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还有得见龙颜的荣幸,不过几次下来,她反而觉得没什么了。
如果是个普通唐人,甚至是个德意志佣兵,让她帮着拿东西,她也就认了,不过不知道何时起,她对八旗对宗室产生了一种蔑视,这种心态就是,你丫现在什么都不是了,跟老娘牛什么啊。尤其是对乾隆,她欠奉任何好感,于是,她眼皮子都不抬一下,道:“没长手么,自己拿,柜台就在那边,拿了自己结账去,我还要盘点存货呢”
乾隆大怒:“大胆”
这气势倒是也吓了这女售货员一跳,不过她还是不鸟乾隆,头也不回,该干什么干什么。
乾隆的大声让其他人都往这边看,指指点点,这让乾隆觉得自己像是一只猴子一样,被人围观戏耍,老脸通红。很快,值班的经理走了上来,他看了一眼那个女售货员,没有对她进行斥责。只是自己去到乾隆跟前,鞠了一躬,还不敢角度太大,充其量算是比较大的点头。
“客官,您需要什么,我来帮您取。”经理也是满人,不久之前人们尊称他为肃亲王,他也就是永锡,比乾隆还小一辈。
由于比较合作,而且脑袋还算不错,他当了超市的经理,算是混的尚算可以的了。越是这样,他越不敢当着众人的面,管乾隆叫皇上,因为保证就有哪个多嘴的告他一状,然后他这个经理的职位就保不住了。
乾隆当然认识永锡,永锡还对自己保持一点基本的恭敬,这让他聊以自慰。不过,更多还是凄凉。作为一位废帝,他被变相软禁在这里,他的居所只有八十平米大小,他的妃子们还不跟他住同一间。即便是来超市,乾隆都知道后面有一个人在跟着自己,而且只要出了丝毫纰漏,他一定会被关起来。
比起普通的满人,乾隆没有工作,实际上他这年龄也不需要工作了,政府会为他提供一份“荣养金”,但是少得可怜,锦衣玉食什么的就不必想了。乾隆整日没有别的事情,只能读书写诗,或者在附近遛弯。他请不起专职的厨师,甚至只能让自己的妃子们学习做饭。很多事情,他是平生第一遭去做,或者从前很少自己会做的。
比如自己穿衣服,比如自己出门买东西。
永锡驱散了那些看热闹的人,把那个没有服务精神的女售货员赶走,自己留在这里陪乾隆,不过即便如此,他也不会叫他一句皇上,甚至不会鞠一深躬。永锡是个现实的人,尽管他还有体面和怜悯,但是他知道世道已经变了,这里再没有皇上,也再没有肃亲王,所以主子奴才那一套早也不实用了。
“十刀净皮徽纸。”乾隆道。
永锡知道乾隆的作息,写一些悲怆的亡国诗,几乎是这位废帝现在最大的事业了。但是永锡也承认,乾隆真的是一个非常烂的诗人,几乎没有什么才华可言。
“客官,徽纸价格还是比较高的,您瞧这硬纸如何一开只有徽纸的几分之一的价格,便宜划算。”永锡道。
乾隆的眉头皱起来,道:“用这硬纸,根本无法运笔着墨。”
永锡道:“硬纸当然是用硬笔写了啊,硬笔也比毛笔便宜许多”
乾隆的声音又大了:“祖宗的斯文都叫你们给败光了,你是不是现在写字也跟那些唐人一样,从左往右写了”
永锡并不气恼,只是道:“用硬笔硬纸,省钱省力,从左往右书写,也快不少。”
他其实纯粹就是好心,乾隆那点荣养金,在整个札幌都不是秘密,能养活乾隆和她那些同样没工作的妃嫔们,已经是殊为不易。他还听说有一位妃子精于女红,因为乾隆经济窘迫,曾经用刺绣去换钱,补贴家用。可被乾隆知道后,乾隆居然给了她一耳光,而且骂她丢了皇家的脸,逼她自尽。
