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美大唐-第4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即白南摊开纸,随便写着这次唐清冲突的总结。冲突的根源实际上是唐清之间的利益矛盾。对清而言,大量人口外流造成社会问题,同样青州案的发生也触怒了嘉庆。对于大唐来说。移民需求是不可遏制的,任何阻碍大唐获取移民的行动。都要被掐灭。也正是因为这一问题上的对立,最终导致了冲突的发生。

    不可忽视的是这次事件中。嘉庆和清廷暴涨的自信心,这种自信心使他们认为自己可以让大唐退步,最终采取了激烈的行动,也就是扣留大唐移民,中断与大唐移民局的合作与配合。大唐其实在这次的事件中,态度和行动方式都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变化的还是清廷这边。他们不再吃大唐强硬的一套,希望硬碰硬,当然最终也是自己头破血流。

    大唐方面原本不想打仗,又一定程度的退让,不过由于清廷的行动严重损害大唐利益,白南发动了第三十三套演习方案,实际也就是对清廷进行实质性的武力震慑。这场武力震慑是很有效的,它让嘉庆梦回十二年前那场京师事变,最终担忧自己的皇位问题,同时又不敢跟唐军全面开战,最后选择了妥协。

    大唐在这次的事件中,也消耗了对清国的耐心。党内也逐渐有了声音,认为应该从速推进吞并清国的计划,因为不稳定的清廷开始逐渐地往麻烦制造者方向变化,大唐最不需要的就是在自己最重要的利益来源地上,需要跟一个总是制造麻烦的统治者打交道。

    白南也同样有类似的想法,不过准备还是需要按部就班的,短短三四年之内他是不可能发动这样一场吞并行动的。中华故土对于大唐来说十分重要,但是大唐的利益现在也算是遍布全球了,可以预见的,在欧洲,大战正在酝酿着,虽然大唐并不是一个欧洲国家,但是除了唐以外,现在重量级的玩家都是欧洲国家,欧洲的大战是大唐能够利用的,而不可避免的,白南对于参与这场战争也有着很大兴趣。

    欧洲国家的战胜与战败,兴与衰,实际上关系到全球殖民地和利益的划分,在这样一场分蛋糕的战争中,大唐是不能站在后面,单纯看欧洲人打生打死的。大唐并不满足现在这样的殖民地海外领的拥有量,大唐想要更多。

    。

633 一个国家两种革命。() 
一个国家,两种革命。

    真正确切地来说,在法兰西的土地上,也许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革命的手段,他们有着不同的信仰和政治诉求,体现出来就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仅仅是在巴黎,不同的政治派别就互相倾轧着,争夺着这个欧陆强国的至高权力,而贵族和王室也同样不甘寂寞,在想着各种办法来维护自身。似乎在这场大革命之中,巴黎就是舞台的最中央,一切的一切都发生在这个瑰丽的城市。而其他的法国城市在巴黎面前,是如此的黯淡无光。

    但事实上,在法兰西的各地,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们,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去革命。

    斯特拉斯堡,莱茵河畔的法国最大边境城市,也是阿尔萨斯的首府。小小的酒馆中,借着昏暗的灯光,犹太青年鲍曼擦了擦嘴,合上了手中的小册子。鲍曼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阿尔萨斯人,说德语的法国人。

    一年多钱,莱茵河对面的战火连天,炮声如雷。鲍曼和很多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同样紧张地望着对岸,为那些德国人祈祷着。战争持续了半年的时间,德国人取得了胜利。让鲍曼感到振奋的是,一个崭新的国家出现在他们的眼前。承袭来自大洋彼岸的大唐共和国的诸多先进理念,在德国人们是平等的,没有贵族能够欺压平民。人们可以自由地去信仰宗教,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而且,犹太人在这个国家不受到任何歧视,能够上学,能够当官,能够自由地经商。

