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援助十三殖民地。对抗英国,虽然最终获得了通过,甚至还慷慨地赠送给了大陆军一批装备,但实际上国政院和民间中对于援美的非议不少。特别是现代众里,不少人都曾经愤恨过美帝的霸道,当年吃了美国人不少的亏,甚至在祖国崛起之后,又处处搞打压、再平衡,于中国周边挑事,甚至还培植内部的一些分裂势力。
即使从现实的角度来讲,北美虽然广阔,但是容下两个强国还是很难的。大唐在向东扩张,美国在向西扩张(西班牙早晚会被赶出北美大陆,墨西哥属于忽略不计的类型),双方必然要在内陆的某一点相遇,然后创造一个数千公里长的国境线。
有人认为,扶植了美国,使得美国快速独立,并且发展出自己的工业体系,是一件对大唐极为不利的事情。而且跨大西洋航线怎么说也比跨太平洋航线便利,而且欧洲有着更好的移民传统,美国可能比大唐发展更为迅速,到时候大唐就是傻乎乎地给自己养了一个巨大的敌人,造成了巨大的麻烦。
但实际上,内阁成员以及白南的考虑是更为深远和复杂的。北美容不下两个强国,这个观点基本上是成立的,那么谁又说美国必定会依照后世的轨迹,一步一步发展成一个超级强国,乃至未来的世界霸主呢?美国一大天然的优势,就是北美大陆上没有直接的敌人,地缘政治环境优越,缺少直接威胁。
那现在呢?大唐就在身畔,而且带着极强的进取心和开拓**,这个威胁恐怕大过了很多欧洲国家。来说说美国的武力值,十三殖民地现在人口二百多万,在独立后会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增长,到1808年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居然翻倍到了530万,至19世纪中叶时,美国人口已增至3144万人,其中移民贡献率为21%。这样的人口基数,按理讲能够带给美国一支规模不错的军队,但实际上,美国陆军一直到二战之前,都是世界传统军事强国嘲笑的对象。南北战争中,两方打出翔来,可在诸多军事专家眼中,只不过是二流的将军统帅三流的士兵,打出的下九流战争。
1848年美国发动美墨战争夺取了偌大的美国西部,可是欺负的对象那是羸弱的墨西哥,这个国家的弱鸡是有传统的,所以到了后世也经常出现毒枭们发兵围剿政府军这类奇葩事情。
大唐不是弱鸡,而是猛虎。美国建国后一百多年内都没有多少常备军,拓殖西部主要是带着枪支的移民完成的。那个时候他们面对的是蛮荒的土地和印第安人,自然向西进展没有问题,可是如果携家带口去往西部的美国人,走到一半突然见到了大唐的军队拿着枪炮指着他们,让他们滚回去,只要大脑回路是正常人,他们都不会继续往西。
所以,白南等人觉得,美国人丝毫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唐,拿后世美帝的敬畏心态,乃至把一个超级霸权国的未来生生赋予给现在的新英格兰,是绝对不可取的。
也许有人认为即便现在美国不可怕,但是未来美国发展起来,也是挺大的威胁。只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美国在发展,大唐同样在发展。只要杜鹃计划帮助大唐砸碎满清钳制的枷锁,使得大批中国移民能够抵达大唐本土,那么一个三亿人口的移民来源地所提供的移民量,加上同文同种、同族同心,要比内部族群复杂、信仰多元、矛盾深刻的前往美国的欧洲移民,更为可观。
加上大唐拥有超出时代的技术水平,更强的军事力量,如果这样子还要担忧美国对大唐形成威胁,那么可以说穿越众算是白穿越了。至于美国建立工业国家这种事情,加拿大同样也是工业强国,还不是被美国人给压制住了。大唐的目标,就是限制美国的发展,使得唐美关系发展成类似之前的美加关系。
此次支援美国人,并获取了美国人的好感,大唐将迅速地开辟出唐美贸易,虽然绕美洲航线让人难以忍受,但是想要完成贸易,还是办法不少的。靠着大量的产品倾销,乃至文化的输出,大唐都可以对萌芽状态的美国形成影响力。多二百年见识的唐人,完全不需要让美国像是殖民地一样,英国人就吃了这个苦头,可是大唐却可以像二十世纪的发达国家一样,通过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让美国人自觉自主地成为利益链条上的一部分,让他们复杂低端制造以及原料生产,而得到一个相对合理的利益区间。
当然,美国北方派系会更倾向于自己建立强大工业,但是他们的技术劣势会反映在市场销售上面,廉价优质的大唐商品会打的北方人溃不成军。而那个时候,联邦政府很可能耍赖提高关税或者限购大唐商品,白南就很自然地会拿出下一招——挑唆南北矛盾。
美国南方阵营是传统的种植园势力,种植棉花和各种作物,只要大唐跟种植园主们签订优厚的贸易协议,种植园主们会发觉跟大唐做生意远优于跟北方佬以及英国人做生意。北方在贸易上如果出了招,那么受损的一定是南方,南方阵营便会倒戈,因为历史上这件事已经发生过了。只不过第三者不是大唐,而是英国人。
凭着工业优势,以及一句虚无缥缈的解放黑奴的宣言,北方阵营获得了胜利,但是如果大唐给予南方阵营极大的支持,甚至亲自出兵作战,那么北方绝不会获得胜利,那么后果很直接,那就是美国南北分裂,这似乎更符合大唐共和国的利益。