当然结局也很戏剧,这位三十几岁的妃子大哭着逃出乾隆的“行宫”,到了市里的妇联。最后在妇联的支持下,她居然在民政局以家暴为理由,向地方法院提出离婚,而且因为家暴,被强制执行。半个月后,她嫁给了一名驻守于此的唐人军官,随后得到许可离开了札幌,去洛杉矶生活了。乾隆原本怕丢脸,最后却丢了一个更大的脸。这件事,在札幌传得很广,也是满人移民对于皇室尊崇一点点消散的契机。
永锡没办法说服乾隆,乾隆还是充大地花了大钱买了从江南进口过来的徽纸。提着一大摞徽纸,永锡提出要给他用防水布包一下,却被乾隆拒绝了。他大踏步地走出超市,虎虎生风,好像很有气场。永锡看着他的背影,不由长叹了一口气。
乾隆提着宣纸,走出超市没有几步,天上缓缓飘下来了鹅毛大的雪花。雪花落在没有保护的宣纸上,湿了一片。
333。第333章 327 幕府之使()
“幕府绝不会善罢甘休的,请记住”
看着一身和服的日本人转身离去,李胜安没有丝毫情绪波动,甚至连多说一句话的都没有。 眼前这个色厉内荏的家伙名叫松平康福,身份是德川幕府的西丸老中,老中一职是德川幕府中的重要官位,协助将军处理全国政事,一般四到五名,相当于阁员。
老中一般是石高两万五千石以上的谱代大名,松平这个姓是德川家的旧姓,松平康福在幕府中虽然不及最受宠信的田沼意次,但是也是具有一定实权的。
大唐在石狩平原建立势力,后来又将函馆的松前藩消灭,松前家的家督跑到江户去向将军德川家治哭诉,尽管松前藩这种没什么实力的外样小藩,将军是不怎么在意的,但是外部侵略者占领了日本的土地,他不得不关心一下。
由于田沼意次作为老中,重视商业发展,而田沼意次得知大唐是汉人在海外所建立的国家,商业立国,而且极为富有,之前跟清国做生意都是上千万两白银的规模,所以田沼意次居然建议,将松前藩转封到其他地方,就此放弃虾夷地,与唐国交好,谋求与唐国做生意,从而改善幕府糟糕的财政。
这样不体面的政策,即便田沼意次是将军宠臣,也在幕府中受到了极大非议。幕府中的反田沼派,借此为由对田沼意次大为攻击,甚至还有幕府武士因为愤恨而剖腹,总之是闹得沸沸扬扬。最终,将军德川家治决定,派出重臣松平康福作为使者,前往札幌,与唐国进行谈判,希望收回松前藩的函馆领地。作为交换条件是,幕府可以承认唐国在石狩平原一带的统治,并且开辟与唐国的贸易,使唐国成为既清国、朝鲜和荷兰之后,日本第四个正式贸易国。
只是松平康福还没有出发前,九州那边就传来消息,唐军出兵清国,将清军打败,攻入清国京师,甚至掳走了清国的皇帝。不久又有消息称,清国选择向唐国屈服,一个被唐人扶立的新皇帝组建了新的朝廷。
这使得幕府不得不重新审视唐国的实力,幕府对于唐国几乎是一无所知的,关于大唐有着各种传言,他们没人知道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幕府不清楚大唐国家所在的位置,也不知道她的历史。德川家治甚至询问了来日本的荷兰商人,荷兰人表示,大唐对于欧洲国家来说也是一个十分神秘的国家,建立在偏远的阿美利加洲,周边没有什么敌人,而且军事强大,曾经将英国打败。
德川家治当然猜出了唐人武力强大,要不然也没法击败日本向来仰视的清国了。关白大人一生没能实现的伟业,唐人实现了。虽然严格来说,唐人本身就是中国人。于是,德川家治赋予了松平康福更大的谈判空间,如果唐人态度比较松弛,那么尽可能要回松前藩的土地。如果唐人态度坚决,那么幕府以和为贵,尽可能不要跟唐人发生冲突,双方签订和约什么的,即使松前藩要不回来也不要紧。