    就在他想着事情的时候。酒馆的老板拍了他的肩膀一下,说道:“小子,赶紧走吧。十点以后你是不能呆在城里的。”

    鲍曼点点头,他知道老板并没有恶意。只是提醒自己。这座城市不比对岸的德国那样宽容,十四世纪,这里发生了一场针对犹太人的屠杀,近三千名犹太人被烧死,剩余地被驱逐。即便是现在,鲍曼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阿尔萨斯人,仍旧不能在这座城市里呆到晚上十点,因为城里有规定。任何犹太人不能在城里过夜。

    鲍曼对此已经没有那么愤恨了,他将那本小册子塞进了自己的口袋中,付了几个硬币的酒资,然后走出了酒馆。

    酒馆外站着一个高大的家伙,一头金色的头发,穿着一件毛呢大衣,倚在柱子上吸着一根卷烟。鲍曼走到了这个男人身边,他比较瘦小,在这人跟前像是一个小孩子一样。

    男人将烟屁股扔到脚下,将火碾灭。开口道:“同志们已经准备好了,下半夜就动手。”

    鲍曼眼中划过一丝兴奋,不过表情仍旧是平静的。然后他问道:“凯勒曼那边如何了?”

    高大的男人回答道:“没有什么成果,这个人比较倾向于法国,而且热衷革命,认为这场革命能够带来一些不同的结果,所以对于咱们比较冷淡。”

    鲍曼嘴角轻蔑地扯动了一下,说道:“如果领导革命的是法兰西国革,也许还能看到一丝希望,但是靠着吉伦特派那群白痴和雅各宾派那些愣头青,能够成什么事。”

    高大的男人道:“就算成功了。巴黎那边也会做出反应的。”

    鲍曼点头,说道:“但德国也不会坐以待毙。一年前的德意志革命。其实给了法国巨大的喘息之机。普鲁士和奥地利的两个君主,都已经磨刀霍霍了。如果没有那场革命,恐怕普奥联军这个时候都已经打到凡尔登了,毕竟那位王后可是奥地利皇帝的亲妹妹。德国人用自己的血给法国人挡掉了一场灾,法国人是该还账了。”

    “但法国人并不会这么想,阿尔萨斯和洛林在他们看来就是自己的东西,哪怕你们阿尔萨斯人是说德语的。关键的是,你在危难中去帮助一个人,他会对你感激涕零,但是你在危险发生前就把他推开,他可能会怨恨你。”

    鲍曼沉默了片刻,说道:“你从一开始就不看好我们的事业吗?”

    高大的男子摘下了头顶的帽子,他有一张棱角分明的脸,眉头上方有一道疤,下巴上都是胡子渣,他的脸充满了忧郁的气息,整个人都很萧索。

    “不,国际主义的革命在欧洲最终会走向全面的胜利,不管是德国还是法国。但是对我而言,阿尔萨斯和洛林属于哪个国家,并没有特别的意义,但如果因为这一地区的归属而引发两个国家的冲突,这就是很讨厌的一件事情了。”

    鲍曼稍稍有些不解,问道:“斯坦松,据我所知你是一个德国人,难道你不希望你的国家多拥有一块领地吗?”

    斯坦松平静地说道:“准确地说,我是唐国国籍,我也并不服务于德意志国革,我服务的是第一国际。”

    他看着鲍曼,继续说道:“你所看到的东西,太狭窄,一座城市,一个国家,这种得失似乎已经很重要,但是我所看到的是整个世界,是国际主义光芒照耀下的未来。你要知道,法国正在发生的革命,虽然现在是一团乱麻,但是国革总会获得最终的胜利的。而你所希望的东西,无论是民族的平等,还是人民的权利,都会来到阿尔萨斯和洛林。”

    鲍曼摇头道:“看得东西太大太远,等于什么都没有看到。至于根本没有谱的事情,我也不会寄予希望。”

