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美大唐-第3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眉开眼笑,这等于又有了一个意向性的订单,高传忠这些年赚了不少,手里捏着大把的票子,买得起船,他连声笑道:“那就欢迎高船王了。”

    ****的西海岸船厂规模大,得益于大唐的经济发展迅速,航运业也跟着不断膨胀。各贸易公司都需要大量的新船,在大唐航运总吨位破千万吨之后,这个趋势仍然没有丝毫遏止的征兆,还在大幅度地增长着。西海岸船厂不停地赶工着各种船舶,并且还忙着加建新的干船坞,并且开设分厂等等。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一身休闲打扮的刘征泰出现在了会所中,两人都上前打招呼。

    刘征泰带着笑容跟两人问号:“张哥、高船王。”

    高传忠并没有倚老卖老,刘征泰年纪虽然轻,现在也就四十岁不太到,但是他手中的通用集团,已经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大型企业。通用旗下多个汽车品牌,畅销海内外,而且跟****的西海岸船厂一样,通用公司也同样涉足军工领域,军工这一块虽然比起民品不一定赚得更多,但是毕竟是有了军方和政府的关系,等于多一层护身符,是一般私营企业家所羡慕不来的好待遇。

    刘征泰问****道:“赵振海那厮不在吧,看见他我倒胃口。”

    ****笑道:“你少矫情,这场子就是他开的,不喜欢人家可以不来啊。”

    刘征泰哼哼了一声道:“这厮人品虽然不能让人恭维,但是伺候人的本事还是好的,全洛杉矶也就是这里能消遣一下了。”

    ****和高传忠对视一笑,****道:“你也是真会挑刺,耍了人家的,还说人家的不好。”

    。

599 萃英会(中)() 
在场的三位企业家,刘征泰、****和高传忠,都是身家超过千万唐元的超级富豪,是大唐在建国后涌现出的第一批资本大鳄。而且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是实业型的企业家,名下的主要产业都是经营实体经济的,并且为国家发展和大唐的影响力在全球拓展,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与刘征泰三人不同,这家东海俱乐部的拥有者,也是被刘征泰十分看不上眼的赵振海,名下基本上没有什么有力的实业,而赵振海此人也向来不以经营为能,说白了就是一个善于钻营和勾连的投机者。

    赵振海的发家之路绝对算不上是无懈可击的,与刘征泰等人一样,赵振海同样是拿着国家当年的创业贷款起家的,不过刘征泰等人是拿着这笔钱办起了自己的企业,而赵振海却拿着这笔钱做起了投机。他没有进行当初许诺创业项目组的那个项目,而是拿着这笔钱开始搞起了贸易,不仅如此,他还忽悠了一些同样拿到项目款的创业者的钱,一起搞贸易。

    那个时候大唐的海贸是一本万利的,很多地方的商品价格还没有稳定,出现一只精美玻璃瓶卖出成本上百倍价格的情况都是常见。赵振海在国内忽悠那些创业者们,忽悠政府部门,去到了清国等出口商品目的地又忽悠当地的商人,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就变成了一个百万富翁。

    而这个时候,国家开始彻查创业计划的落实情况,一批拿了钱没有做事的人被检察院起诉,而有的创业者借给赵振海的钱现在还没有收回利息,直接把事情给闹大了。法院最终判处赵振海非法集资以及诈取国家公用项目资金的罪名,不过由于赵振海的态度良好。而且主动缴纳非法所得,所以量刑并不算重,判了三年。

    进去两年半时间内。赵振海就争取到了减刑从监狱里放了出来。而此时大唐已经成功发动了京城事变,稳定了大清的市场。赵振海当初交还国家的钱虽然数额不小。但是狡兔三窟,他自己还是窝藏了一笔现金。

    这个时候也正值大唐的证券市场开放,虽然大唐对金融行业监管一直比较严,限制也非常多,对于私人资本进入金融市场也十分警惕,不过对于赵振海这样精于金融行业的人来说,仍旧有比较大的操作空间了。通过对股指期货的操作,加上股票投机、基金对冲等业务。四五年之内,赵振海将手中的一点钱变成了上千万。并且在1790年白南上台后解放了私营基金的项目,赵振海随即手握重金开创了赵氏基金。

    在成为了国内首屈一指的金融资本家之后,赵振海又在洛杉矶开办了东海俱乐部,这也是大唐首家以服务富豪群体为宗旨的高级会所,其中各种服务项目一应俱全,从整个会所的装潢到其中的娱乐,都让人耳目一新。当然东海俱乐部的会费也是惊人的,每年会费高达1万唐元,这甚至超过很多高收入家庭的全年收入。

    赵振海在功成名就之后。十分注重结交商界巨子,这也是他开设东海俱乐部的主要原因,而这家俱乐部虽然在账面上仍旧是赔钱的。但是却给赵振海带来了不少的人脉,和提供了一些商机。

    刘征泰摇晃着手中的高脚杯,对身前两人说道:“这个赵振海,还是真把咱们大唐当完全的资本主义国家呢,有时候也不知道他是真的机灵还是假的机灵。”

    高传忠淡然道:“刘老弟也听说了赵振海邀请国会议员加入东海俱乐部的消息了?”

    刘征泰冷笑一声,点头道:“是啊,赵振海是找死啊。这东海俱乐部里,虽然都是做生意的,但是占着国革党籍的。得有三分之一,前脚有国会议员要是真加入进来了。后脚就会有人在党代会上提出罢免动议,谁敢拿自己的仕途开玩笑。”

    ****道:“赵振海在私下里交联议员和公务员的事情也没有少做啊。只是很多事不能做在明处,要不然都是把柄。”

    高传忠道:“这赵振海这么一番动作,其实何尝不是对政坛的试探呢,我们国家从建国之后,一直都是在制度和风气上越加开放,对于私营资本在很多领域的限制也放松不少,赵振海未尝不是想走政商结合的路子。”

    刘征泰眼神中带着不屑,道:“政商结合?国革党员百万,对国内政治把控严密,钱权都是不缺,凭什么跟他赵振海搞政商结合?归根到底国革还是红色政党,对私营资本是有防备之心的,还能真的让赵振海把手伸进来?”

