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南已经不知道现在自己是何种心情,甚至都不知道该如何接话。梅欧拉又轻轻吻了他一下,转身去拥抱许可馨和白欣,最后她挥挥手,在一群难舍的目光中,登上了舷梯,优雅而又仪态万千。
360。第360章 354 红颜醉(五)()
白南请了三天假,在此之前他把自己不在的这三天的所有工作全都布置好了,并且通知自己的秘书潘朴,如果没有重大事件,不要来自己家找自己。 对于一个官员来说,这样的举动有些不成熟和幼稚,但是白南执意这么做。
他是一个三十四岁的男人,还有一点青春的尾巴握在手中。而且,尽管操心的事情非常多,工作也很卖力,白南看上去仍旧像是二十多岁的人。这大概跟白家的基因有关系,他的祖母在将近六十岁的时候,仍旧像是四十几的人,而白南他老爸在四十岁的时候,还有二十几岁的小姑娘以为他是同龄人而追求他。
回到自己的家中,许可馨挽着白南的手臂,问道:“你想跟我说点什么的话,我就在这。”
白南对着妻子轻轻一笑,握了握她的柔荑,道:“没事儿,我就想自己静一静。”
许可馨点点头,道:“那好吧,欣欣已经累了,我哄她睡一会儿。”
“去吧。”白南点头。
来到自己的书房,白南给自己沏了一壶茶,清香的碧螺春似乎让人的头脑更清醒了一点,但是清醒的头脑往往会带来更清楚的情绪。白南摇摇头,走到书架便,随便拿下来了一本书,坐在窗边开始。
直到许可馨叫他吃饭,他才停下来。然后接下来的三天内,白南就是这样看书,吃饭,看书,吃饭,最后上床睡觉。当三天假期结束后,他把放在桌子上的书都插回书架上,然后穿上自己的军装,吃过早饭后前往上海驻军的营地,进行视察。
作为以军职担任的总督,白南还需要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于打理军队的事务。远东战区作为唐军部署力量最多的一个战区,实际上还有许多的筹组工作尚未完成。首先是陆军准备扩充第二旅和第三旅为新的机械化步兵,第二、三旅准备在今年内全部抽调回国,并完成机械化的转变。与此同时,机械化步兵第一旅龙骧、猛虎和雪豹三个团,都集中在远东战区供白南进行调遣。
第四旅现在是白南手上主要能够使用的兵力,这支以印第安裔士兵为主的部队,已经在江南战场上展现出了不输给一二三旅的作战意志和技能,同时这也证明了大唐的军事训练体系是有效而且可靠的。
原本婆罗洲卫戍军的一万人,已经被正式编为唐军的正规军,命名为第五旅和第六旅,正在负责广东地区的防务。除此以外,国内还打算利用这两年的移民,再度扩充出第七到第十旅。不过这些就暂时不在白南的管理范围之内了,白南需要负责的是不直属唐军正规军的部队,也就是武毅军的筹建,乃至在南固威岛和陆奥出羽州的外籍军团。
武卫军在平乱的各场战役中表现得都不错,虽然行动力上没办法跟正牌的唐军相比,但是面对比自己弱小好多倍的敌人,打得还算是可圈可点。关于武毅军的组建,白南的打算是采取多地征兵的情况,打破士兵的来源地统一,从全国进行招兵。为了完成这一点,他已经派遣专人前往四川、广西、湖南等地进行征兵工作,另外大唐比较直接能控制的直隶和山东也都有兵源的输入,再加上白南接手过来的江南绿营的一部分优选者。
纪昀等清国官员虽然走马上任,成为了江苏、安徽等省份的巡抚,但是其防务仍把控在唐人的手中。就算是嘉庆对此十分不愿意也没有办法,江南之乱刚刚过去,地方还是不稳,而之前绿营表现实在让人头疼和讨厌,所以干脆嘉庆就委托白南将江南绿营加以改造,成就新的大清东南军区。新军的筹建自然是朝廷出钱,所以嘉庆专门派遣了兵部的官员来监督。
白南手里现在抓了七八万江南绿营外加投降的所谓民团,从中必然能够选拔出数千可用的人,其余的按照之前清廷的计划,要编成七个镇的新军。大清新军并未实现全面的火器化,一个镇万人规模的军队中,镇直属才有70毫米的步兵炮,每个协下面只有一个团是装备全部sc2纸壳弹火枪的,而且并不装备迫击炮、机枪等武器,倒是在标以下设置了一个装备手榴弹的掷弹兵营。
这样组成的部队,一万人中只有火炮12门,步枪三千支,实际上火器化的程度对比之前的八旗和绿营没有太明显的提高。
由于清廷的钱先拨付过来了,所以东南军区是提前进行训练重建的大清新军,上百门步兵炮,两万多支火枪,都会在近期抵达上海,唐军的教官将对清军原有的部队进行整建,然后进行基本的训练。
实际上不仅火枪大炮清廷出钱向唐人购买,就连使用冷兵器部队的大刀长矛,都要由唐人提供了。这倒不是嘉庆为了讨好唐人,因为他在得到报价之后发现,唐人提供的制式军刀,价格上居然还比朝廷采购的军刀便宜一些,更不用说唐人统一量产的钢刀质量更好。这其实也奇怪,因为整个军械采购过程中,清国存在大量的贪腐,而且唐人有着工业化的生产实力,自然使得生产成本大大下降。
嘉庆在1780年中在军事上的重点是打造好他的禁卫军,以及让江南新军成型。江南新军七镇的军装、被服、武器和军需加在一起,大唐的军工还给了一个“友情价”,五百万唐元全部打包。这里面包含两万多杆枪和上百门炮,再加上数万把军刀和七万多件军装什么的。
