”。而罗斯福也考虑到了两国可能并不会遵循他的最优剧本,但两国那样做的话,同样对美国有利,因为两国必然会跟英国翻脸,而英国同样是美国成为世界霸主的阻碍之一。。。。。。

    当然,算无遗策是不可能的,历史上罗斯福也有过三次误算,一是没想到法国那么快就战败投降、结果德国一度几乎控制了整个西欧,实力远远超出了罗斯福最初的预期;二是没想到看似强大的红军在苏德战争初期竟然输得那么惨,以致于美国坐山观虎斗的如意算盘被迫打消,而不得不给予苏联这个潜在的对手大量的经济军事援助;三是没想到日本对美国翻脸后居然首先选择了偷袭珍珠港,导致美国政府来不及反应,一度窘迫得仅靠企业号这一艘航母与日本联合舰队周旋。。。。。。

    注1:英国远东舰队虽然经过两次重创,但整体实力依然不在中国人民海军之下,再加上安达曼群岛军事基地的防御力量也较历史上大大加强,尤其是添置了大量先进的陆基飞机,中国海军想要再像当初进攻越南时那样走海路直接在对方防御薄弱的腹地登陆,是几乎不可能的。但英国人没想到的是,中国始终是一个大陆国家,在战略方面的思维与英国这个海洋国家毕竟不同,胡卫东从一开始,就压根没有想过这条进攻路线,结果英国人对安达曼群岛防御的强化全是白费功夫,反而削弱了印度大陆的防空力量。。。。。。(未完待续。。)

    。。。

第五百七十四章 失 控(下)() 
但不管如何,历史上罗斯福还是基本达成了自己的目的,英国在二战中被彻底打残,苏联也元气大伤,美国由此成为了毫无争议的世界霸主。但在这个时空,现在罗斯福却担忧地发现,变数远比他所预料的多得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世界局势已经完全失控了。。。。。。

    先是赤色中国出人意料的迅速崛起,不但独力击败日本,还逼迫日本签下了城下之盟、从而收复了全部失地,并且通过快得不可思议的工业化,一跃成为谁都不敢轻侮的世界列强(注1),以致于美国不得不故意在中日战争中拉偏架、并在中国为了报复英国对中国内战的干涉而“入侵”中南半岛后对赤色中国进行了严厉的经济制裁,以遏制中国的快速发展,即使如此还被中国狠狠地阴了一把,令罗斯福至今想起都不禁咬牙切齿。

    而由于胡卫东提出的工业管理新方法,各国的工业劳动生产率都较历史上有明显的提高,导致美国这方面的优势大幅下降,工业实力的优势也因此减小了至少两三成;而中国地质专家(其实胡卫东贡献更大)在欧洲和亚洲发现的那么多矿藏则相对削弱了美国在资源方面的压倒性优势,增强了欧亚诸强、尤其是德国持久作战的能力。

    至于克里姆的脱狱居然会造成一场席卷北非和中东的风暴,就更是罗斯福没有想到的,必须承认。这家伙脱狱的时间实在太巧了,刚好发展到初具实力而引起重视的时候,却赶上了德军席卷西欧,克里姆很好地抓住了这一良机,一举铸就了一个横跨欧亚的“第二阿拉伯帝国”(西方媒体常常这么叫)。

    阿拉伯联邦和伊斯兰国家联盟的横空出世不但给予英国的殖民地军队重创,并令英国失去了大片的殖民地,还几乎切断了英国本土与最重要殖民地印度的联系,同时这又进一步放大了德军在西欧战场上取得的优势,使得轴心国的势头愈发如日中天,以致于一些原来蛇鼠两端的墙头草也纷纷加入轴心国阵营。令盟国的颓势愈发明显。何况光光是多出一个新的地区强国。对有心让美国称霸世界的罗斯福来说,就绝不是一件好事。。。。。。

    而中国虽然迄今为止还没有加入轴心国阵营,但是他们却与德国展开了极其深入的合作,不但通过技术交换和军事交流令德军的武器装备更加先进、战略战术也更加合理和灵活。自己还直接对英法的亚洲殖民地展开了凶猛的进攻。有力地给予了德国支援。也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国力,一旦再让中国人占领了印度,一方面英国对德投降的概率大增。另一方面中国本身也将变得更强,这些都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

    其实不愿看到这一幕的不仅仅是美国,苏联的党和政府在这方面与美国人的立场并无二致,但由于苏联被夹在德国与中国之间,一旦态度过于激烈而将本来还算半个盟友的中国逼进了轴心国的阵营,到时候两国东西夹攻,即使是自信如斯大林,也没把握一定能够顶得住,再加上苏联对美国政府的信任程度还不如中国。因此苏共中央和苏联政府虽然公开表示希望中英早日停战实现和平,但措辞却很和缓,所以这个恶人只能由美国来做。。。。。。