    ****也是点头道:“所以赵振海才拉着咱们这批人,想要给他壮声势呢。他一个商人,国家说办了他就办了他,可是如果这东海俱乐部中的商人,都支持他,那么国家做事就得考虑后果,毕竟这几乎是咱们国家民营经济的半壁江山了,一锅端了这里这批人,恐怕国家经济就得出现一波地震。”

    “这也就是为什么,郭大亨他根本就不跟赵振海联络,也根本不入东海俱乐部的会籍。”刘征泰说道。

    他口中的郭大亨是郭全福,也是大唐的首富,餐饮界的重量人物。赵振海曾经多次登门拜访郭全福,希望他能够加入东海俱乐部,但是全部都吃了闭门羹。郭全福本身就是深居简出、比较低调的人,除了比较相熟的朋友,谁也不搭理。赵振海什么心态和打算,郭全福那么精明的人都看得清楚,自然不愿意去蹚浑水。郭大亨本来生活就很简朴,不注重享受,所以东海俱乐部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

    刘征泰说道:“两位大哥,这事儿关系立场,更关系咱们旗下集团未来的发展,赵振海想要找死他自己去找就好,不管以后他要搞什么风雨,咱们都不要参与,不过现在咱们会费交了,该玩的就玩,想要找咱们给他冲锋陷阵,就敬谢不敏了。”

    。

600 萃英会(下)() 
赵振海这个时候确实不在东海俱乐部之内,而是在洛杉矶一家中档餐厅中,与一个仪表堂堂的中年男人吃饭。

    “谢议员,我敬你一杯。”赵振海殷勤地举杯,姿态十分地低。

    国会议员谢正林轻轻举杯,跟赵振海碰了一下,但是入口的酒浆却只有一点,而赵振海却不能怠慢,一口将酒杯中的白酒干下去了。

    谢正林微微皱眉,说道:“赵老板慢点喝,要是喝出个什么毛病来就不好了。”

    赵振海作出一副感动的模样:“谢议员关心让赵某感激涕零啊,谢议员不愧是体察民情、为民主持正义的国会议员啊。”

    谢正林对于赵振海的这个做派并不很喜欢,但是却碍于情面不得不跟赵振海吃这顿饭。谢正林并不是穿越众,而是十多年前移民到大唐的,不过谢正林有功名在身,而且家境殷实,在适应了大唐的环境之后,又加入了大唐国革,并随后成为了地方议员。因为谢正林形象佳,而且善言辞,在任内有着实为当地百姓做了几件好事,被媒体披露出来,所以在新一届的国会议员选举中,四十多岁的谢正林作为新鲜血液进入了国会,成为了一名国会议员。

    谢正林有个侄子,是在洛杉矶大学商学院读金融的,在毕业之后本想进入证券公司、投行一类的单位,不过这些国有企业的赚的钱少,谢正林的侄子想进入一家私有企业,而业内职工收入可观的就要看赵氏基金了。赵振海在得知谢正林侄子的身份后,几乎在没怎么面试的情况下就把他招入了公司,还通过他的关系,希望跟国会议员谢正林吃一顿饭。

    谢正林对于这个事情还是比较惊疑的。毕竟国会议员与金融资本家私下会面,在大唐的舆论环境中听上去绝对不是什么特别光彩的事情。而且大唐对于各种风纪控制也是很严格的,谢正林也不敢违法乱纪。不过毕竟赵振海还是给了谢正林一个人情。而且仅仅是吃顿饭,两人在买单的时候还会aa制。避免别人口舌。

    赵振海毕竟不是情商低的人,在看出谢正林这个人对于马屁的免疫力比较高之后,赵振海转换策略,开始跟谢正林聊天,展露自己的学识和谈吐。

    “……国内现在对于私营产业呢,还是十分宽容的,不过跟很多欧洲国家比起来,我们的步子还是迈得小了一点。太过拘束了,对于我们经济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特别是在金融领域,一个活跃健康的金融行业,能够盘活我们各行各业,增加总体经济的运行效率。国有商业银行已经存在了十多年,规模庞大,但是进步寥寥。许多民众对于这些国有商业银行多有怨言,这说到底还是缺乏竞争的关系啊,引入民营资本,开办私营银行。给银行金融业带来更多的竞争,对于广大人民群众都是一件好事啊!”赵振海侃侃而谈着。

    谢正林听出了一点蛛丝马迹,他本身就是在国会中。负责经济和金融政策这一方面的,了解十分深入,而且掌握不少内幕情况。赵振海的一番话,谢正林自然能够明白,这个家伙是想要国家开放私人建立银行的政策。现今大唐的各家商业银行都是国有企业,是一分钱的股份都没有外面的。银行能够吸纳大量的社会资本,而且进行贷款,其盈利能力是十分可怕的。国内几个商业银行,常年领跑利税的前几名。为国家带来了大量的收入。

    赵振海自然是明白一家自己的银行究竟能带来多大的好处,不仅能够大量盈利。而且赵振海其后也可以利用这样一家商业银行,铺展开自己的金融商业帝国。毕竟任何一个金融财团,必然是以银行作为核心业务和主轴的。

    谢正林字斟句酌,然后说道:“赵老板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国家现在对这一块还是看的比较紧的。短时间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