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运起“仙鹤九变”中的一势“鹤舞长空”亦是飞身而起,片刻便赶过了单迢,先伸手在他脑门上使劲一敲,跟着又升上数尺,在他天灵盖上用力一踩道:“下去玩儿罢。”
单迢在空中无法闪避,吃他这一敲一踩,身子便如流星堕地般落在地面,只闻“喀刺”一声,却是这下坠之力太大,竟将小腿折断了,双膝一软,跪倒在地,痛得冷汗直落,再无力爬起。
赵英杰飘絮一般落在地上,只觉自己施展起《五毒秘笈》地功夫来好像越来越熟,越来越得心应手,正是高兴。
只听一旁丁红烛一边拍手一边欢呼道:“赵大哥,原来你这么厉害,真的把,飞天虎,变成,落地猫,了。”
见着单迢脑门上给赵英杰所敲之处肿了个大大的青包,甚是滑稽,不住的脆声大笑,道:“我瞧也不是‘落地猫’,明明是一只‘独角兽’。”
赵英杰微作一笑,走到单迢身前在他头上用力又是一敲,单迢脑门上顿时又起了个大青包。
他笑着对丁红烛道:“瞧我再把,独角兽,变成,双角牛”单迢吃了他这一敲,眼泪也疼得流了出来,虽不敢再行动手,目光中却闪过一丝凶厉之色,不料被赵英杰瞧到,知道他还没有服气,向丁红烛又道:“丁姑娘,你瞧我还把他变成什么?”
丁红烛仰头想了想道:“你想把他变成三只角么,这就不对了,世上可没有三只角的动物啊。”
赵英杰笑道:“我可不能把他变成动物了,这次他的运道可好啦,咱们把他升一升位,让他做一做如来佛祖。”
说着在单迢头上一阵乱敲,单迢一阵杀猪般地乱叫之后,头上青包坟起,例真如庙宇里的释伽牟尼像的肉髻一般。
赵英杰两掌合什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佛当以慈悲为本,不知佛祖为何倒行逆施,是否要小僧再来渡化渡化?”
他虽然经历甚多,成熟冷静,但毕竟还只有二十五岁,见到这丁红烛极是乖巧可爱,也恢复了些自己的本来年纪应有的心性。
单迢本是欺软怕硬之辈,这番给赵英杰整治得狼狈不堪,知自己万万不是这少年的敌手,赶紧伏首认输才是上策,摇着头哀声道:“不渡化……不渡化了,大侠武功盖世,小人是千服万服。小人马上腾屋煮饭,招待这些穷……这些老人家和小兄弟。”
()免费TXT小说下载
说着便连声吩咐家奴快去准备。
赵英杰斜眼睨他目光闪烁不定,心道:“我若是一走,这人说不得要变本加利地迫害这些难民。”
第237章 船中巨变(1)
赵英杰心思如电,没多时便拿定一个主意。走到丁红烛面前狂声道:“丁姑娘,我瞧你也是江湖中人,身上必备着疗伤的药丸,随便与我一枚。”
丁红烛点点头,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白玉瓶,倾出一枚绿色小丸道:“这是我师门治外伤的‘梅香散’,你是要来给他敷腿伤么。”
赵英杰笑而不答,突然抱拳高声道:“多谢,万毒真君,的高足赐药。”
丁红烛一愣,正要开口相询,却见他对自己挤眉弄眼,便把话咽了回去。赵英杰转过身来,又向方百忧遥遥一揖道:“多谢真君你老人家了。”
回至单迢身前,在他下颌骨一捏,待他张开嘴,便将那药丸弹了进去。
单迢只觉喉咙中落入一物,清香无比,想起他适才说的什么“万毒真君”之语,料必不是好物事,颤声道:“敢问大侠,这是何物。”
赵英杰冷冷一笑道:“好教你知道,这就是五毒门的前辈,莫予恶的师叔,万毒真君”秘制的,穿心蚀骨断肠散,谁要是服了,三月内没有解药,便会肠穿肚烂,肌肤一块块脱落而亡,这些难民你好好相待,三月之内我自会来给你解药,若是发现他们少了一丝毫发么……”
哼哼,可就难说了。不信你尽可一试。”