所以美国不足为虑,将来就是被大唐揉圆搓扁的货。反而是英国人,让大唐感觉到更直接的威胁,未来大唐的领地绝不限于北美和东亚,而英国一个海洋国家到处戳,实在烦人,消耗英国力量,进而消耗欧洲列强力量,使得大唐获得更多的全球开拓空间,这是大唐共和国外事战略上一个重要主线。(。。)
115 人非()
1775年7月,第二批候鸟船队抵达香港岛。这一次的船队规模要小了一些,只有三艘船,除了运输移民的海洋之光号,还有两艘三千吨的货轮,这一次出口广州的货物,除了上一次就有的玻璃器皿、高档皮具,又增添了一些新的品种,比如一批机械怀表、腕表等小机械类产品,还有就是纺织品。
纺织品一直是近代工业国家出口的主力军,英国的棉纺织业几乎撑起了出口的半片天空。大唐现在尚无稳定的棉花供应地,少量棉花进口来,也都填补了自己的需求,即便如此也需要大量的化学纤维成衣来填充市场。不过珈州的农场尝试性种植了亚麻,虽然今年尚未收成,不过想来明年来广州的船中,便有亚麻纺织品了。大唐真正能够做到出口的纺织品,还是毛纺织品。
已经开始放牧养殖绵羊、羊驼等出毛牲畜的大唐革新农场,出产了相当一批羊毛,革新农场便自购了一批毛纺织设备,生产出了一批毛线。革新农场的书记很有经营头脑,便拿了毛线去染整,最后他又从手巧的印第安妇女和越南妇女中招募了一批女工,纯手工地打毛衣。珈州气候相对温暖,对毛织品需求不算太大,不过也有一些怕冷的人会购置。所以这批毛衣、毛线手套之类的东西,很多就被装上了船,准备送到清国去卖。
另外出口货物中比较多的就是各种金属工具,后世发明的诸多小型手工工具几乎都有包括。还有数量不少的精铁农具。虽然相比之下利润率比较低,不过本着为本国企业销售剩余产品的心态,还是拿出来一并卖了。
主持这次船队的是国贸公司的经理林有德。跑过一次跨洋航线的他,已经算是比较熟悉,而且跟广州十三行的人也认识,所以做生意更加方便些。此次的船队并无军舰的护航,主要是考虑到跨洋航线中经过陆地并不多,威胁相对较小,而且大唐船只的航速更快。所以就算遇上了什么危险,逃离都不成问题。本身大唐海军的军力有限,所以这一次也就没有再派军舰跟随。
抵达香港岛后。林有德便发现香港的水寨规模似乎已经扩大不少,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水寨周围活动,喧闹的气息似乎更像是市镇而不是海盗窝。
杨真已经率先出寨子相迎,这位面白无须的太监海盗。似乎身上匪气更足了一些。见到林有德之后已经不再是军礼,而是江湖气蛮足的抱拳。
“舟车劳顿了,林经理,快快入寨子来,也让杂家给你接接风。”
林有德温和笑道:“多谢杨上校了。”
听到上校之名,杨真看了林有德一眼,面上笑容不变,引着林有德进了水寨。
“这段时日。香港水寨又有发展了,我们击败了周围几股海贼。招降了他们的力量,这里面胡发奎胡统领出力不少,我们香港水寨此时已有丁口五千,算是初步称霸了广东沿海一带,不过林经理也放心,我们并未主动挑战满清的水师,平时也就是在海上打劫一下过往船只,而且绝不伤人命,只取二成做保护费,还护这些海商周全。大家反而都抢着要向我们缴纳保护费呢。”杨真颇有些自得地说道。
林有德还是笑,但是心中却是不信。而且当初制定计划培植香港海盗,可并不是为了打劫来往船只的,是为了方便移民在这里进行转运,可是杨真似乎真的把自己当成了海盗,做起了没本钱的买卖。
“杨上校,不知道现在有多少移民停留在香港,能够直接上船接走?”林有德问了最关键的一个问题。
杨真道:“这些时日来,杂家命林方等人用心在大陆招募移民,只是总是不敢声张,完全靠跑腿和一张嘴,很是艰难。好在天地会的兄弟们帮助不小,这几个月来,香港水寨已经聚了千多口移民,光吃饭都吃得杂家心焦了,正好林经理来了,将这些移民快快送回国内吧。”
他又顿了顿,说道:“胡统领日前领着两艘船去了安南,不日便会返回,到时候还能再招到一批越南移民,还是以女子和稚童为主。在广东好些移民不见船不愿意出洋,这会儿都在家中等候,须得天地会的兄弟们前去传递信息,将他们送到香港这里来。这么计算一下,这一趟林经理差不多能带三千余移民回国呢,自然是大功一件!”
“还全赖杨上校的努力。”林有德客套道,三千移民这个数字之前他就有过预测,虽然比第一次要多了三倍,但这一次毕竟有专人去经营,而且花了一段时间,所以也不意外。
这一次海洋之光号差不多就能够坐满了,三千多劳动力的加入,对于大唐来说也是一股重要的新鲜血液,这毕竟已经差不多是大唐人口的百分之二了。候鸟船队今年还会有一批,如果每一次都是差不多二三千的移民量,那么每年大唐能从清国带走**千名移民。这个数量貌似不少,但是比起内阁所设想的大规模移民,还是不太够,仅大唐珈州一地就有大片的良田等待开垦,峡湾沿海地区适合发展工业和航运。所以也无怪大唐激进的选择了杜鹃计划,以战争的方式从满清获取移民了。
只是林有德这次看,杨真似乎心思不是特别在自己的任务上,反而扩展海盗集团的势力,他更为上心一些。杨真手下已经有五千海盗,即便是令这些海盗担任水手,为大唐效力,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杨真根本不提将自己手下人送一批给林有德这种事。
“看来果然如一些人所说,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