只是,将军大人想的是很好,他却不知道,唐人根本没有把他放在眼中,日本已经是一块腌制好的肉,准备架上烤炉炙烤了。而另一方面,松平康福是一名坚定的反田沼派,田沼意次支持与唐友好,双方进行贸易。松平康福就要坚决反对这些,他们支持重农抑商,同时对外强硬,坚持武家的传统。所以,松平康福来到札幌之后,没有被札幌的一派近代化景象镇住,反而仍旧倨傲。
得到总督李胜安接见的时候,松平康福甚至拒绝交出武士刀,并且喊出不让佩刀不会谈的口号。最后李胜安做出了让步,允许松平康福佩刀进见,当然李胜安也增加了一倍的保安,并且保持跟松平康福的距离,刀子再快也快不过冲锋枪的子弹。
不过松平康福鲁莽地上来先指摘唐人的“侵略”,然后蛮横地要唐人退出整个虾夷地北海道,并且赔偿幕府的损失,否则幕府就要兵戎相见。在李胜安知道自己无法理解这种脑残的逻辑之后,直接对他说了不,也就有了松平康福威胁李胜安、转身就走的那一幕。
跟随松平康福的幕府武士简直都要呆了,他们中有田沼意次的人,没有想到松平康福居然如此直接地把与唐人的关系搞得如此冰冷,而且还用武力威胁。谁都知道,唐军极为强大,不仅是打败了小藩松前藩的程度,他们都已经成功击败了清国了。
幕府虽然承平日久,但是内部的矛盾也不少,首先本身日本封建体制下,大名都保有不小的力量。以史为鉴,当年镰仓幕府虽然好运地有神风挡住了蒙古人,但是也因为外部的入侵计划了本来存在的国内矛盾,最终使得镰仓幕府灭亡,日本进入南北朝时期。
唐军甚至根本不用打赢,只要削弱了德川幕府宗家和御三家的实力,给了其他大名可趁之机,那么日本的乱世重临几乎就板上钉钉了。这些日本武士们都不是政治白痴,松平康福的作死让他们大惊,可是松平作为主使,没有人能僭越,代表幕府跟唐国达成什么协议。
松平康福自然也知道自己所作所为的风险,可是他只能行险一招了。如果跟唐人媾和,那显然就顺遂了田沼意次的立场,那么他们反田沼派在幕府中更加寸步难行了。而如果挑起一场对唐国的战争,只要取得一定胜利,主战派的他们就会获得极大的政治果实,从而打击田沼意次。这其实就是一场豪赌。
而貌似器量窄、眼光差的日本人在民族性里,就充满了豪赌的气质。不过此时松平康福却已经开始计划对唐作战的事情了。跨海作战幕府没有这个实力,所以他最好能激怒唐人,让唐人跨海来攻打日本。他觉得,东北地方的仙台藩和秋田藩距离虾夷地最近,应该是唐人最先打击的地方。借此幕府能够削弱两大强藩,而在日本本土作战,幕府军队以逸待劳,有天时地利人和,自当可以取胜。
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
334。第334章 328 岛礁级和海洋级()
太平洋日本近海,一艘自由风级护卫舰和两艘运输船正在逐渐靠近海岸。请大家搜索品&书网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大型运输船的甲板上,德意志第一团的团长冯坦森对身侧的布吕歇尔道:“团长先生,其实您应该好好休息,往后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让您战斗呢。”
仅仅达到南固威岛不到一周,布吕歇尔就自告奋勇地登上了德意志第一团的出征船,他的身份并不是指挥人员,而是主要来观摩的,已经沉寂太久的布吕歇尔急切地希望重回战场,而且他也想通过这个机会,了解唐军的真正实力,虽