单迢虽没听过“万毒真君”的名头,但五毒门与莫予恶的名号岂有不知,转头去瞧方百忧,只觉他端坐马上如渊停岳峙一般,实是一派宗师的风范。顿时信了七八分,想到这毒药被冠以”穿心蚀骨断肠散“之名,定是天下极厉害的毒物,心中只是叫苦不迭。连声道:“不敢,不敢,小人一定待他们犹如亲身父母,只是大侠千万记得三月内要给小人解药。”
赵英杰见他满脸惶恐惊惧之色,不由摇头道:“说你是‘落地猫’真没半分错,一点胆量也没有。”
单迢道:“生体发肤。受之父母,小人这命,自己一向爱惜得紧。”
赵英杰摇摇头道:“你要是弃恶向善,自然会长命百岁,若是继续作恶不仁。一定会成个短命鬼。”
单迢不敢多说,只是不住点头。
赵英杰不再理他,任由一干家奴来扶他入府治疗,将身上剩下的所有天铁与金币取出来,到了那名给丁红烛下跪地老者面前道:“大爷。这点儿钱你收着,带人找个地方安顿下来。”
咐在他耳畔轻声道:“今晚避过风寒之后,你便带人离开这府中,刚才我给他吃的毒药是假的,这人若是发现上了当,就糟糕了。”
老者只是哭着点头。又要跪下谢恩。赵英杰一把扶住,见他衣裳单薄,寒风之下,身子冻得抖动不止。连忙将自己的黑色紧身劲装脱下来穿在他地身上,不过他身材彪悍,那紧身劲装到了老者的身上就成了宽松的休闲外衣了。
见一众穷人陆续进入宅中,赵英杰向丁红烛道:“丁姑娘,我也要走了。咱们后会有期。”
丁红烛善良活泼,在泰山派中极受宠爱,同龄的师兄弟们人人老成持重,守礼相待,她反觉得无趣之极。今日遇见赵英杰,既喜欢他的放任不羁,花样百出,又敬重他的武功高强,侠肝义胆,正有相见恨晚之意,忽闻他出言告辞,不由大为失落难舍,但自己一个女儿家与江湖汉子萍水相逢,怎好放声相留,春眉微锁,道:“你……你要走啦,我打赌输了,你还没说要我做什么事儿哩。”
她说了这话,又见到赵英杰赤着上身,肌肉凸出,肩上还有三条青龙,脸上顿时又是一红,连忙低下了头去。
赵英杰对她颇有好感,摇头道:“算了,那是逗你作耍地。”
丁红烛急道:“那怎么成,说好了谁赖皮就是大笨猪,我可不想当大笨猪,这样好啦,你现在没想起来,便当我欠你的,下次见面再说。”
又道:“我是泰山派掌门师妹郭静观的弟子,你记住了,有空一定到泰山来找我玩儿。”
赵英杰闻“泰山派”三字,立即想起了所学的“玉皇十八掌”也不知道她口中所谓的“泰山”在什么地方,与真泰山有什么区别,见她眼光中尽是期盼之意,不便扫她地兴,笑着点点头,翻身上马,就要前驰。
这时那泰山派的掌门方百忧却纵马过来,凝视他好一阵,忽然道:“五毒门的莫掌门可是你的师尊,你刚才用的掌法杂而不纯,还有咱们泰山派地‘玉皇十八掌’,如果我没有猜错,你应该是莫兄的师弟。”
赵英杰不想他居然看出自己用的是五毒门的功夫,听他对莫予恶以“莫兄”相称,估计两人必有交情,也不想露馅,就点头道:“不错,前辈何以知道。”
方百忧流露出欣喜若狂之色,猛地伸手紧紧抓住他的双肩,接着仰天叹道:“莫兄,莫兄,我终于找到你的徒弟,也可以知道你地消息了。”
那中年女子郭静观与丁红烛素知掌门人修养真是已至“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境地,乍见他如此激动,不禁皆是诧异。
()
隔了好一阵,方百忧才松开手,凝视着他道:“言语至此,眼中却有泪花闪动,道:“二十年前,我在杭州与人交手,误中毒镖,是莫兄救了我,而且与我一见如故,交深恨浅,结伴在逍遥国同游了月余,我将泰山派的,玉皇十八掌,传给了一部分给他,平常每隔年余都会见上一面,喝上几杯老酒聊旧,谁知这五年以来,他就音讯全无,我真是担心无比,想不到今日会碰上他的徒弟,快告诉我,你师父在那里,他没出什么事吧?”