我们不提唐人的友情价有多少水分,虽然嘉庆觉得很肉疼,但实际上这钱根本不算多。由于在唐人的威逼下,朝廷进行了新政,新的官僚体系和军事体系,官吏的一体化、军事从政务中剥离,外加养廉银的取消和更近代化的监督体系,可能最重要的还有上百万铁杆庄稼支出的废除。最后一项,尽管嘉庆很怕被几十万满人戳脊梁骨,但是当他发现没有了内务府,没有了铁杆庄稼之后,国家居然省出了这么多钱。
之前清国约有常备军20万八旗军队和60万绿营军队,而国家财政的四分之一,也就是1500万两银子用来支付军费。这一千五百万两不包括所有八旗的“日常分红”,包括八旗将领支给俸银和禄米,绿营将领支给俸银和公费银。除此之外,所有将领还发给养廉银。八旗、绿营兵丁均按月支领饷银与兵米。不可避免的,贪污现象极端严重,没有人知道里面有多少钱是进入了私人的口袋。
一千五百万两白银,约等于三千五百万唐元,略少于现在大唐共和国的军费预算,但是对于唐人来说,这笔钱对于打造清国新军,其实很充足了。由于京师之变以及后来一系列的事故,现在朝廷国库比较紧张,所以军费
除了支付给士兵们的禄米外,其他用于装备和后勤,乃至于军官们的俸禄,都没有发放。为了打造新军,嘉庆实际上是把海关这个东西完全抵押给了唐人,唐人将以海关关税来弥补之前的借款,以及现在的军费投入,而且是有利息的。当然对于嘉庆来说,关税对朝廷来说之前数额一直不大,所以他也没有觉得什么损失。
真正投入巨大的是三万员额的禁卫军,以福康安从关外带回来的八旗军为骨干,禁卫军致力于打造成一支全火器化的军队。清廷向唐人采购sc2步枪三万余支,sc1776火炮三百余门,甚至清廷还得到了少量的轻机枪和冲锋枪。这样的一支禁卫军,虽然武器装备上不能跟实际装备唐人制式武器的武卫军相比,但是也十分令人生畏了。甚至,唐人的军官认为这支军队如果训练得法、士气可观,拉到欧洲战场上能够打得现在的欧洲大陆军队找不到北。
当然一切都是设想。现在阶段,关于禁卫军最直接的一个概念是,这支军队军饷和待遇上都超越普通新军,并且先期投入高达八百万唐元,甚至比七万江南新军投入更大。
剩余的军费,大体都留给等待改编的绿营和八旗军的日常薪饷了。在改编中,一些人肯定会被裁汰掉,朝廷的态度是,有谁敢闹事,直接交给唐人。至于唐人拿到这些人会干什么,谁都想得出肯定是带到海外屯田了。
而大部分的被减薪的军官将领们,不敢对朝廷对他们的薪饷调整做出任何微词。新军的成立对于军官并没有扩充多少,也就是说很多人可能会降级。现在大多数的军官都不是想多拿薪饷,而是自掏腰包,希望能够给自己争取到一个好地位,毕竟成为一个连长,或者成为一个标统,只是上面一句话的事情。
朝廷骤逢大变,革故鼎新之际,谁要是不开眼,谁就不要继续呆在军队里了,屁的身份都不是,甚至还可能惹了朝廷被扔给唐人,连家乡都要离开。所以原本手段很多、脾气又大的这群军官,无不夹紧屁股小心做人的。
361。第361章 355 红颜醉(六)()
白南在上海军事基地视察了一圈,纪律严明的唐军很少出问题,让人放心。 就算是比较奔放的印第安裔士兵,在部队里也基本上呆了超过一年了,也都慢慢褪去了原本部落勇士的色彩,变成了真正的国家军队战士。
此时基地中驻军并不算最多时,第四旅大部分部队现在分别驻扎于江南的江宁、苏州、扬州、杭州、芜湖、九江等地,负责江南重要城市的治安。
战区总司令部的参谋长王天赐夹着军情向白南汇报称:“北方的战事已经基本上平定了,山东业已恢复平静,晋南和豫北的白莲教作乱也基本上被控制了,清廷的地方官已经重新回到这些地区的府衙,并着手开始新的行政。不过,嘉庆对于这次混元教反叛的为首者十分恼恨,擒拿到京城的,都被立即推出午门斩首。我们还是留住了大部分被俘的起义军,作为我们下一批移民的对象。他们将从塘沽特区出发,前往本土。”
白南点点头,北方的战争情况本来就是十拿九稳的事情,混元教虽然搞起来声势浩大,但是作战能力也就是比的绿营强,碰上了唐军和武卫军都是一触即溃的局面。很多时候,甚至唐军的炮兵一开炮,这些起义军就自动崩溃了,这也是让白南很不能理解的。按他想,这些有着所谓宗教支柱的,而且还坚信无生老母能让自己刀枪不入的起义军,应该能冒着伤亡跟唐军和武卫军大战才是,没有想到晋南和豫北战场,唐军和武卫军基本上没有遭遇过硬仗。
“天地会那边是什么情况”白南又问。
王天赐略有汗颜,道:“杨真和郑继还是没有抓到,不过在广东和福建地区的天地会已经基本上被肃清了,特别是广东本地人对于天地会之前的恶行比较愤慨,对我们比较支持。不过由于东南丘陵地带地形障碍,所以很多天地会小股杂兵混入到山区,我们兵力有限,无法将他们一网打尽。”
白南也知道,在广东和福建天地会基本上算完事了。民心向定,而且天地会之前对地方造成了不小的破坏,莫名其妙地打着反清复明,却没有一点王师气象,最终被当地人所唾弃。当唐军来到广东后,反而更受当地人的信任。即便杨真和郑继两大主要贼首尚未落网,但是他们基本不可能搞出什么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