    虽然罗斯福从没有主动跟中国开战的打算,也没正式宣战的权力(除非国会通过),但是调动部队对中国施加压力却还是可以做到的,事实上之前美国就已经加强了它在南洋的海空力量,并严禁中国舰船越过南洋诸岛靠近澳洲,以免这两个精锐都派出去帮英国而导致国内空虚的英联邦国家遭到中**队的攻击,要知道因为英国的缘故,它们当时都与中国处于交战状态呢。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可都是工业国,而且资源十分丰富,一旦落入中国人之手,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哪怕仅仅是为了自保而退出英联邦,也可能导致英国丧失与德国死拼到底的信心而向其投降,那同样是罗斯福不愿看到的。。。。。。

    这样的态度其实已经违反了中立原则,如何在此基础上对华更加强硬却又不至于逼中国人完全倒向轴心国阵营,着实让罗斯福头痛。身为美国少有的中国通,罗斯福深知这个古老国度蕴含着的巨大潜力,而中国这几年里的飞速发展更是坚定了他的判断。奈何如今的德国和苏联都变得远超预料的强大,而且新中国本身的国力军力也已经相当不弱,以赤色党一直以来的坚韧不屈来看,他们绝不会向外国侵略者妥协投降,即使美国全力以赴进攻中国,也只会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而无法脱身,到时候反而让德国与苏联这两个劲敌当了渔翁,实在是太不划算。否则罗斯福其实是很想防患于未然,将迅速崛起的赤色中国扼杀在襁褓之中的。。。。。。

    其实,如果美国能与苏联联手,并且不计代价的话,那倒是有可能征服中国,苏联此时有1。9亿人口,加上美国的1。3亿,两国又都是工业国,人口素质更高,一旦联手的话,中国就连拼人命也拼不过。而且苏联陆军超强、又与中国相邻,还有不少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处理,天然就是对中国潜在威胁最大的国家,但这种构想却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注1:二战时期大部分殖民地还未得到解放,其实列强的标准并不高,一等列强也就那么美苏德英4个,法国、日本、意大利三国介于一等列强与二等列强之间,荷兰、西班牙之流为二等列强,而现在的中国的军力至少不逊于意大利,我们陆军强,意大利海军强,空军实力两国已经日渐接近,国力的话则更是在其之上,因为1941年时中国就连工业总产值都超过意大利了。。。。。。(未完待续。。)

    。。。

第五百七十五章 三个办法(上)() 
ps:  感谢书友“望云山人”的再次打赏,继续求推荐票^_^

    首先,美国与苏联的矛盾比它与中国之间的矛盾更大、也更加难以调和,而且目前苏联的国力与军力依然远比中国强大得多,由于身处欧洲的缘故、对美国核心利益的威胁也远比中国更大,美国既然没有联华侵苏,就更不可能联苏侵华了。其次,美国一直都是一个资本控制政治的商业帝国,那些大资本家从来不肯干赔本的买卖,他们不可能同意美军无休止地烧他们的钱去跟中国打不知道哪年才能结束的持久战。

    所以罗斯福最后想来想去,还是只要求中国与英国停战就行,毕竟目前有可能统一西欧的德国才是美国最大的威胁。为了让中国人作出能让英国政府满意的让步(毕竟亲疏有别),罗斯福决定三管齐下。。。。。。

    美国政府的第一个办法是派出船队直接向英属印度提供军需物资,如果他们有钱支付,那就算是出售,如果没钱,那就按照刚刚通过的《租借法案》将那些军需物资“无偿”(基本上是不准备让英国政府偿还了,但要求英国转让一些海外的属地给美国做海军基地。)地“租借”给英印政府,以确保英印军队在本土供给断绝的不利态势下可以坚持作战。

    第二个办法则是严查中国为了避开美国经济制裁而进行的走私和转口贸易,这一措施给中国政府和企业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但前者令美国的黑道实力利益受损,而后者则令日本人切齿痛恨,“断人财路有如杀父”啊!

    必须说明的是,虽然这个年代中美经济的互补性很差,咱们能够大量出口的商品美国基本都是供大于求,但是真金白银美国人还是愿收的。由于冶炼工艺的飞速进步,这两年里中国贵金属的产量激增,到1941年时已经都跃居到了世界前几位,再加上国内战争和对外战争中的缴获,目前新中国国库里的真金白银相当充裕(历史上老蒋带到台湾去的就值好几亿美元了。而那只是鬼子抢剩下的。战争消耗掉的也远没有历史上那么多。),以新中国目前的经济模式,发行人民币并不需要太多的准备金(注1),所以这些金银基本都被用于支付在华外国人的薪酬(注2)与从国外进口机器设备和国内稀缺的资源。世界大战抬高了贵金属价格。令它们可以比以前换到更多的外国商品。

    其中前者除了制造业的生产设备。还包括建筑施工所需的各种重型机械,中国目前虽然也能生产,但产量却还有限。而胡卫东加速工业化的计划内大力推进基础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对重型机械的需求量极大。

    胡卫东之所以如此重视基础建设,不光是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