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2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此中国对英国乃至后来的法国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贸易报复,刚成立不久的中国外交部宣布在双方停战之前,中国在世界市场上具有支配地位的几种战略资源将会暂停出口,比如稀土、钨、猪鬃、桐油等等,但为了分化列强,中方同时表示会依据对华友好程度的不同,开放少量配额(不过价格还是比之前更高),其中德国获得的配额最大(苏联自己资源丰富,需要量较少,所以需要的配额不多,至少在表面上,目前中苏依然是同志加兄弟的关系。)。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经济战中,英法和意外遭了池鱼之殃的美国因为国内生产的猪鬃供不应求,一度连军舰上涂油漆的猪鬃毛刷都配不齐,后来只能用相对来说差得多的羊毛作为替代品,结果导致军舰因为油漆涂层不均匀,一方面不得不多涂油漆增大了成本(同时还多少增大了一点军舰航行时的阻力,因而降低了航速、增加了油耗。),另一方面则加快了舰体的锈蚀速度(军舰因此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维护),两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英两国海军的战斗力。。。。。。(未完待续。。)

    。。。

第五百一十五章 大型工程() 
看似不起眼的猪鬃都产生了这么大的影响,钨和稀土等重要的稀有金属就更不用说了,美国矿产资源丰富,也就开头难受一点,只要加大开采力度,最多一年之后就可以完全填上缺口,但美国在这些稀有金属方面也只能保证自己够用,不可能有太多的余额出口,因此英法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对于中国这个农业大国,化肥农药的生产极其重要,因此早就得到了胡卫东的高度重视,其中化肥工业的发展尤其迅速,1940年全年的总产量接近120万吨,足够满足8000万亩粮田的需要,虽然距离让全国的农田都用上化肥的那一天还很远,却已经足以让1940年的全国粮食总产量刷新历史新纪录,而棉花等其他主要农产品的年产量也都普遍创下历史新高。

    此外,农药产量的迅速增加和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之合作社的普遍建立有利于组织力量防灾抗灾,大大减小了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也是1940年农业大丰收的重要原因之一。

    1940年中工农业的发展与其他年份相比只有着质和量的不同,而大型工程的建设却几乎是“有”和“无”的区别。之前由于抗战持续进行,形势还不明朗,赤色党并不敢投入太多的力量用于建设大型工程,也就有盐锅峡水电站、兰新铁路和中原解放区几个连接矿区与中心城市的短距铁路而已。

    但到了1940年,国内战事的彻底结束使得中央人民政府有了大兴土木的安定环境和人财物力。再加上有德国人援助和花钱从国外聘请的高端人才进行指导,一批世界级的大型工程纷纷上马,除了前文提到的沿海深水港与大型修造船坞、兰新铁路、进藏公路(已经增加到4条)、盐锅峡水电站之外,还包括东北丰满水电站的改扩建工程、黄河上游的刘家峡水电站、宝成铁路、成昆铁路、成渝铁路、武汉长江大桥、三门峡黄河大桥、治黄工程、治淮工程等三十余个大型工程项目。

    为此投入的人财物力之多,为人类历史上所罕见,举国体制纵有种种缺陷,但在中国百废待兴、基础薄弱的现状下,却无疑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捷径。而且与历史上相比,目前中国有一个很大的有利条件,那就是农机农药化肥的生产已经有了不错的基础。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农业产量。因此即便大兴土木搞工程建设,也不会因为农业生产受到影响而导致饥荒,反倒可以吸纳大量因为劳动生产率提高而闲置出来的农业劳动力。

    当然,必须说明的是。由于不少工程先要调研立项。所以并非是全部同时开工。否则即使以中国的人力,在西南战事仍未结束的情况下,也还是有些吃不消的。而且其中的刘家峡水电站、治黄工程、治淮工程等水利工程对于农业来说本就意义重大。其中治黄工程与治淮工程的意义尤其巨大。

    说到治理黄河,历史上建国后曾经走过一段弯路,明明早在明朝的时候我们的先人就已经提出了“束水冲沙”的高明策略,但当时中国的水利学家们却大多迷信苏联专家的观点,排斥少数清醒者的正确意见,错误地建议中央建设三门峡水库导致水库和上游河道严重淤塞,不但没能治理好黄河泥沙问题,反而使得问题愈发严重,令后来对黄河的综合治理困难重重,至于因此浪费的人财物力,那就更是惊人。

    而现在有胡卫东这个穿越者总揽全局,自然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而抢先将三门峡黄河大桥建设起来,更是绝了建设三门峡水库的可能。虽然因为科技条件还达不到,后世建立在信息化技术基础上的“调水调沙”策略暂时还无法有效实施,但通过人工协调,还是可以部分做到“调水调沙”的,只是没有信息化条件下那么方便,效果也肯定会差一些。而其思想的核心——利用黄河水冲走黄河沙的想法更是因为胡卫东在中国科技界无以伦比的威望而被普遍接受,因此新建的水库大坝和黄河大堤都遵循了这一思想而妥善布局,当这一套体系完全建成之后,只要信息化的条件一满足,就可以很快达到后世“调水调沙”工程的水平,这完全称得上是未雨绸缪。

    不过,水利工程的建设布局那是长远的考虑,为了避免眼下出问题,旧有黄河大堤的加固也不能忽视。但黄河至少有大堤在,与之相比,因为下游淤塞不能入海而形成了洪泽湖,沿湖又没有堤坝阻挡因而动辄泛滥成灾的淮河才是如今中国国内最大的祸患。