赵英杰只好顺着他的话道:“方前辈,师父没什么事,他只是被皇上派到一个秘密的地方做事去了,一时不能出来。”
方百忧这才一脸释然的点了点头,道:“你叫赵英杰是吧,按我和你师父的交情,你应该叫我一声方伯伯才对,你此行何往?”
赵英杰微微思索,道:“我武功才学成不久,想四处游历一下,提强自己地身手。”
方百忧又是点头,道:“杰儿,不是伯伯折你的锐气,你们五毒门用毒的手段自然厉害得紧,不过武学实在练得太杂,无法进入一流之境。”
赵英杰道:“这个道理小侄也明白,但我师父传给我的就只有这些。”
方百忧道:“你我相遇,也是有缘,这样吧,当年我因门规所限,传你师父的,玉皇十八掌,并不全,如今我已经执掌泰山,虽然依然不能违背门规,但可以将你练得不对的地方指正出来,你既然无事,不如先跟我回泰山,让我指点指点你的不足之处。”
丁红烛闻掌门师伯邀请赵英杰同回泰山,也在一旁极力劝说。
其实赵英杰看到了那些难民,对如何复仇正在一片犹豫,但知道现在自己的手枪已无作用,首要的就是练好武功,这方百忧一看就是个武学高手,能够让他指点一下,那真是受益匪浅,闻言思索良久,方点头道:“好罢,小侄便听从方伯伯的安排。”
丁红烛见赵英杰终于答应同赴泰山,不禁喜笑颜开,上前来搭话。而那郭静观却阴沉着脸,不知在想什么。
四人翻身上马,赵英杰在城里重新买了一件外裳,连辔出了城门,却向过去威远王领地的方向而去,过了济州、德州,宋州,便进入了幽州,到了此时,赵英杰更是暗自惊叹,如此看来,这逍遥国的面积应该接近L国的一半,不过人口的密集程度却远远高于已经被内战打得千疮百孔,百业萧条的L国,这真是一个奇异的世界。
出了幽州城六十里左右,一道惊涛卷雪,滔滔聒耳,芦花满岸的大河已横在面前。
丁红烛在赵英杰的旁边,道:“赵大哥,这就是松阳河,听说过去大明军队与威远王就是隔着这条河对峙了好长的时间,还是皇上忽出奇兵,绕道攻到渤州去,这才胜了那一仗。”
说话之间,却前面的河岸之边,停泊着一艘大船,船高两丈,长约六七丈,桅杆怒耸,垂帆而待。舱内建有层楼,窗花精巧,绿栏四围。
船头上有一名四十来岁,身着蓝色长袍,生得白白胖胖的男子正在朝岸边道路张望,见到方百忧等人,远远便喊道:“掌门师兄,郭师妹,你们终于来啦。”
赵英杰闻他的声音丝毫未被涛声所压,暗道:“这人的内力好生精纯。”
上得船来,那人细细打量赵英杰一番道:“掌门师兄,这汉子是什么人?”
方百忧不愿多说,只淡淡道:“是我的一位故人之子。”
跟着即道:“大师兄和二师兄来没有?”
那人堆着笑道:“来了有一天啦,都在楼上船舱里。”
方百忧点点头,向楼上走去。
第238章 船中巨变(2)
赵英杰随在他身后,丁红烛轻声道:“这是我的四师伯宋贤志,江湖上称他为‘碎碑神掌’。”
那宋贤志引众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