    斯坦松将帽子戴回头上,道:“有意思的表述,唐人也有一句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大概是同样的道理。但是,如果人人都看着当下,看着自己所处的那个位置,总会出现问题的。”

    鲍曼看了看手表,道:“这些虚无缥缈的问题也许可以以后讨论,如果没有别的事情,我想我还有一场起义需要参加。”

    斯坦松耸耸肩,道:“虽然我认为是很没意义的事情,但是第一国际已经认可了,而且你们已经拥有了足够的力量,胜利是可以确保的。不过图个吉利,还是要对你说一句,祝你好运。”

    。

634 阿尔萨斯洛林() 
斯特拉斯堡的烽火点燃,整个城市中的革命者们就此被唤醒,人们用木棒和叉子敲开了市政厅的大门,焦急地将一面德国国旗插在了市政厅的旗杆上面。与此同时,在南锡、在默兹、在孚日,革命群众们做着相同的事情。

    不知道出于怎样的念头,驻守在阿尔萨斯洛林的法国莱茵军团并没有对革命者们进行恐怖的镇压,他们仿佛像是没有看到这一切似的,而革命者也没有去攻击莱茵军团的驻地,从而局面出现了一种诡异的平静。

    却说阿尔萨斯洛林的归属,其实也是一本烂账。白南这一代人在中学的语文课本上都学过都德的《最后一课》,其中老师和学生们的爱国情怀让人动容。不过后来有人打枪说,明明阿尔萨斯洛林人是说法语的,就算是被强令说别的语言,也应该是说法语才对。之后又有人出来解释,虽然阿尔萨斯洛林人确实是以德语为母语的,但实际上更加认同法国,所以最后一课中的场面并不是不可能发生的。

    历史上,关于阿尔萨斯洛林的归属最早可以溯源到公元九世纪。加洛林王朝兴起于洛林的梅斯地区,定都于离阿尔萨斯…洛林不远的亚琛。查理曼创立了一个统一西欧的大帝国,然而到他的继承人虔诚者路易时期,维系和传承这个广阔的帝国变得困难重重。公元843年,虔诚者路易的三个儿子根据公平原则签订了裂土封王的《凡尔登条约》。根据条约,帝国被分割为西法兰克王国、中法兰克王国、东法兰克王国三个部分,这三个王国分别是今天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的前身。阿尔萨斯…洛林此时归属于中法兰克王国。但是,中法兰克王国领土狭长,阿尔卑斯山以北的领土易攻难守,仅十年后。东西法兰克国王就轻松穿越边界,在阿尔萨斯境内的斯特拉斯堡会盟讨伐中法兰克国王。阿尔萨斯…洛林地区作为加洛林王朝的“龙兴之地”,从此成为东西两大强邻争夺的重要目标。西法兰克王国的秃头查理先拔头筹。于869年吞并了洛塔尔吉王国,开启了第一次争夺阿尔萨斯…洛林的“百年战争”。在接下来的一百年里。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多次易主,直至9世纪末,由于西法兰克王国发生王朝更迭,取代东法兰克王国的神圣罗马帝国才稳定控制了阿尔萨斯…洛林地区。

    然而从13世纪开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权威日益衰落,帝国核心领地从今天德国西南部的士瓦本变成哈布斯堡王朝的奥地利。原本处于帝国核心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逐步滑落到帝国的边缘,神圣罗马帝国对阿尔萨斯…洛林的政治控制也日益松弛,当地诸多教俗领主逐渐获得了事实上的自治地位。16至18世纪。法国为了打破哈布斯堡王朝的包围圈当时奥地利、荷兰和西班牙法国几个主要邻国都是哈布斯堡家族领地),逐步吞并了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因为此地既是连接哈布斯堡王朝德意志领地和尼德兰领地的南北走廊,也是连接法国和德意志的东西要道。

    效忠于法国,却不是法国人,为了维持波旁王朝在阿尔萨斯洛林的统治,波旁王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