    由于洪泽湖乃是河水在平原上淤塞而成,面积大而水浅,与正常的湖泊有很大不同,天旱时常常大面积干涸,下雨时又很容易泛滥成灾,两淮地区的老百姓称之为“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完全不像天然湖泊那样具有调节气候、减小水旱灾害的功用,反而令两淮百姓深受其苦。为了一劳永逸地除去这个祸患,胡卫东决心让它彻底从地球上消失,这样还能顺便开辟出大片的良田,这可比洪泽湖渔业的食物产出要大得多了。。。。。。

    其实,历史上新中国的第一代领导人也未必就没有过这样的想法,当时当时中国贫穷落后,进行水利建设时基本全靠人力,工作效率太低,根本不可能完成恢复淮河古道(注1)、排空洪泽湖的宏大计划,而苏北灌溉总渠等治淮工程完成之后,再改的话,那代价就太大了。

    注1:古河道早已不复存在,想要恢复就必须重挖,而对淮河这样的大河来说,如果只有一条主河道入海的话,必须挖出够宽够深的河道才行,这工程量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太大的,远不如苏北灌溉总渠那样分为多条渠道泄水的方案实际,但论泄水量的话,却还是一条宽而深的干流效果更好,而且还能兼收航运之利。(未完待续。。)

    。。。

第五百一十六章 治理淮河() 
ps:  感谢书友“望云山人”的慷慨打赏和书友“疯狂帝国”投出的2张月票,继续求推荐票^_^

    但在这个时空,由于吸引到了福特公司的投资,加之胡卫东的特别重视,现在的中国已经可以生产几乎所有门类的重型机械,有了它们来啃工程中的硬骨头,胡卫东的构想就有了实现的可能。。。。。。

    而水利专家们也积极献计献策,令胡卫东的淮河改造计划更加完善,比如洪泽湖无需彻底消失,湖内较深的几处可以保留下来让其形成较小的湖泊,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小工程量,另一方面则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虽然因为灾害形成但却具有天然湖泊特质的小湖为两淮人民造福,等于是天然的水库。而胡卫东虽然并非水利专业出身,但他也知道一个常识,只要不是洪泽湖这样的奇葩,水域面积越大,气候就温和,这对农业来说就意味着风调雨顺的概率更大、发生水旱灾害的可能性更小,因此很快就同意了这个提议。

    听取了胡卫东的汇报后,太祖对他的想法十分支持,让他尽管放手去干,还欣然为治淮工程题字:“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胡卫东很清楚,以中国目前所拥有的重型机械的数量,即使只用来开掘下游的主河道都很勉强,因此广泛发动群众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兴修水利、根治淮河,逃难在外的灾民纷纷返回家园,自动请缨打石做治水器材。修造船只,准备运工料、粮草。“父子齐上阵,兄弟争报名,妇女不示弱,夫妻共出征”。300万农民参加到治淮行列,上百万工人、农民日夜奔走在数千里淮河的运输线上。

    中央从东北、华北、中南各省调来了上百万吨的建设物资、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目前全国几乎所有的大型挖掘机,包括太祖在内的中央领导多次亲临淮河治理的一线视察,伟人和党中央这样关怀治淮工程,给工地民工们注入了无穷的精神力量。他们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最简陋的草棚。报酬非常微薄。可他们毫不计较。几天几夜不休息,病了伤了领导不下命令都不能把他们赶出工地,许多人甚至为工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对此胡卫东也深感痛心,但为了和西方列强抢时间尽快实现工业化。中国必须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为此不付出巨大的牺牲。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经过一年的奋战,一条宽度与深度都接近黄河下游主河道的淮河干流河道及其两岸的大堤就奇迹般地建成了,当其与洪泽湖连上之后。这个害湖里多年淤塞不出的湖水顿时朝着下游倾泻而出,场面无比壮观。

    恢复淮河下游的干流主河道、令洪泽湖的水有了出口之后,治淮工程就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工作重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围湖造田,一方面增大耕地面积,另一方面则减小洪泽湖的面积,这同时还顺便平整了土地,便于将其建设成机械化耕作的国营农场;二是广建引水渠和小水库,发展灌溉农业,让三省耕地尽快实现旱涝保收。与开挖主河道相比,这些工作耗时更长,直到五年之后才全部完成,两淮平原也从此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

    水域面积的迅速改变,在短时间内会导致这一带气候异常,因而直到五十年代初期,两淮平原水旱灾害(指的是降水量过多或者过少,而不是根据其造成的经济损失来判定,否则无论如何也比不过淮河治理之前的“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反而更多了,但因为淮河得到治理、以及农村合作社体制利于防灾抗灾的关系,两淮平原的农业生产并未受到太大影响,甚至还连年获得丰收。另外,这在客观上还促进了农村合作社模式的推广、加快了填平洪泽湖的速度,某种程度上来说,坏事反而变成了好事。。。。。。

    而随着水热平衡的重新建立,到50年代中期之后,这一带就基本称得上是风调雨顺了。事实上,在洪泽湖出现之前,两淮平原本来就是少有水旱灾害的鱼米之乡,如今算是恢复了几百年前的原貌。。。。。。

    比起经济建设,1940年中**工事业取得的成就更是举世瞩目,在飞机方面,不但自主研制(虽然总设计师是外国人)生产的先进战斗机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